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书院道德践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8-01-30王秋辉眭国荣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院道德德育

高 军, 王秋辉, 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 a. 2011学院, b.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16)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在知识传授、文化传播和社会教化方面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1]。书院初创于唐代、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宋代、延续起伏于明清。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书院兼收官学和私学的益处,扬弃官学沉迷科举和私学制度化不足之流弊,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最终形成了与官学、私学三足鼎立的格局。书院以“明道”和“传道”为办学宗旨,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形成了系统的道德践履培育模式,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传道济民、经明行修、德才兼备的经世致用之才。

一、 践履的含义及书院道德践履

“践履”本为足踏地之意,语出《诗经·大雅·行苇》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意指牛羊脚踏苇地,后转为行走、行动、实行、实践之意。“践履”意为实践,在书院教育中的具体内容多指道德的实践躬行。道德践履既是书院道德教育的方法,又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书院德育在注重“分年教育”“因材施教”方法的同时,十分强调实践对于德育的重要性;凝练出“切实躬行”的德育实践观,注重培养生徒的道德实践精神,引导生徒将内在的德行外化为行动。道德在生活中的践行,本身也是一种优良品德的表现。

正如《论语·公冶长第五》所言:“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无论何种德育,都要以“行”为其出发点,也要靠“行”来检验。书院主张“必以践履为主,不徒讲习讨论”,认为“学”不只是讲习讨论,它本身就包括“行”,而且应该以践履、笃行为主要内容。元代书院大师吴澄在《旧冈义塾记》中提到“其师也,不必记览之多也,不必言语之工也,择其有实行孝于亲,弟于长,敦于宗族,笃于外姻,信于朋友,仁于乡里,行己有廉耻,待人能忠恕者。”修习目的不是纯粹的博闻强记,也不是为了炫耀辞章,而是为了学习父子、兄弟、夫妇之伦理道德,运用于宗姻、朋友、乡里之间,以使社会生活能够和谐。书院在选聘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皆以此为核心。

二、 古代书院道德践履的路径分析

1. 加强祭祀道德践履,主张“礼仪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礼”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祭祀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践履,因而成为书院三大功能之一。书院主张寓道德教育于祭祀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胡适曾说过,祭祀的对象是某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代表民意的倾向。书院祭祀主要包括释奠礼和释菜礼。释奠是陈设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释菜是用蘋藻之类的蔬菜祭奠先圣先师, 或者敬奉师长,作为从师之礼。祭祀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祖一而宗分”各书院祭祀的先贤宗师并不相同,如北宋书院,多崇拜张载、程颢、程颐、周濂溪、邵康节等人,南宋则崇拜朱子,明时学者又改崇拜王阳明等。

为充分利用祭祀活动的道德教化作用,书院祭祀的时间、地点、程序、像设、器物、服饰、人员等均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书院祭祀不是简单的参拜,还包含着尊师重道、崇贤敬学、尚诚讲信等丰富的教化内涵。通过祭祀活动,为生徒树立仰慕和效仿的典范,使生徒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能够以极其生动的形式领略先贤先师的为学进德、修身处世等方面精神品质,鞭策自己、见贤思齐、尊贤尚德,自觉养成知礼仪、明廉耻的思想品德。而且先贤的生动形象(塑像或画像)给人“入其堂如见其人”的心理作用,增添了仪式的厚重感,增强个体品德养成的自觉性;见贤思齐、尊师重道,传承学派传统。书院祭祀形式上是一个向生徒展示儒家礼仪的过程,实为形象而生动的德育形式。

书院祭祀使得书本德育知识更加生动化、形象化、深刻化[2],使得祭祀对象精神品格有可能激励并影响生徒的一生。《宋史·文天祥传》就曾记载:“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拴像,皆溢‘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少年时长期参加书院祭祀的经历,塑造了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成就了他日后彪炳史册的壮举。宋元之际,元兵攻打长沙,岳麓书院师生毅然操戈上阵抵御外敌。长沙失陷后,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什九[3]。明清之际,曾就读于岳麓书院的王夫子在衡山举兵抗清。书院祭祀的激励作用,可见一斑。总而言之,祭祀充满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涵,是一场严肃而又富有成效的践履形式,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2. 加强社会道德践履,初现“社会即学校”的思想雏形

社会道德践履是指通过游历名山大川、广交良师益友,进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结构、提升道德修养的道德践履途径。“讲会”“会讲”等形式是书院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同时,为了避免这种“坐而论道”的形式带来的乏味无趣,书院主张德育不能限于学堂,修身进德不能止于书本,更多的是要从社会实践中习得和感悟。因此,书院大师们常常带领生徒走出书院、游历山川,考察风俗人情、遍访名士踪迹,从而化育人格。将儒家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现代“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的雏形。

名人过往之地,地以人重,山因人名;外出游历,可以“藏修游息,砥砺品性”。岳麓书院的朱熹教导生徒要树立“博学”意识,“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分,皆所当学”,大至日月星辰、小至昆虫草木,都可以作为学习和思考的对象。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定能收获知识、提升德性。师山书院的郑玉认为,通过游历名山大川,可以激发生徒的民族主义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他认为“渡淮而北而泛黄河,足以发吾深思之远;登太华足以启吾高明之见;历汉唐遗迹,足以激我悲歌慷慨之怀;见帝城之雄壮,足以成吾博大弘远之器。”[4]因此他在主持师山书院时,经常带领学生游历名山大河、寻访名胜遗迹,抛开道德说教感悟自然之美,培养生徒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寓教于乐的德育方法,使人乐学鼓舞而不倦,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能玩物丧志即可。

