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无创,也能测肝脏脂肪含量
2018-01-30黑龙江省海林市林业局医院影像科
□黑龙江省海林市林业局医院影像科 秦 涛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正常人肝内脂肪占肝脏重量的2%~4%,当脂肪的积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肝组织中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沉积时称为肝脏脂肪变。超声波是肝病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是肝病患者常用的辅助检查。B超检查可见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升减弱,因此,超声波检查可以用于脂肪肝的诊断。荟萃分析显示,用B超诊断中、重度脂肪肝的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 93.6%。但B超仍有其缺陷,仅凭肉眼观察超声波的回声,受操作医生经验的影响很大;而且,当肝脏脂肪含量低于20%时,其诊断的灵敏度仅为55%;对于肥胖患者,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仅为49%和75%;也不能准确地为肝脏内的脂肪定量。
于是,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把肝脏内脂肪组织在超声波下回声衰减的情况转化成一种反相射频信号的参数——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使肝脏内脂肪堆积的情况能够比较准确地以参数的形式反映,实现了对肝脏脂肪变的定量检测,这被称作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该检测方法所用仪器的外观和普通超声检查设备看起来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配备了两个探头,一个扁圆形、一个圆柱形。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根据医生指示露出肝部体表位置,两个探头来回停留在检测部位,每个部位测定时间不到20秒,整个检查时间不到10分钟,报告单随后即可打印出来,全程无痛无创。
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单位是dB/m,可以检测出10%以上的肝脏脂肪变,有利于发现早期脂肪肝。在一般情况下,CAP<238 dB/m,肝脏内脂肪<11%;CAP在238~258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11%~33%;CAP在259~291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34%;CAP在≥292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67%。与血清学指标或生化指标相比,瞬时弹性成像是对肝脏的物理参数的直接测量,不受肝外其他因素的干扰。
现在,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人,同时,罹患酒精肝和脂肪肝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多。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肝纤维化,如果没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可以说,肝纤维化是各类慢性肝脏疾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环节。但由于多数肝病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难早期发现。以往,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用一根针刺入肝区进行取样,疼痛和创伤都是患者对检查产生抵触的重要因素,从而错失慢性肝病诊断治疗的最佳时机。而随着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兴起,为慢性肝病的无创诊断带来了革新。通过测量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并使用特定的运算法则将速率转变为硬度值及脂肪度值,以此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既能无创检测出早期肝脏病变,又避免了传统肝脏穿刺检测的并发症。国际著名的肝病专家、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指出,无创肝纤维化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有助于肝病早期诊治,且能有效降低社会成本和疾病负担。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目前已应用于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等各类慢性肝病人群的检测中。但是,超重、过度肥胖的患者,由于腹壁脂肪较多,往往导致检测不准确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