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符合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监测分析1例

2018-01-30邱现国张复臣马翠荣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5期
关键词:病毒检测三价残疾儿童

邱现国 张复臣 马翠荣(通讯作者)

274000定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山东1

274010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山东2

274000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山东3

现对我市临床符合脊髓灰质炎(脊灰polio)疫苗相关病例1例的监测作一分析研究,讨论相关病例的诊断标准与减少相关病例的方法,为其监测、诊断与消灭脊灰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急性弛缓性麻痹(AFP)专病管理系统、个案与随访、预防接种、临床诊断、省脊灰实验室检测等相关资料。

方法:AFP网报系统快速报告,县级及以上免疫规划负责人员流调、采便、送检与随访。省、市专家临床诊断。省脊灰实验室依照《脊灰病毒检验手册》的方法检测病毒。省、市AFP诊断专家组依照WS294-2016脊灰诊断标准,综合流调、临床检查与病毒检测作出诊断。

结 果

患者,男,2015年8月2日生,散居儿童。家庭住址:菏泽市××县×××乡××村。发育正常,无传染病史,无其他严重病史。

病例诊治经过:2015年10月20日出现发热,高达41℃。2015年10月21日到××县妇幼保健院就诊,血常规:WBC 13.7×109/L,NET 54.1%,LYM 39.50%,HGB 106.0 g/L,PLT 265.0×109/L。2015年10月23日转院到××市立医院就诊,以“败血症、小儿肠炎、肛周脓肿”收住院,经过诊治,2015年10月28日出院。2015年10月29日转省立医院治疗。省立医院以“左下肢无力4 d”收住院,入院诊断:左下肢活动异常原因待查;肛周脓肿。入院后查体:意识清,精神可,呼吸平稳。血常规:WBC 9.73×109/L,NET 19.5%,RBC 3.69×1012/L,HGB 104 g/L,PLT 364×109/L,C反应蛋白0 mg/L。脊柱四肢外观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左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减弱,左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左下肢皮肤对痛觉、触觉及温度觉存在;右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膝反射、跟腱反射正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巴氏症(-)。省立医院2015年10月29日神经、肌电图显示下肢神经源性损害,以左下肢为主。经治疗病情好转,于2015年11月10日出院。出院诊断:急性弛缓性麻痹;肛周脓肿。

病例的接种史:2015年10月8日到×××镇预防接种门诊口服1粒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单位与人员具有相关资质,接种的脊灰疫苗质量合格,采购、供应及使用均符合要求。此门诊使用的同批次其他脊灰疫苗均无接种异常反应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检验结果:2015年10月29日到省立医院就诊时,该院快速报告了此病例。××市××区疾控中心及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2015年11月7日、8日采集了2份大便标本,以冷藏方式及时送山东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及时开展了检测,两份标本均未检出Ⅰ、Ⅱ、Ⅲ型脊灰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

诊断结论:2016年3月26日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病例开展了诊断。专家组依据WS294-2016《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综合分析了病例发病、诊疗经过、临床检查、病毒检测与现场检体等情况,作出诊断:该病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其发生的肢体麻痹与接种的脊灰疫苗有关。

讨 论

本病例的发生原因:辅助检查表明其免疫球蛋白G降低,存在肛周脓肿与免疫功能低下,首次接种了三价脊灰活疫苗而未接种三价脊灰灭活疫苗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脊灰病毒检测成功率与脊灰诊断标准的探讨:从理论上本病例两份大便均应检测到脊灰疫苗病毒,可客观上未检测到任何脊灰疫苗病毒,表明脊灰病毒检测成功率较低。病例的排毒数量、排毒时间、标本质量、实验室质量等是影响脊灰病毒检测成功率的常见因素。执行病毒学诊断标准时应考虑影响脊灰病毒检测成功率的有关因素,要结合病毒学、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等情况综合诊断才比较科学,现行的诊断标准仍需改进。

要改进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2017年我省临沂市发生免疫缺陷型Ⅲ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1例,进一步证实了免疫功能缺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后易造成相关病例病毒繁殖速度快、排毒时间延长、病毒容易变异,是最终形成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机制之一[1]。因此应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对免疫功能缺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须全程接种,三价脊灰灭活疫苗。

仍应完善消灭脊灰免疫策略:现阶段三价脊灰灭活疫苗生产供应不充分,第1剂次脊灰灭活疫苗接种率偏低,无脊灰状态面临威胁与挑战[2-6]。应加大生产供应,确保第1剂接种三价脊灰灭活疫苗,后三剂接种Ⅰ+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确保脊灰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确保无脊灰状态。

山西将残疾儿童纳入康复救助

山西省将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2019年0~6岁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包括脑瘫)、智力(包括发育障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将可享受到相应的康复救助。山西省政府新发布的《关于印发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该省明确,部分救助项目的救助对象将扩展到7~14岁人群。同时,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将优先救助。各市、县政府要充分利用当地综合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等资源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各设区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要至少确定1所公益一类或二类机构,作为当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康复机构。

(据www.news.cn)

猜你喜欢

病毒检测三价残疾儿童
2021下半年加州鲈病毒检测总结与建议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基于WinPcap的校园网ARP病毒检测防御系统设计与实现
锌-镍合金三价铬钝化工艺的研究
热镀锌板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蚀性分析
GeXP多重RT-PCR技术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采用12种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表征三种三价铀复合物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HIV感染者血浆、尿液巨细胞病毒检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