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18-01-30若泽·佩纳尔沃
工作能够修复大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大脑损伤后的最佳恢复方法不是静养,而是工作。
研究人员将小鼠放进黑暗的箱子中,训练其通过胡须触碰来搜索附近物体。用爪子按压搜索到的物体后,小鼠可以喝到美味饮品。研究人员用激光照射小鼠大脑中负责感知信息的皮层区,使该区域细胞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小鼠大脑表现出与人类中风后相似的受损状况。随后,一组小鼠立即重返箱中,继续在黑暗中进行搜索物体的工作,另一组小鼠休息3天。结果发现,工作组小鼠在24小时后用胡须感知周边环境的能力逐渐开始恢复;3天静养期结束的小鼠该能力仍然未恢复,且随后的恢复速度也非常缓慢。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大脑受伤后应当静养,才能尽快复原,此次新研究则为脑损伤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研究人员表示,在康复治疗时,应该考虑对大脑进行适当的刺激,而不是单纯让患者静养。
按时吃早饭动脉硬化少
美国塔夫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吃早饭会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2.5倍。
动脉粥样硬化是堆积在血管内的脂肪和钙质变成斑块后导致的血管变硬、狭窄状态,可能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病症。研究人员以无心血管疾病史的4052位40~54岁西班牙人为对象,进行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调查。受试者参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血管超声波检查及生活习惯调查,并按照不同的早餐模式被分成三组——无早餐组(占3%,晨间摄入的热量比例不及全天的5%);低热量早餐组(占70%,晨间摄入的热量比例为全天的5%以上),高热量早餐组(占27%,晨间摄入的热量比例超过全天的20%)。结果表明,三组人的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别占比75%、64%和57%。
研究组织者、塔夫兹大学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若泽·佩纳尔沃先生表示,不吃早餐可以说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一大因素,因为这样会使斑块容易沉着在动脉内,对血管造成伤害。为保持心血管健康,应按时摄入健康营养早餐,同时注意调整作息、定期运动。
爱吃肉还想瘦,竹笋纤维可助您
我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竹笋纤维在预防肥胖和提高胰岛素灵敏性方面显示出强大作用。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食品类期刊《功能性食品》上。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张萍介绍,竹笋是深受中国人喜食的蔬菜,除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研究还发现,竹笋具有减肥和提高胰岛素灵敏性的功效。
研究人员采用小鼠模型揭开了竹笋纤维的功效之谜。研究者用高脂肪饲料添加纤维素的方法诱导小鼠进食,并把这些小鼠分成4个组:高脂饲料添加微晶纤维素组、添加西双版纳甜龙竹纤维组、添加麻竹纤维组、低脂对照组,共喂食了13周。
结果表明,喂食两种竹笋纤维的小鼠体重和身上累计的脂肪量,远远低于微晶纤维素高脂组,且与低脂组接近。食用两种竹笋纤维的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也处于正常水平。
张萍说:“很多代谢性疾病都是由于人们吃肉太多、过度摄入脂肪造成。这项研究结果可以证实,如果人们在饮食中吃多了肉类,那么多摄入一些竹笋膳食纤维就可有效对抗脂肪沉积,从而抑制体重增加,并使胰岛功能处于正常范围。”
研究者表示,竹笋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未来将有望应用在减肥和提高胰岛素灵敏性的功能食品中。
丰富营养带给女性好心情
据美国《医学快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研究者发现,营养丰富的饮食可以使女性拥有积极阳光的情绪。
已有多项证据表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影响了他们对精神疾病的易感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患焦虑、抑郁症的可能性高一倍,且症状持续时间更长。然而,人们对饮食模式在两性心理健康中所起作用知之甚少。研究团队通过社交媒体对563名参与者进行匿名调查(男性占48%,女性占52%)。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密集型饮食对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男性。换言之,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均衡、丰富的营养来保持好心情。
