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8-01-30全虎杰王丽红刘晓辉
全虎杰,王丽红,刘晓辉
(1.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大连 116001;2.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辽宁 大连 11600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痉挛,最终阻塞管脉,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依据病因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我国现存心血管疾病患者大约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250万,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死亡例数居各类疾病之首[2]。冠心病病情发展到终末期常常表现为心力衰竭,而心律失常则是心力衰竭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肺水肿等[3]。胺碘酮是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肯定。本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观察其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利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为研究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6.87±3.89)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75±1.18)年;60例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7.64±4.9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4.17±1.85)年。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4],年龄45岁及以上,上次治疗心血管事件与本次治疗间隔不小于3个月。排除标准: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伴有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并每日监测心电图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入院后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状态,避免情绪波动,饮食方面注意低盐低脂易消化,便秘患者使用缓泻剂;治疗同时吸氧、监护心电、建立静脉通道等,针对冠心病、心肌疾病、高血压运用调脂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地高辛等,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胺碘酮治疗,初始计剂量为0.2 g/次,3次/d,饭后服用,治疗1周后调整剂量为0.2 g/次,2次/d,治疗2周后调整剂量为0.2g/次,1次/d。疗程结束后评价其相关指标。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记录:临床疗效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室性期前收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情况参考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5],①显效:心衰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级别达到I级或至少改善2级;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至少改善1级;③无效: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变化甚至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室性期前收缩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均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情况比较()
治疗后0.61±0.09 0.50±0.10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60 60治疗前0.42±0.10 0.39±0.1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研究组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比较()
治疗后1 080±128 2 603±294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60 60治疗前2 907±369 2 923±38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头晕、胸闷、心动过缓。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是最为常见到的心内科慢性病,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治,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6]。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失代偿的表现,慢性心力衰竭会加大原有冠心病的心肌缺血,最终引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心肌重构、激活心电旁路通道,最终引起心律失常[7]。引发的心电紊乱包括:交感神经活动频繁,心电不稳定,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概率增大,最容易发生的是室性心律失常,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治疗的目的是:稳定心律失常,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加大冠状动脉的血量,最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8]。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特点是:无反促进心律失常作用,对心室内的电传导没有明显的作用,胺碘酮的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胺碘酮是对心肌β受体以及L钙通道进行阻断,从而实现对心脏钠、钾以及钙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9]。胺碘酮现已证实是一种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并且能较好的治疗心律失常,本研究运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探究其临床效果。
结果表明,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说明药物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心功能和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有效纠正血流动力学失衡情况,推测胺碘酮可以纠正心肌重构,从而增强患者心功能,最终缓解症状;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得到了提高,说明治疗可以使心脏射血功能得到恢复,推测胺碘酮存在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脏泵血功能的到提升;同时,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胺碘酮能够有效延迟心脏肌肉组织动作电位,消除折法电位,并且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供血,从而缓解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10];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报道有所偏差,可能与样本量过小有关。
综上所述,使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李平,李佑美.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6):19-108.
[2] 何晓全,刘梅林.中国冠心病防治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39-240.
[3] 蔡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6):72-73.
[4] 武振林,马登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69-870.
[5] 杨春艳.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162-163.
[6] 李成敏,兰安杰,李芳,等.莫西沙星联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3):114.
[7] 季成伦.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4):5-6.
[8] 柳美玲,边云飞.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5(17):1117-1118.
[9] 王国敏,莫淑琴.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539-2541.
[10]邢玉良.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