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2018-01-30高梅黄涛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绿化带海绵城市海绵

高梅,黄涛

(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规划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目前,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居住人群与日俱增,人们对于道路给排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当前市政工程不管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始终无法满足雨季到来所形成的问题,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快节奏的社会发展需求。海绵城市具有很好的弹性空间,能够抑制洪涝灾害的发生,是现代化先进城市的代表性管理理念,在满足城市不断变化的发展态势下,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针对这一现象,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市政道路给排水的设计中,缓解城市内涝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功能性的发挥。

1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意义

海绵城市从定义上来说主要是在降雨时能够起到聚集、渗透、净化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内部地表给水,在旱季通过水资源的补充,调节水循环的效果,从而实现一种新型的城市建造系统。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水循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源动力,其对于物质能力的转换、动植物生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科学的水循环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整体的建设成本、满足车辆的运行要求,道路路基、路面必须具备足够的平整度、耐久性与承载能力。而路面上长期积水会对路基的强度造成破坏,甚至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内硬质化道路的逐渐增多,裸露的土壤面积越来越少,降水无法得到有效排放,阻碍了水循环的顺利运转。在多雨季节,雨水汇集逐渐造成城市的内涝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在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完美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城市范围内所具有的净化效果,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善城市空间内的雨水利用技术,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科学合理的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是城市相关部门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 海绵城市下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

2.1 人行道设计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人行道是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很多方便,也是市政工程中城市功能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对人行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这对市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常常使用的是不透水路面的施工技术,于是在阴雨天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与湿滑现象。从而对行车的出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海绵城市的理念中,针对建筑材料的透水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可以有效保证阴雨天的雨水能渗入到地下,不会造成雨水的堆积,与此同时,还要对人行道路面的湿度与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地下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补给。如果在设计时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就会对市政工程建设当地的土壤的渗水性造成影响,这时就需要在基层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并将其保持一定的坡度,还可以保证排水功能的实现。

2.2 车行道

目前在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中,车行道主要采用的施工技术是非透水性的路面施工工艺。这样就会给施工的路面带来严重的积水问题,还会影响地下水的供给,出现相应的热岛效应。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对于车行道的设计需要使用具有一定渗水性能的路面施工技术。这一设计技术的使用既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水的径流量,还可以有效的补给地下水。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路面的最上一层可以使用透水性较好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中间层和基层则施工非透水性的施工材料,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路基受到雨水的侵蚀与破坏。当出现阴雨天气,路面上出现雨水时,水体就会沿着横坡直接排放到提前设置好的盲沟中,直接进入到道路旁边的绿化带中,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对于里面坡度需要设置在0.3~6%之间,而路中的拱横坡需要控制在1~1.5%。这样有利于雨水的排放与收集,实现绿色环保与节能的效果。

2.3 绿化带

对于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关于绿化带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雨水收集的作用。在透水地面的影响下,要将地面上的水进行收集,通常情况下,对绿化带的设计高度需要在路面下的15~20cm,对于雨水口的分布也要均匀,高度要在绿化带种植土与道路的高度中间。第二,水体过滤作用。对于雨水需要进行相应的过滤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其清洁度。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铺设一层种植土,并设置相应的砾石层,最后再安装渗透管。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满足过滤的要求,还有助于雨水深入地下,实现自然水体的补给。第三,缓排滞蓄。根据现场的地形条件与结构特点,进行导流系统的合理设计,实现雨水深入地下的层次性要求。

2.4 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主要是承担道路相应配套功能的部分。首先,路肩边沟方面。在设计与施工时,混凝土材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必须加强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控制,传统的混凝土材料不仅美观性较差,还容易出现堵塞问题,起不到雨水净化的效果。在施工中配合植草沟的应用,提高雨水回收与净化的效果。其次,路缘石方面。路缘石在市政道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分为平缘石、立缘石这2种类型,作为给排水设计中的一部分,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材料的具体性能进行合理设计,平缘石在应用中能够与周围保持相同的高度,防治积水的发生,有助于雨水径流到雨水口或绿化带内。立缘石的高度比周围地表高一些,以此来满足雨水汇集的要求。

2.5 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市政道路与城市绿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可以起到道路径流的分流功能,还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绿地中的渗透技术主要有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下沉式绿地等形式,其中还包括植草沟、渗渠等措施手段,道路和绿地的衔接方式根据城市环境的不同也有所区别。首先,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区域。需要增加雨水储存与回收利用功能,通过对路面雨水的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合理设置排水管完成这一目标。其次,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通过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雨水排放到指定地点,降低雨季情况下径流汇集的现象。最后,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污染,可以采取植被缓冲带、植草沟等技术进行控制,通过净化后可用于绿地浇灌。

2.6 综合规划,建立科学、完善的市政排水体系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前期必须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运用海绵城市理论来提高城市内部积水的处理效果。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充分利用绿化带、人行道、车行道等部位的雨水渗透功能,及时处理道路范围内雨水的堆积并进行有效回收。如要确保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市政给排水系统,通过详细的规划、布局,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实际效益,促进我国城市道路的生态建设,从而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是现代化城市设计的重要基础,将其用于市政工程中具有重要功效。设计人员必须把握正确的设计方向,结合城市具体情况与现场环境,挖掘海绵城市的优势。通过对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提高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城市的内部生态环境,降低内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附属设施等进行改进,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富敏,王卓诚.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66-267.

[2]荣燕燕,张洁.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方法及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

[3]李丽.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及其效益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6,28(12):17,19.

[4]王岩.论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1(1).

[5]罗军.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材,2017,(03).

[6]刘琳,杨春红.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02).

猜你喜欢

绿化带海绵城市海绵
最美城市“绿化带”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种子
海绵是植物吗?
风景
打招呼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