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婚俗嬗变之社会根源研究
——以甘肃省兰州市青城镇为田野点

2018-01-3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婚俗婚礼婚姻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自西周“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聘娶婚制度确立以来,婚嫁礼俗作为形制传承最为完备的人生一大礼,历来受到传统个体、家庭、氏族与社会的格外重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随着人类制度、文化、经济以及伦理道德的变化,附着了丰富婚姻观念、婚姻行为、婚姻礼仪、婚姻俚语等的婚俗体系也会随之发生变迁。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于婚俗嬗变的考察可以深刻地揭示出特定文化体系的历史继承与时代风貌。

以儒家思想、小农经济为主导的青城镇,位于黄河中上游区域,地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据《兰州府志》记载:“一条城本名垄沟堡,宋狄青巡边所筑。明万历五年,兵备张栋疏请改名”,由宋元绵延发展至今已近千年,由此见其历史跨度之大。作为一个风俗文化保留的很完整的古镇,青城人对于婚嫁、丧葬、修祠、祭祖等一系列事项,大都以孝悌观念为重,从简且行古制,因此也成为西北广大农村的传统仪式中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这其中,青城婚俗始于宋元,至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定型。《青城记》中曾提及“(青城)婚礼习俗俭朴,宴客只碗儿菜,包其俎肉而归之,颇近古礼”,可见其历来便为传统婚俗文化传承的重要之地。此外,由于地处西北边陲,西方宗教、周遭少数民族的风俗样态等对其日渐影响,儒家文明亦经此向外围延伸。长期多向的互通、交会与糅合,使青城镇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具数种文化因子的多元社会风俗,婚俗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如此。所以选择青城古镇作为田野点,对中国西北农村婚嫁礼俗嬗变的社会根源研究是符合当今民俗文化研究潮流的。

作为与启蒙相互动的话语体系,现代性展现了平民社会的日常生活经验,总体表现为一种世俗的文化。20世纪以来,现代性的序幕伴随着西方启蒙话语引入中国,它所牵涉的诸多与民族国家相关的理论问题也开始为五四知识分子所关注,民俗研究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1923年《歌谣周刊》刊载的婚姻专号,拉开了现代婚俗研究的序幕。此后的婚俗研究因为受到西方进化论思潮的巨大影响,相关的学术研究大多热衷于追溯中国婚俗的历史起源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审美理性的认知、情感、精神的回归,婚俗的相关研究再次受到学界重视,对于婚俗的研究也开始转向多向度多层面的综合考量。笔者此文意欲以古镇青城作为田野点,通过将婚俗置于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探寻其随时代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总体而言,促使20世纪以来农村婚俗嬗变的主导因素可归结为政治环境的变革、物质生活的变迁与文化观念的革新等。

一、政治环境的变革

一般而言,一地的婚俗变化、社会风尚都是循序渐进的,但也有例外。纵观20世纪以来的婚俗发展可以看出,大规模的移风易俗背后均有政府的推行作用,因此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不可否认,这些努力为现代婚俗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往往从反面显示出传统的强大力量在乡村的顽强与固着性。

20世纪初期,在科学民主的风气影响之下,有识之志便指出“变政而不变俗,则政无由施;变俗而不变政,则俗无由此。盖政与俗,决不能相离而论也”[1],将移风易俗作为政治制度改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也曾指出改良风俗与推进中国现代进程的关系:“又凡政治、法律、风俗、民智种种之事业,均需改良进步,始能与世界竞争”[2]。当时社会的一些风尚大多是在中西婚俗的基础上综合创新的产物。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意识到婚姻合法的重要性。民政局颁发的婚姻证书成为一段婚姻合法的保障。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合礼性”的观念仍然大于“合法性”。一般而言,农民都是先进行婚礼,之后再去民政局进行婚姻登记。也有许多未满婚龄的年轻人先举行婚礼,确定婚姻的“合礼性”,待双方满婚龄后再去民政局登记。这一现象直至今日仍然屡见不鲜。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往文化、经济的因素开始不再成为婚姻缔结的首要考虑,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双方的婚姻开始讲究阶级成分。此外“破四旧”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传统婚俗中“六礼”步骤开始从简,主要表现为男女双方不受礼,新娘不坐轿等等。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媒人开始成为批判的对象而退出历史舞台,媒人的职责由大队的生产队长承担。据当地1970年结婚的陶爷爷说:“那会儿也没设讲究,也就是一个娶亲爷一个娶亲奶,两个龙马娃,然后一般是生产队的大队长做主婚人,事先都列好流程。”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婚姻礼俗才又重新复兴于农村之中,但也大都被简化或仅仅作为一个流程而不再被赋予过多的含义。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政策的开放性、兼容性越来越强,更多的西式婚俗的风气开始作为点缀传入农村,在中式婚礼的主体上被加以呈现。

