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全国典型
2018-01-30黎殳辛
○文/黎殳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1996年8月下旬到塔里木考察,认为“两新两高”有普遍意义,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方向,不仅适合于石油行业,而且适合于其他类似国有企业。1996年11月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在新建项目上再不搞“大而全、小而全”。到1999年,以“油公司”模式为发展取向的新体制在塔里木油田全面建立起来。
走进轮南作业区,这个中国现代化油田的样板,不得不让人大为惊叹:150万吨的产量,只有20个人管理。20名职工,全部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走进塔中四作业区,扑面而来的是,是洁白的公寓楼,是翠绿的树木和草坪,让你简直难以相信,这里竟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中心。
过去几上塔里木,为什么不能取得成功?科学技术和装备的落后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而且对沙漠盆地的地质认识在理论上也远没有今天这样丰富而深刻。塔里木石油勘探的突破,遇上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塔指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5%,进行对外科技交流,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买智慧”。
以全方位开放的气魄,筑巢引凤,聘用国内外科研骨干,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一大批专家和技术骨干,开展了跨行业、跨部门、多兵种、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在“碳酸盐岩欠平衡钻井技术”、“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钻进技术”等大攻关项目上达到国际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打响了一场世纪石油会战。
中国政府1993年决定,在塔里木南部划出2万平方千米的区块,对国外实行风险勘探招标。1994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北京宣布对外招标后,美国埃索公司、意大利阿吉普公司、法国埃尔夫公司、日本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和美国德士古等八大石油公司中标,风险投资勘探塔里木盆地5个区块的2.6万平方千米土地。
按照国际惯例,在公开招标中中标的雇主或公司,有权再进行招标,人们把此习惯地称之为反承包。物探局数支地震队摩拳擦掌,积极投标。经过数轮角逐,4支地震队获胜:2220队中标一区块,2207地震队、207地震队中标三区块,2208地震队中标四区块。他们组成了中国陆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石油勘探反承包商。
“中国承包商”,在自己的土地上变成了“雇员”。强烈的反差,带来观念上的冲突。经过几年的磨合,中国的物探队伍,全面推进现代化管理,在观念上、管理上、技术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步向国际标准靠近。新体制终于让陆上第一个“油公司”在西部大漠崛起,走上一条高效益的道路。
塔里木石油开发主要是靠中国银行12亿美元贷款发展起来的。1996年开始还本付息,截止到1999年7月,已归还贷款7亿美元,资产负债率由最高时的84%降至1999年 的65%。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自筹资金比重逐年加大,1999年以前不到10%,1998年 达到54.6%,塔里木石油会战走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塔里木油田平均每口探井探明油气储量153.6万吨,是全国同期每口井平均水平59万吨的2.6倍;平均每米探井进尺探明油气储量351吨,是全国同期每米243吨平均水平的1.5倍。探明1吨储量的投资为1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每建成100万吨原油年产能力投资17.9亿元,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以1997年为例,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0万元居全国各油田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