科学家指出,我们的祖先食用高能量营养密集型饮食,这不仅对人类大脑容量增长和认知能力进化有很大贡献,也对保护精神健康起到辅助作用。当代饮食与进化的人脑可能不匹配,扰乱了大脑中某些系统的正常功能。研究人员表示,男性和女性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和情感责任,导致了不同的能量需求和食物偏好。因此,基于性别制订营养改善计划意义重大。
每天1个鸡蛋防脱发
补充优质蛋白、提高记忆力、保护视力……鸡蛋带给我们的好处太多了。美国《药用食品杂志》刊登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1个鸡蛋可以防止脱发。
科学家通过将人的毛囊植入小鼠体内等一系列研究发现,鸡蛋黄能够刺激毛发细胞生长,预防脱发。研究人员表示,蛋黄里可能含有一种“毛发生长刺激剂”,经外用或者口服之后,能够刺激产生一种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毛发细胞的修复和生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头发中角蛋白占70%,而鸡蛋富含蛋白质。因此,从补充蛋白质的角度考虑,吃鸡蛋也有助于修复受损头发,防止脱发。
慷慨是可以传染的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以无偿献血、慈善捐赠等善举诠释着“分享”这一美德。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刊登一项为期6年的新研究称,人们的这些爱心确实可以传递,因为分享具有“传染性”。
非洲坦桑尼亚的哈扎部落是地球上仅存的几个原始族群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其生产、生活方式与人类的祖先非常相似,注重合作、乐意分享。为了找出哈扎部落分享行为的驱动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科伦·阿皮塞拉博士和克里斯多夫·史密斯博士带领研究团队历时6年时间,探访了56个部落营地。其间,研究人员让400名不同年龄段的哈扎成年人参与经济学试验——“公共物品游戏”。游戏要求参与者在“与集体分享钱财”和“把钱财留给自己用”之间做出选择,研究人员在这里将“钱财”替换为哈扎人最喜欢的食物——蜂蜜。每个人拥有4管蜂蜜,可以“交公”,也可以自己留着吃。观察发现,刚开始时,某些营地的哈扎人整体上比其他营地居民更慷慨。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太慷慨的人根据目前所居住营地的规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耳濡目染之下,他们也更加乐意分享了。
史密斯博士表示,当食物来源不可控时,人们抵消自己和家人挨饿风险的最佳办法就是与他人共享食物。高质量的密切合作有助于确保人类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中生存,这就是分享“感染力”的来源。一个人是否慷慨,与其说取决于其个人,不如说取决于他(她)眼下所生活的群体,因此,对他人大方一点,或许也会在无形中改变他们。
少做饭菜,有利身材
饭做好后,以为只吃一部分,剩下的留到以后再吃就可以瘦?美国一项新研究告诉你,这样反而可能让人发胖。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5项试验,考察剩饭剩菜如何扭曲人们对自我饮食习惯的看法。整体而言,不管第一餐吃了多少食物,如果剩饭的份量很大,参试者们都会感到自己当时吃得并不多。这种误解在几小时和几天后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直接的连锁反应——剩饭多的人更有可能允许自己吃不健康的零食,甚至随后再次进餐时吃得更多,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出于同样的道理,剩饭量大的人比将饭菜吃完的人感觉锻炼的动力更小,即使两者实际上吃得一样多。
研究人员认为,该现象的心理驱动因素是,大量的剩饭常常给人们留下“吃得少”的错误印象,使人疏忽了此后该有的热量摄入节制和主动热量消耗。人们会“奖励”自己额外的食物或故意不去锻炼,破坏了节食和锻炼目标达成。专家表示,一次性未吃完的食物对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保持好身材,做饭时不妨少留一些“富余量”。
甘蓝、卷心菜和西兰花防结肠癌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食用甘蓝、卷心菜和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能够预防结肠癌。
肠道中一种被称为芳香烃受体的蛋白质能修复受损的肠细胞,使它们恢复吸收营养、分泌保护性黏液的能力。体内缺乏该蛋白质时,受损细胞肆意分裂,可能导致肠癌。英国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人员对肠道中无法生成或激活芳香烃受体的转基因小鼠进行实验。若对小鼠的肠道炎症置之不理,最终将发展为肠癌。研究人员给它们喂食十字花科蔬菜后发现,小鼠肠道不再发炎,也未形成肿瘤。有趣的是,当已经患上癌症的小鼠开始食用这些绿色蔬菜,它们的肿瘤明显变小。
研究人员称,十字花科蔬菜被消化时生成的化学物质能刺激肠道中的芳香烃受体,抵抗肠道感染并预防结肠癌,接下来他们将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分析。
工作压力大,帕金森病风险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工作压力过大,患上帕金森病的风险也会升高。
