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语篇类型研究述评*
2018-01-30刘新芳
刘新芳
(苏州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语篇类型*文中使用的“语篇类型”概念是广义上对语篇分类的总称,泛指一切类型的语篇,包括书面的或口头的,涵盖语篇体裁、语篇模式和主题语篇策略。是“一套用来生成、预测、加工语篇话语的启发性手段,是决定效率、效果和得体性的重要因素”[1]186,在语篇生成、接受和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语篇都隶属于一种或几种语篇类型,没有归不出类的语篇。[2]语篇类型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话题,其研究源于西方修辞学对口头演讲的分类,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针对语篇类型研究,海恩(Hyon)把其分为三个传统:专门用途英语、北美/新修辞学和悉尼学派。[3]其实,除此还应包括语篇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了解国外这些学科对语篇类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拓展对语篇类型的认识,从国外语篇理论研究中汲取营养,深化我国语篇类型研究。
一、修辞学对语篇类型的研究
语篇分类自古以来是修辞学家和写作研究者的主要兴趣之一,“写作-修辞学(composition-rhetoric)在各个阶段都是最倾向于分类的修辞体系之一,它热衷于语篇、修辞格、风格及其它写作要素的分类”[4]210。纵观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从早期亚里士多德根据受众把语篇分为议政演说、法学演说和宣德演说,到基尼维(Kinneavy)根据修辞目的把语篇分为表达语篇、指称语篇、文学语篇和说服性语篇[5],语篇分类无所不在。菲格雷(Faigley)和梅耶(Meyer)认为,修辞学视角的语篇分类有两个传统:一是根据目的分类,一是根据模式分类。[6]前者直接或间接源于亚里士多德对论辩的分类,后者主要源于贝恩(Bain)对语篇的分类。[7]
修辞学对语篇的分类至少有三个传统,:以文化因素为导向的语篇体裁(genre)、以语言特征为主导的语篇模式(modes of discourse)以及以思维为主体的主题语篇策略(strategies of thesis texts)。
(一)语篇体裁研究
语篇体裁源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戏剧的分类。他把戏剧分为喜剧、悲剧和史诗,并重点讨论了悲剧,把悲剧细分为复杂剧、苦难剧、性格剧和穿插剧。这种把主要语篇体裁分为次体裁甚至次次体裁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语篇体裁的层级性以及人类认识的深入程度,同时语篇体裁的数量也得到了不断增加。据格拉赫(Görlach)统计,“有2000多种语篇类型被命名,并根据形式和功能界定明确,受到作者和读者的公认”[8]。然而,语篇体裁在不断地变化、进化和退化;当前社会语篇体裁的数量存在不确定性;语篇体裁的数量更有赖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9]
自20世纪80年代,以弗雷德曼(Freedman)、巴泽曼(Bazerman)、德维特(Devitt)、米勒(Miller)等为代表的北美语篇体裁研究新修辞学派(rhetorical genre studies),受维果斯基(Vygotksy)的社会学理论影响,转向孕育语篇体裁的社会语境研究。在他们看来,“语篇体裁不仅仅是形式,它是生命的形式,存在的方式,是社会活动的框架,是学习的环境,是意义构建的场所。语篇体裁塑造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相互的交际,它是我们创造能够理解的交际活动的熟悉场所,是我们用来探索陌生领域的指路灯”[10]。北美新修辞学派的语篇体裁研究不主张对语篇进行细分,而是采取模糊化方式;注重研究的动态性,强调语言与生活、语篇与语境的互动;同时,对语篇体裁研究持有一种能动感,即认为语篇体裁具有约束性和使能功能(constraining and enabling)。[11]此外,他们不仅开展本体研究,还试图从其它学科获得给养,如行动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以人种志为主。
(二)语篇模式研究
语篇模式是指在19世纪针对越来越细化的语篇分类提出的一种新的语篇范畴化方式,如贝恩在《英语写作和修辞手册》中把语篇分为描写、叙事、说明、论辩或说服、诗歌。[7]当时,除了贝恩,还有纽曼(Newman)、赫伯恩(Hepburn)、希尔(Hill)、戴(Day)、帕克(Parker)、夸肯博斯(Quackenbos)等为语篇模式的提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至于谁最先提出了语篇模式,学者们观点不一,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如果19世纪写作理论史编纂方面可以称得上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那就是‘语篇模式’的起源了”[12]182。
