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的现代传播及其意义*
2018-01-30何继红
何继红
(苏州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6)
吴文化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辐射江浙沪等地区、影响东南亚的区域传统文化,是吴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历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早期文化积淀。在商朝末年泰伯奔吴后,吴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碰撞交融,历经各个朝代,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峰,曾数度领跑中华文明[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吴地仍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发展迅猛,理念超前,不断给吴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揭示、挖掘吴文化,并以“互联网+”的现代传播形式在传承区域文化的同时,向世人全面展示吴文化,传播吴文化蕴含的富强、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文化建设依托于传统文化,提升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一、吴文化现代传播的必要性
1.吴文化需整体记忆与传承
吴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历史上,吴地名人辈出,典籍众多。我国四大古藏书楼中吴地就占了3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和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分别是《四库全书》的藏书楼。苏州的过云楼、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等,都珍藏了大量吴地名人的重要著作。以苏州为例,据《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的统计,从先秦至清末,苏州籍作者九千一百七十八人,著作有三万余种,如《孙子兵法》《吴越春秋》《范文正公文集》《温疫论》《园冶》《日知录》《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这些吴地名著大都也是中华名著。除文化典籍外,还有苏州古典园林、大运河等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昆曲、古琴、桑蚕丝织技艺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文化典籍分散于各藏书楼及图书馆一样,众多的文化遗产也大都分散存在,无法以整体面貌展现吴文化。此外,一些吴文化的古迹、民间绝活、古老行业等已濒临消失,如不及时保存与传承,它们就会走向消亡。
2.传统行业需变革与创新
传统行业是各个时代文明进步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急剧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沿袭了成百上千年的传承方式与时代严重脱节。例如,传统传承模式是家族传承与学徒传承,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兴行业众多,子女未必都愿意继承父业,一些传统行业出现了无人可传的窘境;传统技艺大多延续师辈传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创新较少。又如,传统销售模式主要是实体销售,在过去传统社会因消费种类有限,用户选择的余地不大,传统行业有相对稳定的客源与固定的销售渠道,可获得稳定的收益。但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并存,新事物层出不穷,用户观念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人们更愿意选择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这就大大挤压了传统行业的市场,使其无法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某些传统行业几乎到了无法支撑的困境,因无人愿学、无人继承而面临失传的危险。因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突破古老的传承模式,通过变革与创新使古老行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获得新的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文化建设需要依托区域传统文化
文化是影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条件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大布局之一[2],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包括吴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吴文化包含了大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内容,如崇文、尚德、和合、进取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讴歌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正能量,更好更快地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二是强国富民,日益富裕的百姓必然对文化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扎根区域文化、既反映时代又接地气的文化精品才能受到百姓喜欢,文化产业也才有可能得到健康蓬勃的发展。三是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记忆了人类的奋斗与智慧。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取经于过去、思考在当下,有利于政府了解本地文化、体察民情、准确把脉,科学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四是创新驱动。聚力创新需要大量人才,努力打造本地区域特色的创业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使之成为吸纳人才的靓丽文化名片,这将有利于吸引海内外各类高端人才,也有利于他们了解本地人文环境,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二、吴文化现代传播的对策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以整体记忆的形式创建吴文化大型资源数据库,并以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播手段实现吴文化的广泛传播,推进传承和创新,为文化强国、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传统文化支撑。
1.构建吴文化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知识分类、知识聚类、知识联想共同构建吴文化区域文化数据库的知识管理体系。
吴文化涉及的学科领域大致可以分成七大类:吴地春秋、文学艺术、名胜古迹、吴作技艺、科技教育、宗教民俗、新吴文化。每个大类下可以再分二级、三级子目等,不断扩充完善和归类,以实现吴文化资源的有序收藏与展示。例如,文学艺术下设文学、吴门书画、演艺等二级分类;名胜古迹下设园林、古城、古镇、遗址等二级分类。以此类推,各级大类都有二级分类,并视需求再下设三级分类等。
