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厌食外治法跟师经验总结

2018-01-3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2期
关键词:外治法厌食症李老师

201803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儿厌食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患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起食欲减退,进食减少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发病年龄在1~6岁。笔者跟随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李华主任学习3年,李老师先后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虞坚尔教授与王霞芳教授,为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班学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厌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对化疗或术后脾胃调治有独到的诊疗经验。且王霞芳老师系当代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所以许多跟师临床经验可谓是董氏儿科经验的一脉传承。

小儿厌食其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5种: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食积滞而厌食;②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脾胃两虚,不思纳食;③胃阴不足,故不饥不纳;④营卫不和,脾胃气机失调,纳运无权;⑤情志不畅,环境变换,肝气郁结,肝胃不和,食欲不振[1]。

小儿厌食必然厌药,故用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易被患儿接受,疗效显著,有其显著的优点。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古已有之,现代医家也有用之,方法颇多,厌食的治疗宗脾胃不在补贵在运的原则,外治法治疗本病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李老师在临床治疗小儿厌食时多采用以下这些外治法。

敷贴疗法

中药外敷:李老师运用“董氏开胃散”穴位敷贴。首次治疗前,首先选择合适的穴位,目前临床中主要选择神阙穴和命门穴,在每晚睡前各进行1次穴位敷贴。治疗前将药包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放几滴醋,然后用肚兜扎紧,从而保证敷贴治疗时药物能与皮肤充分接触,在放置药包后,要进行手法按摩,一般用手掌放于药包沿顺时针轻柔,共操作20 min,夜晚进行药物的敷贴,清晨可摘下,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此方是王霞芳教授在董氏治疳方基础上逐渐进行完善而制成[2],制“董氏开胃散”穴位敷贴。其组成药物:黄连、青陈皮、木香等10余种中草药。全方配伍以消为补,共奏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之效。该治疗方法选穴为神阙、命门两穴,主要由于脐部为腹壁关闭最晚和最薄处,通过药物的局部外敷更易于进入体内,通过丰富的动静脉促进药物的吸收,并且能直达胃肠道,从而发挥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外敷结合理疗:采用微波康复理疗机,输出方式为脉冲式,频率2 450 MHz,波长12 cm,功率10~20 W。取仰卧位,把开胃散药包贴于神阙穴,理疗探头对准患儿脐部,距离5~7 cm,1次/d,10 min/次,4次为1个疗程。微波疗法是目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主要通过电磁波作用而发挥治疗效果[3],在治疗过程中,电磁波能够发挥热作用和非热作用,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起效时间快[4]。通过微波的热辐射,能够增加血流速度,促进胃肠血管扩张,增加营养代谢速度,从而能够大大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5]。此外,微波热效应还可提高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6]。

针刺疗法

针刺四缝穴:四缝穴位于两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的掌面,掌起第一与第二指节横纹中点。进行针刺操作前,首先彻底消毒针刺部位,然后用采血针针刺穴位,深2 mm,局部挤压出透明黏液。1次/周,3~5次为1个疗程,至黏液渐少到无液见血为止。四缝穴与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针之可通畅百脉、调整三焦、扶元理肠,是中医治疗疳积、厌食的主要穴位。针刺四缝穴可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含量增加,从而调整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起到治疗厌食症的效果[7]。

推拿按摩疗法

捏脊:患儿俯卧,脊背放松,先在背部轻轻按摩放松肌肉。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示、中指前按,3指同时用力,提起皮下脂肪层,随推、随捏、随搓,自长强穴向上提捏至大椎穴,每捏3次将脊背皮肤提1次,重复3~5遍。每天早晨空腹施治。1次/d,连治7 d为1个疗程,依疗效可治疗1~2个疗程。通过推拿手法的刺激,能促进胃肠的经气循行,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增加胃肠的蠕动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李老师还特别强调,治疗同时应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膳食结构。总之,只有合理用药,科学喂养,才能有效防治小儿厌食症。李老师认为,外治法是中医疗法一大奇葩,有着悠远的历史。外治法的原理、疗效与中药汤剂内服取效具有内在有机的联系,是中医药治则方法的重要分支,伴随着中医学整个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经临床实践验证,小儿厌食外治法对于患儿易于接受,操作方便易行,疗效显著,解决了小儿药苦难进、药效难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中医防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外治法厌食症李老师
国王的厌食症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该得奖的李老师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厌食症,你知道吗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