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懂得吃吗?
—— 中医名家论:辨证择食
2018-01-30胡迎新
⊙文/胡迎新
春节是国人大年,百姓逢此,家人团圆、亲友团聚、战友聚汇、同事聚会,大多要聚餐——食。但是,为何吃了同一桌的菜,有人吃了羊肉就上火?有人吃了西瓜就腹泻?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谁适合吃什么?谁该忌口什么?有一定讲究。所谓众口难调,并不是指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食,要讲究,有学问。笔者在春节即临之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两位著名中医学专家周超凡教授和岳凤先教授,他们结合各自的经验,为我们的饮食,做了“辨证择食”的建议
在2001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曾召开的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予会3000多名专家最终后达成一个共识“食物是最好的药物”。但是,如何让每一种食物成为每一个人在最好药物,那么我国古老中医药学强调的“辨证择食”,就是理想的途径。
中医古老的养生食疗理念
我国最早一部农业专著《齐民要术》,集合了粮食作物有十几个大类,200多个品种,蔬菜有20多个大类,100多个品种。这些农耕作物,为中华民族“寓医于食”的养生之道,蓄就了丰富的、多样性资源;顺势演化出我国古老中医学食疗的丰富理论和实践。几千年来“寓医于食”,至始至终地贯穿在我们民族的养生保健的理念中。古代中医养生理论《养老奉亲书》中就说到“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 《遵生八笺》里也提出“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
中医药学者历来就认为,食物和中药同具有药物的性能,因此有药食同性一说,也就有了药膳。中医药学讲究对人体的调节、平衡,如不平衡就会出现多种症状,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药与食不是简单的功能、能量的物质概念,是利用药与食的偏性,来调节人体内的平衡,对寒性、热性的纠偏。偏,就是人体内的平衡被打破,或热、或冷、或虚、或实,就要出现病征。中医对药物讲究辩病施治,纠偏;对饮食也讲究辨证择食,纠偏。
中医名家以亲身体验说:择食
周超凡:“我们经常到饭店里吃饭的人,都有这种经验,餐后常上一道水果:西瓜。西瓜性凉、寒,如果在座的有老年人,就不适和吃西瓜。老年人一般体征偏虚寒,吃了西瓜脏腹受寒,就要涨肚,拉肚子。我前几天去一家饭店开会,服务员给我送来一瓶矿泉水,我六十多岁的人了,那里敢喝!你给我一杯热茶还差不多。这就是他们不懂。 ”
岳凤先:“我去年11月去云南开会,与我同坐软卧车厢的一位先生,午饭后吃了两个橘子。我观察他:嘴角发干,脸色泛红,这是偏热体征,就问‘你为什么饭后要吃橘子?” 他说“我是听大夫说的,饭后要多吃水果。”——因为橘子携带方便,好保存,带皮,吃起来也干净吧。我问他“你的大便,干不干?”他说“干”——这是典型的偏热体征。橘子是属“温”性的水果,体征偏热的人吃了会越发的热,上火,所以不适宜吃这种偏温的水果。 ”
周超凡:“现在提倡‘药善’,有一个误区,是什么人都需要补吗?饭店里有一道菜‘枸杞炖牛肉’,枸杞属温补,有壮阳的功效。老年人体虚寒,吃了比较适宜,年轻人吃了会上火。过去中医有句老话‘离家千里不吃枸杞’。枸杞温阳补肾,有壮阳的功效,离家远行的人,妻子不在身边,忌讳吃枸杞。否则,性机能亢进了怎么办哪?”
岳凤先:“黄芪是补气的,气虚的人吃了更好,如果你不是气虚,吃它就不一定合适,会造成身体不适。比如,同一桌10个人到饭店聚餐,吃的是今年流行的‘黄芪炖鸡’,难道这10个人都气虚吗?不可能!有人肾虚,有人血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对应的药膳。辣椒,从西医药学角度称为‘天然维生素丸’,含有多种维生素。但是对一些有热症病人(痔疮、有炎症发烧、急性肠炎),不能食用;如果食用,它就不是维生素,而是“害生素”。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中西药学对事物不同的认识。任何饮食的科学是以相应的医药学做基础,目前在中国,由两大类指导人们的饮食观念:一是西医药学、一是中医药学。西医对‘橘子’考虑的是维生素的含量,中医考虑橘子的功能和能效。”
周超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见‘要补充维生素’,谁都需要补吗?大家都知道蔬菜、水果维生素和矿物质最多,橘子的维生素含量很高,如果让体征偏热的人吃,就不合适,越吃越热,上火;偏热体征的人可以吃橙子,橙子偏凉。
西医讲究食物的六种营养成分(糖、蛋白、脂肪、维生素、水、纤维素),注重的是物质,没注意到食物的功能。中医注重的是食物的功能、能效,如食物的寒热、阴阳。这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这块大地上,集合五千年的经验形成的——‘寓医于食’,就是利用饮食养生来保健,这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宝贵经验,不能忽视!”
你属体热还是体寒?
我们要根据个人的体征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吃的食物:辨证择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来识别自己是什么体征呢?据两位老教授的提示,人的体征大体通俗地分为两大类:寒 或 热。
1、体征寒者:一般面色较白、舌质色淡,小便清长(尿多)、颜色浅,大便不干燥。体征寒者怕冷、怕风,衣服穿的多、被子盖的厚,喜欢吃热的食物,喜欢喝花茶、红茶(温性),不敢喝冷饮(矿泉水、冰镇啤酒),以及凉冷的食物。
2、体征热者:一般面色发红、舌质色深、大便干燥、小便黄赤,不愿意多穿衣服、盖厚被子,喜欢喝冷饮(矿泉水、冰镇啤酒),爱吃凉拌冷荤菜,喝绿茶。
3、简单辨别法:你是喜欢喝凉开水?还是热开水?喜凉:为体征热者。喜热:为体征寒者。以此做参照,而后辨证择食。
过大年:也要辨证送礼
在我们基本了解人的饮食有寒热体征之分后,再选择食品时,心里就有个数了,请记住专家的忠告:辨证择食。记者在此也再补充一句,过年,您也要“辨证送礼”。咱打个比方说,过年,您孝顺老人,买几斤老人平时吃不到的大螃蟹——但是老人多是脾胃虚寒,吃了您孝敬的大螃蟹,那就脾胃更寒了,要涨肚子,要腹泻了。您这好事,不是反而办坏了吗,结果乐极生悲。中医药学强调有句话:“掌握寒热,八纲不毁”(八纲: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直白通俗地说,就是把握饮食大方向,大家身体就平安。愿大家狗年懂得怎么吃,学会怎么吃,这关系着你、我、他的健康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