在分类的基础上,将知识相近的资源集中展示,实现知识的聚类。例如,“吴门艺苑”栏目实现了对评弹、昆曲、吴门书派、吴门画派等艺术的聚类;“吴作技艺”栏目实现了对丝绸、缂丝、核雕、玉雕、苏绣、苏帮菜、香山帮古建、惠山泥人等吴地工艺的聚类;“文艺作品”栏目实现了对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聚类;“研究成果”栏目实现了对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的聚类等。
分类是从学科的角度理顺吴文化的知识体系,确定每个资源的知识属性,进而实现资源的有序收藏与展示。知识聚类是从读者的角度将相近类别的资源进行集合,满足不同类型读者集中阅读某一方面知识的个性化需求。
在资源组织上系统还具有知识联想功能。例如,通过知识关联能看到有哪些名人、知识热点、文化群体等与当前内容相关,并且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都会按照以上模式层层展示相关资源,帮助读者深度阅读与广度阅读,充分照顾读者阅读简单化、联想化的需求。
2.“四度”专业建设,打造专题库的权威可信度
一是为保证吴文化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制订《吴文化资源收藏规范》,规定吴文化收藏资源的范围,界定收藏资源的学术水准,以专业、学术、精品的定位打造专业度。二是收录资源覆盖吴文化涉及的各个领域,从广度上保证吴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完整性。例如,通过查找数据库、扫描古籍善本等获取数字化论著,目前已数字化扫描吴地古籍善本1万余册;调研制订《吴文化相关报纸、网站一览表》,系统查找、上传吴文化资讯与作品;调研制订《吴文化相关期刊一览表》,辅以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全面收录期刊论文与作品等。三是以专题的形式系列挖掘收集某一文化类型的文章,如文化名城、园林、丝绸、藏书等,从深度上逐一提升吴文化数据库的收全率与专业性。四是及时更新资源,做到报纸、网络的最新资源当日发布,期刊论文及作品一个月一次循环发布,以保持吴文化数据库的新鲜度等。通过以上“四度”(专业度、广度、深度、新鲜度)建设方法,不断提高吴文化数据库的权威可信度,使之成为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可以信赖的吴文化专业资源库。目前,吴文化数据库收藏的资源达到14万条。随着资源的进一步充实,它将为文化建设提供珍贵翔实的区域文化资源。吴文化数据库获得了教育部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一等奖,初步形成了标识性的文化品牌。
3.打造优质数字信息服务平台
在知识管理及“四度”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人性化现代信息服务平台。例如,信息检索可以根据题名、作者、关键词、摘要等进行,也可以组合检索,从而准确定位,提高资源查找准确率,检索结果还能以图文形式直观展示;而知识管理功能又可以方便读者对查找的资源进行智慧阅读,获取更多相关资源。信息检索有助于读者查找、浏览吴文化的学术史信息,既可以用于吴文化的欣赏,也可以用于吴文化的学习、研究。又如,在主菜单上列出重要子分类,读者不需逐级打开各层级分类就可以直接看到诸如园林、昆曲、吴医、丝绸、藏书等二级、三级栏目。又如,设立推荐专题,将某个需要推荐的分类(可以是任何一个级别的分类)放在首页显著位置,让读者能第一时间看到(如历史名人、吴语等专题)。再如,设立热点栏目,将时下的一些热点做成专栏,置于首页显著位置,让吴文化更接地气,及时满足读者了解当前热点的需求(如丝绸之路、苏州古城、传世名著等热点)。
此外,服务平台具有的资源导航、知识产权管理、读者认证、资源编辑、水印标识、日志等功能,可以充分保障资源的加工质量,缩短资源发布时间,为高效建库、优质数字信息服务提供技术保证。
4.构建“三维”协同建设机制
立足“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维度,建立可持续发展建设机制。“上”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智库;“下”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精神食粮,达到传承吴文化、传送美、传播正能量的建库要求,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对“前”要能系统收藏前人留下的一切文明成果,对古人负责;对“后”要让后人学习前人的文化成就,为他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作出更加伟大的作品架好梯子。“左右”要能联合各个传统文化建设单位共建,并为他们提供资源与资讯服务,展示他们的文化成果等。“三维”建设思维要求吴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要认真收集每一个重要的吴文化成果,扎根传统文化的土壤,更要密切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使吴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自觉参与,使之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工程。
目前,吴文化数据库(网站)的建设得到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专家的指导,得到了来自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等相关研究机构,以及丝绸、苏绣、核雕、香山帮古建等相关行业的支持与协同建设,已初步成为教学、科研、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资源来源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三、吴文化现代传播的社会价值
1.使吴地文明得以世代传承
有形的文化遗产会因岁月的更替老化衰坏,但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无论岁月如何变换,都将永久保持收藏时的初始真实形态。各种形态的吴文化资源(如纸本、胶片等)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如对纸本书刊的扫描、有形物体的拍照、人物采访与艺术表演的摄录等),转化成数字化的文字、图像、音视频资源,再统一收藏于吴文化数据库,其中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典籍,以及当今在吴地出现的新吴文化现象(如苏南乡镇企业、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园区经验)等,从而使一些濒于消失的文化古迹、民间风俗、传统手艺等吴地文明得到及时抢救、永久记忆。据此,吴文化的人文思想得以让后人学习领悟,文化古迹得以修旧如旧,传统手艺得以复活流传,吴风民俗得以继承发扬,吴地文明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支撑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只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落地生根,才有不断生发的后劲。吴文化数据库集吴地文明的各种知识与资讯于一个平台上。通过这个平台,大家能学习到不同文明的相关知识与技艺。吴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既有利于系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文化行业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文化行业间有很多相通性,核雕、玉雕、木雕、砖雕、砚雕、堆塑、竹刻等相关行业,相似的雕作技艺与审美意趣可以互相借鉴、启发创新、日臻完美;还有利于创意联想、联动发展,如文化行业间具有关联性,一些苏绣、缂丝、竹刻作品的题材就取自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许多题材又往往取自吴地的文学作品,而吴地的文学作品又往往源自吴地乡土。
