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治多县当江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2018-01-30马炳春缑明亮陈秉芳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巴塘岩组北西

马炳春,缑明亮,陈秉芳

(1.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810012;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 西宁810012)

1 地层特征

研究区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晚三叠世巴塘群第二岩组(T3bt2),本岩组是巴塘群中分布最广的一个岩组,构成巴塘群的主体。是研究区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岩层,也是本次普查工作的重点地层,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南西。

该岩组由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及沉积来源,可分为三个岩性段,自下至上分别为:下岩性段为中厚层—块层状灰岩组成;中岩性段为一套中酸—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其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流纹岩、凝灰熔岩、玄武岩等;上岩性段为粉砂质板岩、砂岩,粉砂岩夹泥质灰岩组成[1,2]。中部局部地区地层主要由酸—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下岩性段与中岩性段为断层接触,中岩性段与上岩性段为整合接触。巴塘群中的火山岩主要产在这个岩组中,是研究区的主要含矿地层[3]。

2 构造特征

2.1 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主要为北西—南东向,共有两条区域断裂出露在研究区,分别为F3、F4。还有次一级断裂,分别为F5、F6。

(1)F3断裂,研究区北部经过,长大于30km,断裂两侧地层产状紊乱,岩石破碎,破碎带宽200m~300m,可见断层泥、碎裂岩、断层角砾、糜棱岩等,沿断层线见断层陡坎连续、清晰。

断裂北盘以巴塘群第二岩组地层为主,其次为印支期石英闪长岩及上巴颜喀拉山群第三岩组,南盘地层为巴塘群第二岩组。断层力学性质表现为压扭性逆断层。

(2)F4断裂,研究区南部经过,长大于30km,倾向北东或北北东。断层通过地段为明显负地形,线性特征明显,两侧地层产状混乱,片理化强烈,破碎带上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发育。

研究区内的次一级断裂有两条,北西—南东向。其断裂是控制矿化带的规模,两条断裂都是逆断裂,为层间断裂,破碎带上岩石十分破碎,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发育,褐铁矿化、蓝铜矿化等较发育。

(3)F5断裂,分布于AS7异常区中部,形成规模较大的压扭性的破碎蚀变带,为一北西—南东向,长约4km,倾向南西。沿断裂形成宽10m~30m不等矿化蚀变带,呈现出宽大的片理化及糜棱岩带,带内片理十分发育,片理面上线状、片状、粒状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斜长石、石英等,都具定向排列,显千枚状构造的特征。破碎带中见有铜铅锌矿化现象,圈定两条矿(化)体,但规模较小。

(4)F6断裂,分布于AS7异常区中南部,形成规模较大的压扭性的破碎蚀变带,为一北西—南东向,长约6km,倾向南西。沿断裂形成宽10m左右破碎蚀变带,该破碎蚀变带为顺层产出。

2.2 褶皱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表现为复式背斜,规模较大的为f2复式背斜,分布于当江科南西侧,研究区东部边缘。轴向为北西—南东,宽5km~8km,长约20km。

核部由巴塘群第二岩组(T3bt2)组成,两翼为巴塘群第三岩组(T3bt3),北翼被F3断层破坏保存不全,两翼地层倾角50°~70°。

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相对发育,喷发岩分布最广,规模较大。侵入岩以石英闪长岩为主,侵入期为印支期。

(1)侵入岩,石英闪长岩体(δο51)位于当江科,岩体侵入于巴塘群第二岩组(T3bt2)中,岩体外接触带可见角岩化、硅化、混合岩化,岩体中围岩的捕虏体十分普遍。

(2)脉岩,区内脉岩主要为石英钠长斑岩脉(λψ),分布于AS6异常区中部,呈扁椭圆状。岩石浅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为钠长石,基质微晶结构,主要由钠长石、白云母、石英等组成。

4 矿床成因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矿(化)体主要产在晚三叠世巴塘群第二岩组(T3bt2)硅化灰岩、大理岩及凝灰岩中,成矿受地层和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具有多成因、多期次叠加的特征。

(1)早期的火山沉积作用富集了部分矿质以黄铁、黄铜矿为主的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下形成的如ZK1501、ZK1502孔发现的MⅥ-2铜矿体,矿体赋存于凝灰岩中,岩石硅化,局部见重晶石细脉,局部矿化富集呈块状黄铁黄铜矿石。

(2)后期伴随有岩浆期后或与断裂活动有关的含矿热液在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形成构造热液充填型矿床,如ZK1601、ZK401、ZK402、ZK1502等孔在硅化灰岩、大理岩中赋存的细脉状方铅矿、闪锌矿,矿化主要以方铅、闪锌矿为主,局部见少量黄铜矿,矿化弱、分布不均,矿化与硅化密切有关。

(3)区内构造十分发育,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征,早期具逆冲推覆性质的层间断裂构造为成矿构造,基本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但矿化分布不均,矿(化)体在构造蚀变带中呈断续透镜状分布,后期断裂构造斜切地层及矿化蚀变带,对构造蚀变带及矿(化)体具破坏作用。

综上所述: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构造热液充填型矿床。研究区处于区域成矿带上,地层条件有利、构造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5 找矿标志

(1)地质标志:区内主要的赋矿层位为晚三叠世巴塘群第二岩组(T3bt2)硅化灰岩、大理岩及凝灰岩及其接触部位,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其次是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地段。

(2)地表露头和矿化蚀变标志:在地表露头中有明显的褐铁矿化、铁方解石形成的褐黄色的条带;矿化蚀变强烈地段,主要是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铜蓝,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较强的地段,矿化蚀变越强越有可能成矿。

猜你喜欢

巴塘岩组北西
工程地质岩组分层水工编录法在南山坪矿区中的应用
闽西南中二叠统童子岩组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及远景区预测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我在巴塘等你
绿色中国行走进“高原江南”美丽巴塘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巴塘——“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巴塘的绿色发展
淮南潘集深部勘查区15-2孔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与北沙牛杂交效果研究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