二、物质生活的变迁

诚如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那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3]”经济模式的改变对于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是具有变革意义的。传统的儒家“六礼”婚姻便是依附于小农经济而加以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于土地的束缚减少,生产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婚俗的嬗变。总体而言,物质财富的多寡会造成婚俗仪式的两种走向:

(一)传统的婚俗仪式被简省

譬如20世纪30、40年代。由于长年抗战,人民生活生活水平低下,温饱问题尚待解决,因此婚俗仪式被更多地简省。在实际的走访中,据当地一位与1945年(16岁)结婚的顾奶奶回忆,她的婚姻仍属于包办婚姻。由于双方家境困窘,婚俗仪式仅简化为媒人说亲、几斤粮食作为彩礼、亲迎三步。至于传统的“凤冠霞帔”婚服更是无从谈起,顾奶奶“结婚的时候就做了个背心子,衫衫子,做了一个黑裤子。”甚至连结婚时的妆奁都是靠二人借用所得:“那会穷得很啊,啥子都没有嘛,连床上铺的盖得都是借的嘛。借上三天以后,谁的东西就给谁还了嘛”。此外,婚后归宁时顾奶奶也仅仅“就带上个围裙子,哎呀,那会儿穷的连护袖子都没有嘛。”采访期间,她更是多次重复“那会儿穷的跟啥似的,能有啥讲究啊”。由此可见,婚俗仪式的变化与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息息相关。当经济生产水平低下的时候,传统的婚俗仪式也因过重的物质要求而被一再简省。

(二)新的婚俗程序被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从八十年代“万元户”的出现,到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礼也不仅仅限于生理的需要、传统的规范,而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享乐的需求、消费的心理。除了彩礼愈来愈注重财物,嫁妆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时婚礼上的酒席也越来越丰富,当地人感慨“我们这里人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呀,从酒席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来。看来,经济也带动了我们婚嫁习俗的变化”。此外,一些新的婚礼方式也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譬如73岁吴爷爷的孙子便按照当下时兴的“旅游结婚”代替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同时,吴爷爷也提到当下彩礼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近况:“现在要的彩礼多了,以前只要几百块钱,现在十多万,现在重视彩礼。”于此同时,还有许多人提及了当下的“婚纱照”热潮。追溯文革时期的婚纱照,仅仅是一张简单的照片。新婚夫妇会将红宝书放在胸前,将政治性标语印刻在相片的底部,以此表示革命热忱。新世纪以来,拍摄婚纱照的手法、方式、意义都大有不同。这其中尤以旅游景区、甚至出国出境的外景拍摄越来越受到农村青年人的追捧。婚纱照的背景则以悬崖峭壁、大海湖泊、教堂草坪为主。而为了一组婚纱照的拍摄,基本要花几百甚至数千元的数目。

三、西式婚俗的影响

20时期初期,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便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夫妻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与别的关系不一样,是因为有这一点异性的恋爱在的”[4]等彰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旗号。但是由于风气未大开,20年代的自由恋爱大多仍发生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间。30年代以后,在众多青年智识分子的大力表率、提倡之下,西式“文明结婚”的新型婚礼也开始倡于各大摩登都市。但是由于青城镇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环境较为闭塞,婚姻观念仍然未受到西潮影响。50年代以后,《婚姻法》的颁布废除了旧有的婚姻陋俗,包括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等婚姻制度。婚礼的仪式被进一步简化,乡间倡导礼以朴素为荣,加之农村传统社会结构的重组,婚俗开始被点缀以革命的气息。

改革开放标志着婚姻家庭关系由原来的政治化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向,这对婚姻习俗的变迁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与指导作用。这其中就包括西式婚俗潮流开始重新成为年轻人热衷追捧的新风尚。西式婚俗中简约、浪漫、庄重的元素被纳入传统的中式婚礼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结合式婚礼。以青城镇当地2013年(23岁)结婚的吴先生为例。在婚礼当天的迎亲、正婚礼等环节中,新娘穿白婚纱、新郎着西式礼服,以体现神圣纯洁。但在进门后以及其后的待客环节中,新娘则会将婚纱换为红色的旗袍,且必须穿红色鞋袜。此外,婚礼上的倒香槟、现场交换结婚戒指也都属于西式婚礼中的环节,但抢新娘、交杯酒、闹洞房、吃酒席等环节又明显属于传统中式婚礼的范畴。由此可见,当下的农村婚俗作为中西婚俗嫁接的产物体现了时代风尚的变化。

在论及西式婚俗的影响方面,许多当地人都认为“这些形式都是跟社会走着呢。觉得现在好很多了,虽然传统的很好,但是现在很多东西更加简洁了,父母压力也小了”。但是也有人坚持婚俗传统性的观点。譬如担任青城镇当地婚嫁“大总理”的吴叔叔却有着不同的见解:“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婚嫁就得按这个规矩来。婚嫁是大事,不能当儿戏开玩笑。现在结婚的穿的什么婚纱,白色不是吉利的颜色,我们这里办丧事才穿白色。红色是喜气的意思,它就适合结婚服饰,能辟邪驱魔”。

