APP下载

即墨市:创新良种补贴模式,助推花生春耕备播

2018-01-30王红梅赵尧先宋彩霞程显峰宋成旭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即墨市项目区种业

王红梅+赵尧先+宋彩霞+程显峰+宋成旭

春耕在即,即墨市花生良种繁育田所需的40万公斤种子正在陆续发放到农户手中。

在该市北安街道办事处三官庙村,我们见到了正在领取良种的村民。“种子很饱满、皮薄,一看就是个好品种。听说政府不但给提供种子,还要教我们种花生,今年,准是一个丰收年。”董子明老汉兴奋地说。良种配送车进村前后不到半小时,村委会门口就聚集了100多位领取花生良种的村民。村民董全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花生种子的市场价每斤在4.7-5.0元之间,补贴后的种子价格仅为3.7元/斤,一亩地仅种子一项就能节约50元的成本,再加上耕地省30元,播种省15元,肥料省20元,收獲省30元,一亩地能节省145元。今年我总共种了14亩花生,仔细一算,不得了了,一下子就能节省2000多余。

1 项目实施情况

2016年是即墨市实施花生良种补贴政策的第6年。今年,中央财政将补贴220万惠农资金,助力该市14万亩花生生产。

从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该市的花生良种补贴分为良种繁育和大田补贴两部分,其中良种繁育补贴面积为2万亩,每亩补贴资金50元,采取以种代补的方式;大田补贴面积为12万亩,每亩补贴10元,补贴资金直接通过“齐鲁惠民一本通”发放给农户。

2 补贴模式创新

为确保中央惠民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该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五统一”的良种推广新模式,今年该模式将在全市2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区进行推广。

把牢良种源头,确定主导品种,都是为了将优良品种推广到千家万户,都是为了增收惠农,这是良种推广的最终目标。近年来,即墨种业以国家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性的推广了“五统一良种推广模式”。五统一良种推广模式实际就是整合各类现代农业服务的过程(现代农业服务就是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转化、示范与推广,提供农药、化肥、种子等物资及科技指导、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服务,帮助土地经营者完成由种子到果实的转化,是一个庞大的农业服务体系)。该种模式要求种业企业与农药、肥料厂家合作,打包销售农资,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大户成本;种业企业组织专业服务队,包括农机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种业企业联系粮食收购,帮助大户出售粮食。即由种业企业牵头,从耕作、供种、施肥、管理到收获实行“一条龙”服务。

2.1 统一耕作。种业企业协调种业农机服务机构根据本地区气候和土地特点,统一耕作,尽量做到适期播种、适量播种、足墒播种、精细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2.2 统一供种。种业企业提供适宜于本地区的优质小麦良种,所有小麦良种必须经过精选和包衣,达到培育壮苗,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的目的。

2.3 统一施肥。种业企业协调肥料企业,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作物产量。

2.4 统一管理。种业企业协调农药企业和植保合作社,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管理,适时合理用药。

2.5 统一收获。种业企业协调种业农机服务机构,对不同区域的农作物统一适时收获,并积极联系联系粮食收购,帮助推广区农户打包销售粮食。

新模式成效

即墨市种子管理站高汝迪站长告诉我们:“花生作为我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近年来,由于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收益降低,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市花生播种面积不断萎缩。为打破这种局面,我们通过整合各类现代农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融合机械化播种、科学化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收获等新技术,将在小麦上成功推广的“五统一良种推广模式”进行延伸,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种植条件下的花生标准化种植模式,以提高广大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及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以2016年为例。2016年该市普遍遭遇干旱天气,花生在整个生长期受到较大影响。但由于技术服务到位,良种补贴项目区农户普遍采用了“五统一”良种推广模式,提高了花生的抗逆性,确保了大旱之年项目区的花生产量不减反增。据初步统计,该市项目区花生平均亩产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可助项目区农民亩增收1750万元。

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五统一”良种推广模式极大降低了项目区的花生种植成本,再加上平均亩产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每亩可助农民增收200余元。

“五统一”良种推广模式放大了良种的增产潜力,促进了即墨市花生产业的发展,推进了该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力助推了即墨的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单位:266200山东省即墨市农业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即墨市项目区种业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即墨渔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即墨市现行“村村通客车”的政策研究
山东省即墨市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