语篇模式的提出和运用,在英语写作教学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影响了英美英语写作教学达一个多世纪。19世纪的语篇模式把语篇分为描写、叙事、说明和议论,试图就大量混乱的语篇分类建立一种秩序。[13]因为相比种类繁多的语篇体裁,语篇模式数量少、相对封闭、操作方便、概括性强,且具有代表性,所以语篇模式自提出就受到英语写作研究者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中。“语篇模式的历史是有启发意义的。自从它们19世纪末在美国修辞学教科书中流行,到1895—1930年间在写作课上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再到20世纪50年代最终被其它体系所取代,语篇模式影响并反映了本学科过去一个世纪的重要变化。”[14]444
到了20世纪下半叶,语篇模式逐渐遭到了学者们的批评。[4,13-17]他们的指责基于语篇模式的写作教学过于形式化、抽象化、脱离社会语境,甚至扭曲了写作的本质。例如,康纳斯(Connors)认为:“语篇模式分类、强调写作的结果,几乎和手里拿笔、坐下来要写的作者的目的无关。语篇模式与写作过程是脱离的。”[4]254基兹哈伯(Kitzhaber)认为:“语篇模式代表了写作过程的不切实际的观点,一种认为写作是在社会真空里、按形式完成的观点。它们……不是向着社会语境下有意义的交往行为发展。……它们以机械概念代替了有机概念,因此扭曲了写作的本质。”[16]139克罗利(Crowley)和霍希(Hawhee)认为:“语篇模式向作者和演讲者提供了一套抽象的、伪科学规则。”[17]xii然而,尽管遭到了如此尖刻的批评,语篇模式并未衰亡,而是作为一种组篇方式仍然在使用,只是不像19世纪时那样再具有主导性。
(三)主题语篇策略研究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科技写作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科技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说明文为主导的英语写作教学,因为说明文被认为较其它语篇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如《说明文应用》的作者巴彻勒(Bachelor)和哈利(Haley)所言:“这本书的目的可以简单地、准确地表述为:教学生写他们一生都必须应用到的那种写作。”[18]
在讲授说明文的写作过程中,分类、定义、比较和对比、归纳、过程等被作为组篇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说明性语篇,还可用于叙事、议论等语篇模式,反映了作者语篇写作的思维过程。康纳斯称其为“主题语篇”,“这种新的语篇包含大量传统的修辞素材,但焦点发生了重要变化,即它预示一个强有力的有关写作的‘主导思想’掌控了某种方法,学生们学习这样去写。它优先考虑这一中心主题,并让其它所有理论素材从属于这一主题”[14]451。可见,这些语篇组织方式反映了写作者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实现英语写作目的的方法。为了突显它们作为语篇分类的方法,我们称其为“主题语篇策略”。这些主题语篇策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英语写作教材中,如ACourseinExpositoryWriting[19],AdvancedExposition[20]等,占有主导性地位,直至现在仍被使用。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类型的研究
以马丁(Martin)、罗斯(Rose)等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又称“悉尼学派”。基于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社会学理论,悉尼学派针对语篇类型开展了深入研究。韩礼德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旨、语场、语式理论框架,把语篇体裁看作语式的一个方面;各种语篇体裁是某种文化里具有社会价值的具体的语篇符号功能。[21]哈桑(Hasan)提出了语篇体裁结构潜势理论,认为“每一种语篇体裁,即话语类型,都是一种概括的结构构式,从而派生一系列具体结构。每一完整语篇都是这一系列中某一结构的具体实现”[22]。马丁和罗斯提出了“词汇语法→语域→语篇体裁→意识形态”模式,认为语篇体裁体现意识形态,而自身由语域体现。[23]19马丁后来又提出了“音位→词汇语法→话语语义→语域(语场、语旨、语式)→语篇体裁”层次分析模式。[24]“语篇体裁被置于一个抽象层面来分析,协调语场、语式和语旨(即整体上所谓的语域),语域反过来通过语言来实现。”[23]231每一种语篇体裁都会涉及具体的语旨、语场和语式参数配置。语篇体裁高于语域,同时也是“目的性为导向的社会过程”[25]。
