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30
550000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痤疮在皮肤科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毛囊皮脂腺等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男女。这一疾病和毛囊皮脂腺导管存在角化异常反应,同时内分泌因素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饮食等存在一定联系。夫西地酸乳膏外用,针对与皮肤感染相关的细菌,和其他抗生素之间不存在耐药性,其中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属于一种抗生素和维甲酸药物的复合体。本研究为分析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临床疗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痤疮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痤疮患者94例,男45例,女49例;年龄13~36岁,平均(23±2.3)岁。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痤疮诊断标准;患者就诊前1个月时间内没有外用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中成分存在过敏反应,对于临床效果存在严重影响疾病的患者,肿瘤患者;瘢痕体质患者[1];严重类型痤疮,如聚合性痤疮患者;对光防护不够或者日光晒伤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患者每天外涂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2次/d,治疗1个月。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进行治疗,1次/d,共治疗1个月。
评价指标:①治愈:患者炎症消失,皮肤皮疹消退面积>90%,再无皮疹症状出现。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皮肤皮疹消退面积>70%,有新皮疹出现。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皮肤皮疹消退面积>30%,出现新的皮疹。④无效:患者不断出现新的皮疹。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对照组1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痤疮的发病机制和皮脂腺毛囊口角化、性激素水平、毛囊内微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发病人群多为青少年,青少年的发病率>85%,此外该疾病属于一种累及毛囊皮质的皮脂腺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等,痤疮影响面部美观,对于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等均带来影响[2]。
夫西地酸是一种梭链孢形式的酸类抗生素,其作用是可以直接将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杀灭,同时还能够杀死梭状芽孢杆菌的多种细菌,帮助患者消除炎性反应。因为痤疮是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加上患者长期外用抗生素,促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对此,单独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对痤疮进行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3]。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当中存在一定的异维A酸,该物质能够对皮质细胞的分化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皮脂分泌量,促使患者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得到改善,促使患者粉刺的形成得到改善。红霉素能够对痤疮丙酸棒状杆菌的合成酶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促使脂肪酸浓度降低,并且避免组织痤疮产生以及进一步发展[4]。该药物成分有异维A酸0.05%,红霉素2%。其中异维A酸能够避免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同时避免角质栓塞,对皮脂腺生成和皮质生成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促使痤疮皮损消退,对于痤疮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红霉素能促使导致痤疮产生和恶化的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减低。此外。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具有抗感染性痤疮药物的相应抗生素作用,对于痤疮发病机制具有针对性作用[5]。
联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和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能够促使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提升。本研究对94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和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单纯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进行面部涂抹,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对照组1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针对痤疮患者,联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和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夫西地酸乳膏。
综上所述,针对痤疮患者,单纯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基础上,对患者使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使皮疹迅速消退,促使患者面部美观尽早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