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瞬变电磁法应用于哈密三岔口隐伏斑岩型铜矿床的研究分析
2018-01-30陈安德
陈安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 哈密 839000)
该矿位于新疆哈密市偏东方向的南部地带,矿区与哈密市县局120km,隶属于兰新铁路的土墩车站分布于矿区西南放线的70km处。AS-47以及AS-2与AS-3和AS-4在该异常带内呈现西-东向展布,Mo以及Cu具有非常好的吻合性,三岔口铜钼矿主要分布在AS-2以及AS-47异常区域上[1]。AP-1激电异常猪獒分布在AS-47异常带上,通过1:1万激电面积与测深进行很好地证实。但由于该异常地表部位被较厚的盖层覆盖,探测深度较深,激点法不能够探明隐伏矿的具体情况,因此勘察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提出用瞬变电磁法寻找隐伏矿,经钻探验证,见到了富厚的铜矿,使该区找矿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
1 勘查区概况
(1)地质特征。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北缘是该矿的矿区分布所在,吐鲁番-哈密坳陷通过吐-哈坳陷南缘大断裂与之进行比邻。区内侵入岩主要成中酸性,予以华力西期最为多见,该区地层较为简单,兔子山组(石炭统)以及葡萄沟组(古近-新近系)与第四系地层在区内发育。康古尔塔格深断裂分布于矿区的南侧区域上,其部分断裂对矿区形成很大控制,为区内导矿以及控矿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古近-新近系以及第四系对该矿矿区形成了广泛覆盖,黑云母花岗岩以及石英闪长玢岩与石英闪长岩等在矿区范围内,部分区域上出露。
(2)地球物理特征。极化率高以及密度高和电阻高等特点主要分布于矿区的石英闪长玢岩,第四系以及古近-新近系和围岩闪长玢岩与闪长岩等与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石英闪长玢岩的具体分布情况可通过密度参数对其进行确定,而确定其空间位置情况可利用电阻率参数进行确定,如果圈定其产状与分布可选择极化率来进行。控矿岩体对区内矿化体形成明显的控制,尤其是其边部以及顶部位置上是矿化体的分布所在,可利用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型予以确定,而针对该控矿岩体能够为区内找矿提供间接地证据。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区内斑岩型铜矿的寻找可利用激电法来进行。但由于受探测深度的影响,以及换铁矿对其造成的干扰。主要可以进行浅层石英绢云母化带的探测。密度特征以及磁性特征和电阻率情况在侵入岩体以及矿(化)体中美育较大的产异性,采用上述方法欠妥,对找矿有利部位不能起到圈定的作用。第四系以及古近-新近系在电阻率以及密度特征上侵入的中酸岩体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其空间位置以及平面情况进行圈定可通过瞬变电磁法以及重力进行圈定。
2 瞬变电磁法技术
(1)工作原理。该方法为时间域电磁法,在其发射脉冲磁场的过程中,通过接地线源或者通过不接地回线来进行,通过接地电极以及线圈观测上一次发射地磁场的间歇期内地下介质所产生的二次感应涡流场,然后获知这些介质的电阻率。
(2)工作方法与技术。通过V8电法工作站TEM模块进行野外观察,观察室通过中心回线装置进行,以240m×240m的供电边长,25Hz的供电频率,1km是其可观测的深度范围。采集阶段对晚期道数据尽可能的进行接收。改字同具有任意几米的特点,能够任意的加密所观测到的任何数据,对垂向分辨率的提高居于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正方形对供电线圈进行布置,进行野外观察,在供电回线1/3的位置上设置接收探头,跳屏过程中利用水准仪来进行。为避免干扰情况的出现,应避免和金属物体进行接触。
(3)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CF卡把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储存,野外工作结束后,通过PC机上对TEMPro软件进行运行,通过发射框面积归一化计算一级电流归一化计算所采集的结果。依照东疆区域不同工作区综合分析,以500米的深度系数对不同测道显示的深度进行计算,归一化处理不同测道感应电动势在不同时间的衰减值换算出dBz/dt、视电阻率等参数,通过视电阻率以及电磁感应去背景化处理反演工作区的物性特征。
3 应用效果
通过该法的应用,将区内地质体存在的不同的联众电磁感应给反映出来:在12道的位置上呈现200m(浅部)以上,该特征主要见于矿区的北部方向上,越有400米宽。800米长,且在北部方向上未见封闭。侵入岩(中酸性)是造成该异常的主要因素,依照斑岩型矿床特征,找矿工作应当重点加强该岩体的顶部位置以及两侧区域。
Ap-1异常反映了250-288点的特征呈现电磁感应高以及极化率高的特点,该异常具有非常大的埋深,并倾斜向南,且未见封闭,黄铁矿化蚀变带是造成该异常的主要原因。
4 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1)赋矿岩体及矿体蚀变特征。石英闪长玢岩(蚀变)是区内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石英闪长玢岩是其主要的围岩特征。黄铁矿化以及褐铁矿化和青碧岩化是浅部区域以及地表的主要蚀变特征。黄铁矿化以及绢云母化以及硅化等蚀变特征见于中部到浅部的位置上。黄铁矿化以及黄铜矿化和绢云母化和硅化等蚀变特征主要见于中深部区域上,钾化主要见于深部区域。
(2)矿体特征。隐伏矿体是该区的主要的铜矿体,具有非常大的埋藏深度,蚀变石英闪长玢岩体(中深部)是铜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和围岩呈现逐渐过度的状态。
(3)找矿标志。构造标志区内的控矿构造主要为康古尔深大断裂派生的次级大断裂,NEE向以及EW向断裂破碎带主要分布于石英闪长玢岩体中,为区内矿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不同时期断裂形成相互交接的部位,以及裂隙和节理等部位对区内成矿非常有利,应当加强这些地区的找矿工作。
蚀变标志钾化以及绿泥石化和硅化以及绢云母化等蚀变特征主要分布在石英闪长玢岩体岩石上,对区内找矿居于间接地指导作用。
孔雀石化以及和铁矿化与黄钾铁矾化等主要见于地表的英闪长玢岩,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化探标志化探异常主要变现Cu,Mo,Ag,Au异常并和TEM异常以及中高电阻率与极化率高和低磁性特征具有很好的套合行,找矿潜力大。
[1]秦树林,斯乾佐,申屠民良.瞬变电磁法在新疆地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2015,(09).
[2]何绪文,杨静,邵立南.关于瞬变电磁法的应用探讨[J].煤炭学报,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