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2018-01-30彭家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肌瘤出血量剖宫产

彭家英

(湖北省潜江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 潜江 433100)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而妊娠期间患子宫肌瘤的产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据调查,我国近年来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约占子宫肌瘤总体发病的1.1%,约占妊娠的0.9%,子宫肌瘤的存在会对产妇子宫收缩和产后出血情况造成严重影响[1-2]。一直以来,能否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始终是医学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主要对象,评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6年4月~2017年11月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年龄区间为22~42岁,平均年龄为(30.26±1.18)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4例;肌瘤直径为3.1~10.6cm,平均直径为(6.65±1.17)cm。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单纯行剖宫产的48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为对照组,年龄区间为23~42岁,平均年龄为(30.31±1.20)岁;初产妇33例,经产妇15例。在统计学软件中录入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产次等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术前半小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横切子宫下段,取出胎儿后剪断脐带,注射20u缩宫素和预防性抗生素。根据观察组患者的实际情况,用200mL甲硝唑冲洗宫腔。黏膜下肌瘤行肌瘤剔除术后缝合切口;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先行子宫切口缝合,再行子宫肌瘤剔除。采用连续、间断缝合方法关闭瘤腔,再行浆膜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0.32±10.15)min,对照组为(37.86±4.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8,P<0.05)。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74.15±20.36)mL,对照组为(273.36±21.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186)。

观察组的产后24h出血量为(385.56±18.48)mL,对照组为(386.66±19.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80,P<0.05)。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2.32±0.28)d,对照组为(2.35±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16,P<0.05)。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6.67±1.12)d,对照组为(6.69±1.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05)。

3 讨 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剖宫产的产妇相比,同时用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出血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常规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同时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加重妊娠期女性的身体负担,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也不会产生多余影响,这与以往报道中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3-4]。但在临床上,务必要严格、全面掌握收据的适应症,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控制手术操作流程,方可提高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综上,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上,在患者病情稳定且临床医生操作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情况下,可同时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一方面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另一方面,可避免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肌瘤出血量剖宫产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