因此,吴文化数据库既是文化传承中心,更是研究创新平台,有助于创作出更多的文化精品,让社会大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吴文化、喜欢吴文化,进而带动基于吴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文化精品又使吴文化获得了传播载体,间接地传播了吴文化,从而形成了吴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发展效应。市场的认可、良好的经济效益,必然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的加入,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传承断裂的危机,从而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2016年“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期间,交易总额达到65亿元,同比增长近50%[4]。很多出色的创意源自东方古老的哲学思想,一些新作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发展空间。因此,构建传统文化资源库,可以将相关行业的资讯与文化元素汇聚一起,突破传统文化行业的传承模式与创作模式,方便文化行业间交流学习,为聚力创新、文化繁荣提供基础平台。如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一样,传统文化资源库收录的历经千年的知识宝藏,必将启迪今人,激发创新灵感,创造出超越前人的非凡成就。
3.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文化消费
吴文化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内涵丰富、精致典雅,包含吴文化元素的产品显得厚重与尊贵。例如,苏绣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2014年苏州宋锦更成为APEC会议领导人“新中装”的面料,惊艳世界。吴文化还常常成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例如,苏州作为吴文化核心区域城市,非常注重吴文化元素在城市建设上的应用。苏州古城几千年都保持着建城时水陆并行的井字型棋盘格局,以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格;现代工业园区的样板——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时也充分引用了吴文化元素,如金鸡湖的李公堤亭台水榭、杨柳垂岸,园林元素无处不在,已成为新苏州的文化名片;园林风格的公交站点、苏式宫灯样路灯、吴地名人群雕的车站广场等,无不细说着苏州古城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感受到苏州既是现代城市更是千年文化名城,这也是不断吸引外地游客的最美心动理由。
吴文化数据库(网站)通过设立文化经典、吴门艺苑、吴作技艺、名胜古迹等栏目来展现吴地文化,让人们品味江南、读懂吴文化、吮吸吴文化。只要轻点吴文化数据库(网站),就可以欣赏到名家表演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听到世界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可以在家逛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跨越红枫胜地天平山,参访兵圣孙武隐居的穹隆山,感应印光大师驻锡的灵岩山,登虎丘探秘勾吴剑气凌云,听寒山钟声,访鼋头渚看太湖碧波浩渺,扬帆太湖;可以尝“太湖三白”“阳澄湖大闸蟹”,品洞庭碧螺春;可以把玩苏作核雕、玉雕、苏绣、檀香扇,以及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等;更有金鸡湖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你叹服工业园区的国际化高端文化水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让你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富足、舒适生活。时代在变,但吴文化血脉绵延不断,华章迭起。读者在欣赏数字吴文化的同时,就会产生接受、拥有、消费实体吴文化的心理过程。一部分网络读者从网上走到网下,亲临吴地旅游、购物,乃至在此学习、工作、生活,进而带动文化消费。读者由网站浏览者成为吴文化的爱好者、消费者,并在与亲人朋友分享吴地美景与文化的同时,由点带面,不断扩大吴文化的消费群体,推动区域文化消费产业的发展。
4.以吴文化为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朝末年泰伯奔吴带来中原文明以来,吴地在各个时代都吸引了大量优秀人士,几乎成了一个移民社会,不断接受各种文明的冲击洗礼。经过融合发展,吴文化吸收了各地先进的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在诸多方面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先进文化。例如,吴门画派曾领跑中国画坛,开启了中国文人画的新时代;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有形载体,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百戏之祖”,是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吴门医派创立了中医温病学派;等等。由于吴文化底蕴深厚、精彩纷呈,历史上还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例如,吴地的稻种技术在日本发展为稻作文化;苏州的丝绸随丝绸之路传入西亚、欧洲等地,成为王室贵族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吴文化精致实用并具有较强的融合亲和力,易为世人欣赏、接受。吴文化的现代传播更可以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打开一扇便捷之门。例如,以吴医为特色的苏州市中医医院深挖吴门医派特色医疗技术,在传承吴门医派的同时注重向国外传播中医,经常外派中医师支援其他国家,吴医甚至已成为连接中外友好情谊的纽带。2013年,苏州市中医医院和罗马尼亚图尔恰省合作建立了中医诊疗中心,不仅派出专家前往当地开展中医诊疗活动,还带出了不少“洋徒弟”中医师。2016年6月20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在苏州举行,外国医学专家通过参观苏州市中医医院,实地见证了吴门医派的独特疗法及神奇效果。吴文化数据库(网站)对此及时予以了报道,并设置了吴医专题,系统展示吴医的知识与经典,让社会大众了解吴医,进而认识中医,再由中医了解中华文明,从而实现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当前,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已由外资吸引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了保证资本的顺利输出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应同时输出中国文化,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吴文化也应通过“互联网+吴文化”向世界传播,让世人感受中国魅力,让世界认同中国。
参考文献:
[1]王国平.苏州史纲[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3-50.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2-11-08)[2017-08-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00.
[4]施晓平.2016创博会交易总额超65亿元[N].苏州日报,2016-0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