其实,悉尼学派起初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写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成功满足学校要求。研究始于初等教育阶段的写作类型,由此提出了语篇类型概念,即“分阶段的、目标明确的社会化过程”[26]。悉尼学派教改项目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写作项目”和“语言与社会权利项目”;20世纪90年代的“正确写作项目”;21世纪前10年的“以读促学项目”。第一阶段主要以叙事和说明为主;第二阶段以分类、因果和评价为主;第三阶段以故事、实事和议论为主。这项改革已由初等教育延伸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悉尼学派的研究目的是描述知识体裁、符号构式、课程体裁的复杂性,结果提出了一种不仅仅针对精英而且针对每一名在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成功地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在书写中展示知识。[27]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体裁教学法,因“远不能提供社会共同体、学校、课堂、课程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所需要的互动”[28]136而遭到批评。
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从社会、文化、情景、语义等多角度对语篇类型进行层次分析,以学生获取知识体裁(knowledge genre)和课程体裁(curriculum genre)为宗旨。
三、专门用途英语对语篇类型的研究
专门用途英语以斯韦尔斯(Swales)、海兰德(Hyland)、约翰斯(Johns)、巴迪亚(Bhatia)等为代表,针对某一类型的语篇体裁开展了深入研究,其中还包括以学术为目的的研究。例如,斯韦尔斯专门研究了学术语篇的结构,并提出了语步-步骤分析法,同时具体分析了学术语篇中的引言、摘要、研究方法、讨论等以及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口语语篇等。[29-30]德维特专门探讨了医学语篇体裁[31];巴泽曼重点分析了科技语篇,包括科技语篇中的致谢辞[32];海兰德研究了英文硕士和博士论文致谢辞[33-34];帕尔特里奇(Paltridge)和斯达菲尔德(Starfield)、约翰斯等更多关注了语篇体裁教学。[35-39]约翰斯认为:“语篇类型知识为初学者加工和生成熟悉的书面语篇提供一种捷径。”[38]
除此,巴迪亚运用体裁分析法具体分析了职业语篇体裁(促销函、求职信等)和学术语篇体裁(摘要、引言等)以及法律文本。[40]特别是以法律语篇研究为主,巴迪亚针对语篇类型研究提出了“批评体裁分析”理论[41-42],试图把语篇体裁理论推向一个非局限于符号资源分析的更广的层面来理解职业情境下的职业行为,即批评体裁分析旨在帮助理解职业作者利用语言实现职业目的的方式[41]。在研究方法上,巴迪亚倡导综合性研究,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研究。
四、语篇语言学对语篇类型的研究
语篇类型是语篇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伯格兰德(Beaugrande)、范戴克(van Dijk)、雷克玛(Renkema)等为代表的欧洲语篇语言学学者对语篇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语篇语言学强调跨学科研究,涉及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43]“语篇语言学针对不同学科(如文学批评、神学等)的语篇展开研究,就如何充分界定和刻画语篇类型给出建议。语篇类型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44]
伯格兰德和德雷斯勒(Dressler)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框架(主题发展方式)、图式(事件发展顺序)、计划(语篇的使用者实现目标的方式)、脚本(建构情境、呈现语篇的方式)等语篇整体模式,指出它们在生成和接受语篇时具有重要性。[1]90-91他们认为语篇类型是交际中人们期待的来源之一,“作为整体框架控制着可供选择的范围”[1]149。
范戴克从语篇语义视角提出了语篇宏观结构和超结构概念。[45]超结构是指定型化的图式,为语篇宏观结构“内容”提供整体“形式”,组织语篇整体语义。有些语篇类型具有已经形成惯例的图式,如科研论文、法律文件、教堂礼仪、法庭诉讼等,可以用语篇超结构来界定。但是,有些语篇类型,如广告、现代派诗、私人信函等又似乎没有固定形式,语篇类型的界定还不能仅依靠语篇超结构,还应考虑情境因素,如认知、社会经济等。范戴克认为可以通过实证研究,“从各种超结构中抽象出一个普遍理论,来解释语篇超结构与其它语篇结构的关系,并解释语篇超结构在交际互动中与各种语用情境因素的关系”[45]110。这样,我们才可以用超结构图式有效地来标注语篇类型。
威尔利奇(Werlich)认为,语篇之所以可以归入语篇类型主要由其内在的认知特性造成的结构差异促成的。[46]基于这一假设,威尔利奇把语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议论和指令五种。[46]39其中,描写与空间认知过程有关;叙事与时间认知过程有关;说明与理解有关;议论与回答问题有关;指令同计划认知过程有关。五种基本语篇类型被认为与人的认知形式和范围相对应。对于这一点,菲格雷和梅耶也有类似看法。[6]