研究人员以1920-1950年出生的近255万瑞典人为对象,对工作压力与帕金森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参试者的工作压力被大致分为两种类型——需要做决策并承担风险责任的压力(如企业决策层)及因缺乏自主掌控权和时间支配权而感到的压力(如企业管理层、执行层)。在追踪调查的13年间,有2.3万名参试者确诊患上帕金森病。分析结果发现,对决策能力要求较高、有紧迫的时间压力、且自认为对工作没有什么掌控权的男性,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更高。与之相对,对自己的工作掌控权较高的女性,患病风险较大。
研究人员表示,风险高、责任重、时间紧、“人微言轻”等工作状态都会导致压力。压力激素水平升高,加上遗传基因因素,就是该病的发病原因。专家指出,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不同人应对挑战的方式不一,自我感受到的压力也因人而异。应对工作压力的最佳方式是调整好心态。
心态好,心脏更健康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近日刊登了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和哈佛大学共同完成的新研究,科学家称心理健康和精神面貌与心脏病存在重要关联,乐观向上者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幅降低。
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教授达尔文·拉巴特及其研究小组对多项现有研究数据进行梳理分析,讨论了社会环境、心理幸福感以及干预策略在疾病防治中的有效性。他们发现,心态积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者心脏病死亡风险比平均水平低约38%。
科学家根据研究数据总结出好心态对心脏健康的影响方式:
1.情绪变化直接影响人体内有害和有益激素水平。乐观心态可降低压力和焦虑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进而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2.积极乐观者善于通过计划策略来管理压力源。消极悲观者遇事首先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容易采取一些无效措施,导致压力叠加、体内炎症水平升高,心脏健康每况愈下。
3.乐观人群生活方式更健康。他们积极响应健康饮食推荐,多吃果蔬,少吃加工肉食和糖果,保持健康体重,同时吸烟和酗酒的行为比悲观者少。
拉巴特教授表示,心理健康对癌症、中风、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也有类似的影响。医生在临床指导中应考虑增加心理咨询或推荐瑜伽、太极等放松策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
多吃糙米保护血管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久前,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糖尿病内分泌内科和公共卫生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连续8周摄入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糙米餐,可以起到保护血管、控制血糖波动的效果。
研究人员招募28位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主食糙米组(14人)和主食白米组(14人)。参试者连续8周规律摄入各自的主食。结果发现,与白米组相比,糙米组的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追踪期间,糙米组的血糖波动减小;C反应蛋白值(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预示因子)有所改善;体重和体脂率保持正常,血压平稳。
研究人员表示,糙米不仅能够抑制血糖波动,很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体重和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作为有效的饮食疗法,糖尿病患者不妨经常吃点糙米,与白米配合食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每天1两麦片粥,预防糖尿病
瑞典查尔默斯科技大学和丹麦癌症协会的一项联合新研究称,每天食用50克全谷物(黑麦、燕麦、小麦等谷粒的胚乳、胚芽和麸皮)能起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作用。
研究人员选取5.5万名丹麦人的健康数据资料。研究开始时,这些人的年龄在50~65岁之间,在随后15年的调查期内,超过7000人患上了2型糖尿病。研究人员首先统计参试者每日全谷物总摄入量及全谷物食品类型(黑麦面包、燕麦粥、什锦粥等),然后将数据与丹麦国家糖尿病登记簿的统计资料结合,做梳理分析。结果发现,全谷物食用量最高的人群(每天至少摄入50克全谷物,相当于一小碗燕麦粥或1片黑麦面包),患上2型糖尿病的比例最低,食用量越少,患病比例越高。具体来说,每天吃1两以上全谷物的男性患病风险比完全不吃的人低34%,女性低22%。
研究人员表示,多吃一些全谷物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最有效的饮食方法之一。另外,喝咖啡、少吃红肉也同样可以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