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2018-01-30忻凌刘春张立
忻凌,刘春,张立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特色治疗,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然而,我国中医药行业仍然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缺乏监管等问题,特别是基层中医药医疗机构尤为严重[1-2]。如何建立一套覆盖并监管不同级别中医药医疗机构的平台,已成为当前医疗行业管理者与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云医疗[3-4](Cloud Medical Treatment,简称CMT)是指在云计算、物联网、3G通信以及多媒体等新技术基础上,结合医疗技术,旨在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降低医疗开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扩大医疗范围,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本文旨在借助当前云医疗的技术成果,构建覆盖日常诊疗活动、中医知识库、远程医疗与教育、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医疗业务监管等所有方面的中医云平台,形成新形势下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
1 总体目标
构建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要以服务公众为出发点,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各级中医药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实现整个中医药系统横向、纵向联系,并为主管部门提供监管途径。
2 建设原则
2.1 方便 本文提出的云医疗平台在设计时应遵循简单易用的原则,以降低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可适当采用非结构化的模块并集成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信息系统中的部分数据可直接调用,减少重复录入。此外,方便的操作方法也可提高软件的易用性。
2.2 实用 云医疗平台应能覆盖各级中医药医疗机构及监管部门的业务需求,实现基本医疗信息化所需要的中医特色电子病历、中医HIS系统,提供中医药知识库、辅助诊断、远程诊疗和教育以及中医临床业务监管系统,并为公众提供健康服务平台。
2.3 高效 此平台是连接各级中医药医疗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应遵循高效原则对平台内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建设成为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为各级中医医疗工作人员提供灵活高效的服务,提高日常业务处理效率。
2.4 规范 平台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医疗行业的相关业务规范,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中医业务规范和信息标准,加强医疗信息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并针对平台的设计、实施与运维制订相关标准或规范。
3 框架设计
3.1 网络架构 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依托省级中医院或中医药院校建设,向下为基层中医药机构提供日常业务支撑,向上为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提供统计分析数据。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网络架构见图1。
图1 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网络架构
3.2 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架构将基于统一的SOA应用支撑平台,在国家与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部署系统软件、硬件设施、网络设施与安全设施,形成名老中医医案资源库、古籍文献资源库、中医处方资源库、中医电子病历资源库,构建以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系统、中医远程诊疗和教育系统、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系统、中医临床业务监管系统、中医HIS系统等为支撑的云医疗平台,并针对基层中医馆及公众建立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门户和公众健康服务门户。在此基础之上,还需构建保障云平台正常稳定运行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系统架构见图2。
4 功能设计
4.1 平台门户 开发面向中医管理机构、中医馆、用户的工作和公众门户,主要包括中医精品馆介绍、中医名专家介绍、中医馆注册、用户注册、中医药字典、术语和知识库、中医馆云平台应用区、快速指南、友情链接等功能。
4.2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主要包括名医医案知识库、中医古今文献知识库。其中,名医医案知识库全面采集文献及临床中的医案知识,构建名医医案知识库,实现医案的共享学习和专题服务;中医古今文献知识库全面采集中医相关的现代文献和古籍,建立面向中医专题的古今全文库。提供名医医案、古今文献的检索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查询相关医案及文献资源,并可实现医案和古今文献资源的分级管理。建设开放的资源平台,通过上传下载的用户共享方式,丰富医案资源和文献资源,实现医案的共享学习。实现基于WEB和智能终端的知识服务,面向用户需求,提供专题咨询和定制服务。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应确保系统结构的科学性及知识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并有持续更新机制。
图2 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系统架构
4.3 中医特色电子病历 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诊疗是指中医馆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和在线帮助,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包括病历书写,管理诊疗活动,查询医疗记录,控制医疗质量等功能。实现与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系统数据实时交互。电子病历在设计时应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以降低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可适当采用非结构化的模块并集成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直接调用HIS等信息系统中的部分数据,减少重复录入。
4.4 辅助开方系统 中医辅助开方系统主要包括智能推方、病案匹配、临证加减、方库管理、合理用药和诊断分析等系统。中医智能辅助开方系统应确保系统结构、判别模型、方药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并有持续更新机制。
4.5 中医远程诊疗和教育系统 远程诊疗系统可调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直管6家医院和16家国家中医药临床基地、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中医学术流派以及各省中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等,与各基层中医馆联谊,采取自愿与推荐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病例讨论。特别是针对疑难病例进行研讨,视频双方医生针对疑难病例进行互动和讨论,帮助中医馆医生提高诊治水平。
远程教育系统可通过云课堂为中医馆医生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在职培训。远程教育可分为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
4.6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系统 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在线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使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向云端迁移,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居民提供互联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4.7 中医临床业务监管系统 基于平台的中医临床业务监管系统是中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构建一套科学、精细、专业化的网络体系,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的医疗行为监管机制,实现对中医药临床服务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市县级管理部门可通过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监管中医临床业务。基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应用技术,采集和统计各家医院日常医疗业务开展的业务量数据,并结合实际的业务管理需要,通过对数据的二次处理,建立统计、分析比较、展现、预警等应用,以考量和评估医院业务工作的负荷程度、工作效率的高低以及各区域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压力等,辅助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医疗资源的分布,确保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得到合理、充分地使用。
4.8 中医HIS系统 已建立中医HIS系统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中医电子病历和辅助诊疗系统、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等与其接入;未建立中医HIS系统的基层医疗机构,在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云模式部署实施中医HIS系统。
5 标准规范体系
为了保障平台稳定、规范运行,需面向国家及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基层中医药机构、平台内各应用系统,针对基础类、数据类、技术类、管理类等四大类制定相应标准,用于规范该服务模式下所有内容与项目。基础类标准主要针对各级数据中心、中医馆、各应用系统提出建设规范,数据类标准主要针对接口、数据元、数据集等设置,技术类主要针对功能规范、共享文档规范等设置,管理类主要针对使用、安全等管理问题设置。
6 安全保障体系
平台信息系统安全须达到三级等级保护要求,并向公安机关备案。基本安全要求是针对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提出的安全要求,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基本安全要求分为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两大类。技术类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主要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的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管理类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主要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从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来实现。
7 讨论
构建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旨在借助云医疗技术,在最大范围内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辩证治疗特色,更好的处理多发病、常见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此外,凭借云医疗的优势,将中医医疗资源、信息配置到云端,一方面可以让各级中医药机构特别是基层中医馆享有先进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公众能够通过平台门户的宣传更多地了解和信任中医,此外中医药监管部门还可以从云端直接获取实时统计数据,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支持。该项工作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已获得较大成效,必将成为全民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
[1] 刘兵,张卫星.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641-647.
[2] 忻凌,刘春,张立.基于云平台的中医馆终端建设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6):6-8.
[3] 甄乐.互联网+云医疗的相关研究之一——健康信息平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48-49.
[4] 马力,冀瑞俊,王韬,等.云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7):77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