比克曼(Beekman)等认为:“语言是一种通过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交际的手段,而语言符号又基于可感知的能指与交际者的认知或指称世界的互动关系。”[47]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形式是多样的,语义也是多项的,至少有指称义、情景义和结构义。然后根据结构义,他们把语篇分为说明语篇、劝说语篇、过程语篇和叙事语篇。说明语篇回答“讲了什么?为什么讲?”“就某X解释了什么?”“X为什么是这样?”等问题;劝说语篇主要回答“什么应该做?”和“为什么应该做?”的问题;过程语篇主要回答“X怎么做?”的问题;叙事语篇主要回答“发生了什么?”和“怎么发生的?”问题。
郎埃克(Longacre)从概念结构和表层结构探讨了语篇类型,认为“语篇的概念结构更多地是关注语篇的整体目的,而表层结构更多地是关注语篇的形式特征”[48]。基本的语篇概念类型有叙事、过程、行为和说明四种。然后,根据时间序列、人物导向、投射、紧张度四个参数,他把这四种基本类型又分成了16个小类。
雷克玛认为,语篇分类大体有三种方法:基于语篇情境和语篇特征的语篇类型学;区分普通语篇类型的抽象形式;把交际功能同具体的词汇和句法特征相关联。[49]61同时,他指出在语篇研究领域不存在包罗万象的分类方法。[49]64
总之,语篇语言学学者从语义、结构、心理、认知等多个层面研究了语篇类型,特别是语篇的分类。但是,语篇语言学只是从狭义上,即语言抽象层面,更多关注语篇的结构特征,尤其是语篇的分类,而未对语篇类型的社会性做深入讨论。
五、语料库语言学对语篇类型的研究
以布里顿(Britton)、约翰逊(Johansson)、比伯(Biber)等为代表的语料库语言学学者对语篇类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布里顿等创建了一个多维模式来刻画所有成熟的书面话语,并追寻了它们的发展过程。[15]他们收集了11岁到18岁之间65名中学生的2122篇文章,这些文章覆盖了所有科目。根据写作过程,他们从受众和功能对作品进行了分类。其中,受众包括自己、教师、更宽泛的受众、未知受众和附加范畴;功能包括事务型、表述型和诗性三种。结果发现,语篇分类范畴与学生的性别、学校类型、在校的年限和课程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约翰逊基于LOB语料库,选取了500个语篇,每个语篇2000个单词左右,分成15类,包括新闻报道、社论、宗教、传记、学术写作、侦探小说等。结果发现,不同的语篇类型,无论是在实词方面还是虚词方面,词频差别都很大。[50]
比伯从LOB和 London-Lund两个语料库提取481个口笔语语篇,分析了67个语言特征的“共现”分布,辨别出23种不同的语篇体裁,包括新闻报道、社论、宗教、传说、科幻小说等17种书面语篇体裁和电话交谈、辩论和访谈、即兴演说等6种口语语篇体裁。[51]同时,比伯还总结出8种篇章类型:亲密人际互动、信息互动、科学说明文、学术说明文、虚构叙事、普通叙事性说明文、应景新闻报道和参与性说服。[51]
斯塔布斯(Stubbs)运用计算机分析了两篇广泛流行的演讲稿、一份刑事法官的证据概述、两本中学教材和公众人物声明,然后,同LOB和The Bank of English两个语料库比对,结果发现语篇体裁与狭义上的篇章类型没什么区别,它们都是有目的的并且以目的为导向的语言行为,应该从社会和文化视角进行界定。[52]
由此可见,语料库语言学试图从量的视角给语篇进行科学分类,为识别语篇类型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证明了语篇类型的可辨性以及相通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语篇类型的复杂性及其类别的多样性。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对语篇类型只是作了大体上的区分,而远没有穷尽,也不可能做到穷尽。
六、结 语
语篇类型研究尽管分成不同的流派,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共识,如语篇是社会建构的、语篇是有目的的、语篇的功能由语境和社会共同体决定、语篇类型是受意识形态驱动的、语篇受制于所产生的社会共同体等。[39]12-13综上所述,语篇类型研究存在以下特点:首先,语篇类型研究有其修辞学渊源。语篇研究可以追溯到修辞学研究[53-54],语篇类型研究也不例外。从语篇分类的基础到社会情境化的语篇类型研究,都有修辞学的成分在里面。无论是从受众角度,还是从修辞者、目的、媒介等角度对语篇的划分,修辞学都为语篇分类提供了方向。修辞学在语篇分类特征研究、语篇产生的文化共同体研究、语篇类型教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开拓性作用。其次,教学研究仍然是语篇类型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如德雷福斯(Dreyfus)等探讨了在悉尼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之间开展的基于悉尼学派语篇体裁教学的The SLATE项目。[55]此外,北美英语写作教学也仍然以语篇类型教学为主。[56]最后,研究方法、视角、目的出现多元化。语篇类型研究既有历时研究又有共时研究;既有静态的、抽象化的研究又有动态的、具体的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既有偏重语篇类型社会化的研究又有注重语言特征方面的研究;既有针对母语学习者的研究又有针对二语学习者的研究;既有针对单一类型的研究又有多模态混合语篇类型研究。语篇类型研究的区域性特征突出、跨学科性质已非常明显。