四、文化观念的更迭

加强一种社会群体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都首先是观念化的结果,而观念文化的研究能够为观念的变革提供理论的说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得义务教育制度得以确立。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与普及,广大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之前均有较大提升。同时,婚姻法的不断修正与完善也为推进新式的文明婚俗起到了巨大作用。教育与法律的普及发展,为新的现代婚俗观念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些传统婚俗中的陋习逐渐被摒弃,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总之,文化观念的输入与更新造成了农村传统婚俗观念、风俗、仪式等的一系列变化。经笔者总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关系的重构

众所周知,在广大的农村社会,婚礼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私人事件。夫妻的结合所受到瞩目的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这牵涉到“熟人社会”的组成结构。正如费孝通在《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中便着重提及了婚俗对于巩固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

结婚时的宴会为亲戚们提供一个相聚的机会,对新建立的亲属纽带予以承认,对旧有的关系加以巩固。亲属纽带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关系,它还调节各种类型的社会关系。[5]

现以正婚礼中的婚宴为例。新世纪以前,婚宴作为联络同村人感情的重要场合本身便带有着强烈的公众感染力。一般而言,婚宴由男方家操办,并会在这期间得到同村人不计经济报酬地帮忙,各家皆是如此,显示出浓厚的人情往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与农村中发挥作用,农民与土地之间的联结减弱,较为封闭、稳固的乡村结构开始松动,农村旧有的社会关系面临失落与重构。传统的“熟人社会”开始向农民之间的简单利益联结过渡。因此,人们为了“怕麻烦”开始转变传统的婚宴模式,尝试直接在酒店举行婚宴或者将婚宴直接承包给专业的盈利组织。在当地的走访调研中可知,近年来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妻基本都是如此。因此,农村婚礼的公众号召力开始下降并逐渐演变为单纯的私人事件。

(二)婚姻观念的转变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自由恋爱的普遍性与女性在婚姻地位的提升两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大众知识水平的提升,农村自由恋爱的婚姻观念越来越普遍,对于婚姻合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根据当地调研发现,近十年来达到法定年龄才结婚的现象越来越多。人们大都遵守着女二十岁男二十二岁的法定结婚年龄。于此同时,大家普遍选择先去当地民政局登记领结婚证,再根据当地习俗举行婚礼。

此外,女性的婚龄普遍推迟。通过走访发现,当地曾经在经济困窘的年代甚至一度流行一种骗婚的方式称为“老驴做罩子”——即父母为了尽早把姑娘嫁出去以获得粮食,在男方来家门口看女方时,让尚小的女孩坐在大桶上让对方误以为年龄恰当,等到结婚时才发现女方其实很小。可以看出,当时的女性并没有掌握婚姻的自主权。不过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方也开始主动对配偶的选择提出要求。譬如1980年代十分盛行对于知识文化的追求,因此是否有文化成为女性择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财富则成为男性在婚姻市场上被格外看重的筹码。此外,农村女性也普遍表现出对当下婚姻中女性地位提升的肯定:“那现在的好嘛,自由民主了嘛。那会儿那么早结婚,自己还没活好嘛,就生娃了嘛,把人都亏掉了。现在你们多好啊,都大姑娘了,还能自己自主嘛。”

(三)多元的婚俗文化观共存

毋庸置疑,各文明体自诞生以来便不断地遭遇着交流、融合与碰撞。在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这样的交流无疑更加频繁与强化。伴随着各文明体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同质的扩张开始覆盖至语言、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婚俗观念亦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逐步接受并追逐西化婚俗潮流,这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一个值得令人玩味的现象是,随着大众知识水平与眼界的提升,在西式婚礼越来越受到追捧的当下,许多人尤其知识分子却更加表达了对传统婚俗的肯定。在青城的走访中,有一些农民认为“现在结婚更象是快餐,没有那些过程,使得婚姻节奏更快。我们这里讲究相对来说比较多,现在我们的很多传统文化就由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城里人看不上的农民传承着呢。”一位当地的高中教师也坚持自己的观点:“西方的东西有它自身的生存环境,有些东西他们适合,放在我们这里不一定就适合。现代婚俗,我觉得不能太繁文缛节,也不能太西化,应该根据我们的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一个民族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汉刘向《说苑杂言》有言:“今夫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自古以来,婚俗的嬗变虽不能全面地呈现出社会现实的全貌,但是仍然在某种程度上鲜明地带有一时一地社会风气的烙印。透过婚俗仪式嬗变的进程,我们能够管中窥豹地总结出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根源。

[参考文献]

[1]孟晋.论改良政俗自上而下之难易[J].东方杂志,2(1).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23.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中华书局,2013:34.

[4]胡适.胡适答蓝志先书[J].新青年,6(4).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101.

猜你喜欢

婚俗婚礼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多趣婚礼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