但是,受对语篇模式批评的影响,genre一词的边界逐渐被模糊化,在很多场合被用作上义词,来指代一切语篇类型,这样反而混淆了“语篇体裁”“语篇模式”和“主题语篇策略”,不利于语篇类型研究和发展。另外,有关语篇类型的起源、生成机制、演变过程、退化和衰亡等研究偏少,有关语篇类型的实证性研究也偏少,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DE BEAUGRANDE R, DRESSLER W.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1.
[2]DERRIDA J. The law of genre[J]. Critical inquiry, 1980, 7(1): 55-81.
[3]HYON S.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ESL[J]. TESOL quarterly, 1996, 30(4): 693-722.
[4]CONNORS R J. Composition-rhetoric: backgrounds, theory, and pedagogy[M].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7.
[5]KINNEAVY J L. A theory of discourse: the aims of discourse[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71.
[6]FAIGLEY L, MEYER P. Rhetorical theory and readers’ classifications of text types[J]. Text, 1983(3): 305-325.
[7]BAIN A. English composition and rhetoric: a manual [M].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967.
[8]GÖRLACH M. Text types and the history of English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4: 109.
[9]MILLER C R. Genre as social ac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1984(70): 151-167.
[10]BAZERMAN C. The life of genre, the life in the classroom[C]∥BISHOP W, OSTROM H. Genre and writing: issues, arguments, alternatives. Portsmouth: Boynton/Cook, 1997: 19.
[11]FREEDMAN A. Intera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research: RGS and a study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computers”[C]∥ARTEMEVA N, FREEDMAN A. Rhetorical genre studies and beyond. Winnipeg: Inkshed Publications, 2006: 101-120.
[12]CROWLEY S. The methodical memory: invention in current-traditional rhetoric[M]. Carbondale &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90.
[13]D’ANGELO F. Nineteenth-century forms/modes of discourse: a critical inquiry[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4, 35 (1): 31-42.
[14] CONNORS R J.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odes of discourse[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1, 32 (4).
[15]BRITTON J,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abilities (11-18)[M]. Hong Kong: Macmillan Education, 1975.
[16]KITZHABER A R. Rhetoric in American colleges, 1850-1900[M]. Dallas: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Press, 1990.
[17]CROWLEY S, HAWHEE D. Ancient rhetorics for contemporary students[M]. 4th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2009.
[18]BACHELOR J M, HALEY H L. The practice of exposition[M]. New York: D. Appleton-Century Company, 1947: v.
[19]BUCK G, WOODBRIDGE E. A course in expository writing[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899.
[20] ROBBINS H W, PARKER R E. Advanced exposition[M].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33.
[21]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Press, 1978: 145.
[22]HASAN R. Text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C]∥DRESSLER W. 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s. Berlin: de Gruyter, 1977: 229.
[23] MARTIN J R, ROSE D. Genre relations: mapping culture[M]. London: Equinox, 2008.
[24] MARTIN J R. One of three traditions: genr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the “Sydney School”[C]∥ARTEMEVA N, FREEDMAN A. Genre studies around the globe: beyond the three traditions. Winnipeg: Inkshed Publications, 2015: 31-79.
[25]MARTIN J R, ROSE 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 Continuum, 2003: 7.
[26]ROSE D, MARTIN J R. Learning to write, reading to learn: genre, knowledge and pedagogy in the Sydney School[M]. Sheffield: Equinox, 2012: 1.
[27] ROSE D. Genre, knowledge and pedagogy in the Sydney School[C]∥ARTEMEVA N, FREEDMAN A. Genre studies around the globe: beyond the three traditions. Winnipeg: Inkshed Publications, 2015: 299-338.
[28]RICHARDSON P W. Language as personal resource and as social construct: competing views of literacy pedagogy in Australia[C]∥FREEDMAN A, MEDWAY P. Learning and teaching genre. Portsmouth: Boynton/Cook Publishers, 1994: 117-142.
[29]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0]SWALES J M.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1]DEVITT A J. Writing genres[M].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4.
[32]BAZERMAN C. Shaping written knowledge: the genre and activity of the experimental article in science[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8.
[33]HYLAND K.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 the anatomy of a Cinderella genre[J]. Written communication, 2003(3): 242-268.
[34]HYLAND K. Graduates’ gratitude: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4(23): 303-324.
[35]PALTRIDGE B. Genre, text type, 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J]. ELT journal, 1996, 50 (3): 237-243.
[36]PALTRIDGE B. Genre 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37]PALTRIDGE B, STARFIELD S. The handbook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Oxford: John Wiley & Sons, 2013.
[38]JOHNS A M. Text, role, and context: developing academic literaci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1.
[39]JOHNS A M. Genre in the classroom: multiple perspectives[C].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2.
[40]BHATIA V K. Analys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 New York: Longman, 1993.
[41] BHATIA V K.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genre analysis[C]∥ARTEMEVA N, FREEDMAN A. Genre studies around the globe: beyond the three traditions. Winnipeg: Inkshed Publications, 2015: 17-30.
[42] BHATIA V K. Critical genre analysis: investigating interdiscursive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M].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43]胡曙中.语篇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4.
[44]SCHMIDT S J. Some problems of communicative text theories[C]∥DRESSLER W. 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77: 52.
[45]VAN DIJK T A. Macrostructures: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global structures in discourse, interaction, and cognition[M].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46]WERLICH E. A text grammar of English[M]. Heidelberg: Quelle & Meyer, 1983.
[47]BEEKMAN J, CALLOW J, KOPESEC M.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M]. 5th ed. Dallas: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1981: 6.
[48]LONGACRE R E. The grammar of discourse[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3.
[49]RENKEMA J.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studies[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50]JOHANSSON S. Word frequency and text type: some observations based on the LOB corpus of British English texts[J].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5, 19(1): 23-36.
[51]BIBER D. A typology of English texts[J]. Linguistics, 1989(27): 3-43.
[52]STUBBS M. Text and corpus analysis: computer-assisted stud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53]胡曙中.西方修辞学:当今语言研究之理论渊源[J].外语电化教学,2008(4):47-53.
[54]VAN DIJK T A.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C]. London: SAGE, 2011: 1.
[55]DREYFUS S J, HUMPHREY S, MAHBOOB A, et al. Genre pedagogy in higher education[C].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56]刘新芳,欧阳护华.21世纪美国大一英语写作教材特点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2):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