广交朋友、切磋学问也是书院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人言必善听乃能取其益,知德斯知言”[5]91,学不可无友,“惟是与朋友讲治,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是养心之术。”[5]92可见善听朋友之言,取彼之长,尽已之善,这是提高自己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只有广交朋友,博学多闻,聚天下众人之善,才能修身进德。同时,书院也强调“交友”应有选择性,不应该选择只知“裘马翩翩”玩乐打扮的富家公子,而应该选择“以书会友”“以德会友”,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一个好的人际环境,能让人自然地成长为一个有德性的人[6]。

总之,书院主张游历城乡,体察民情,多闻多见,完善生徒的知识结构。这种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是书院德育的一大特色。在外出游历、鼓励生徒走向社会、走近名山大川的过程中,既能密切师生关系,发挥师者言传身教之效,又能丰富生徒知识结构、磨炼意志品质,更能领会义理,积累道德知识,并形成度义择善的道德理性。

3. 加强日常生活践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论

书院还教育生徒加强日常生活践履。书院主张“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论,提出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理念。日常生活践履是以“生活”为逻辑的起点和归宿,以“生活”为中心和切入点,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议题而展开的。书院特别注重教育生徒践履日常生活礼仪,如会茶、会食、会讲等。横渠书院的张载在《南轩集·卷九》中指出:“而为之则有其序,教之则有其方。故必先使之从事于小学,习乎六艺之节,讲乎为弟为子之职,而躬乎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龠之间,优游乎弦歌诵读之际。”[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院要求生徒应该熟悉对待师长、朋友、宾客、上课、饮食等进退之礼,并时常练习,使之成习惯或自然。

书院生活广泛地体现了儒家伦理和道德,书院大师极力强调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8]等“五教”,既是纲常原则,又是道德主体践行准则。要求生徒“言忠信,行笃敬”,意为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诚厚道而又严肃认真,作为必要的“修身之要”。朱熹突出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又将其世俗化。朱熹曾指出,他之所以要讲述关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伦理道德是“形而上之道”,目的是将这些道理实践于“行而下之器”,切实践履于百姓的人伦日用,强调道德践履要“勿以善小而不为之”,要从小事做起。朱熹指出“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9],要持之以恒,“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10]

三、 古代书院道德践履的现代价值

古代书院推崇的祭祀与社会日常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念。它超越知识功利主义,在方法论上强调教育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在具体实施上强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伦理道德进行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强调“情景”和“情境”的作用,注重过程的价值,凸显了生徒的发展性和德性的生长性。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化的责任,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应加强对古代书院道德践履经验的研究,树立“切实躬行”的德育实践观,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符合思政课程内在逻辑的德育路径。

1. 以仪式活动为契机,发挥礼仪仪式的道德践履功能

书院祭祀虽曾被作为封建社会象征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但客观地看,祭祀活动是一种环境熏陶教育、榜样示范教育,是开展道德教化的有效途径。考查其他国家教育情况,有的教育活动与我国古代书院祭祀十分相像,如英、法、美等国家非常重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学生参观纪念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经历感官和思想的多维冲撞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毕业时必须亲吻以格林兄弟《牧鹅公主》为原型建造的牧鹅女铜像;韩国首尔大学在每年4月份第一个星期二,举行隆重的洗脚仪式,由校长带领教授给即将毕业的学子洗脚;釜山东西大学学生则在教师节前为教授洗脚,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因此需要挖掘古代书院学礼在道德教育方面的遗产,借鉴并发扬其中的优良传统。

(1) 合理继承,有的放矢。不管是古代书院的祭祀还是现代大学的礼仪,都需要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色。古代书院的学礼也曾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比如朱熹就曾将繁复的先秦礼仪适当简化,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实际,显示出学礼很强的时代精神。可以将祭祀先圣先贤先师的释奠礼和释菜礼转化成对本专业学术传统、学术大师的崇敬,如在教学楼内、礼堂等场所,为其设立雕像、悬挂照片等,射礼可以转化为追求道德品质与体育精神的活动;束脩礼可以转化为敬师之礼。

(2) 在一些如开学典礼、表彰典礼、校庆等重要集会中,可以增加纪念孔子的环节,表彰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学术大师、知名校友等,并择其一二进行主题演讲,彰显尊师重道的思想,还能厚积学校传统,体现学校特色。

(3) 推广汉服等传统服饰,增强传统文化认同。高校可以探索以适当的方式,在部分场合倡导师生以着汉服等方式恢复传统学礼,或者在学位服设计中增加中国元素、学校特色等。

2.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彰显社会实践的道德践履功能

目前,思政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大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平台。因此,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弥补这一不足的有力措施。①积极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突出德育实践的学时设计,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履;②思政课程教师应创新授课形式,适当增加“游学”学时,将课堂延伸至校内外的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带领学生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陶冶道德情操;③严格寒暑假社会实践管理,提升社会实践质量。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三下乡”“调研中国”“青年中国行”等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解决基层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 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发挥日常生活的道德践履功能

书院教育家秉持“生活即德育”的大德育观,主张首先从生活实践开始,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施道德教化。①高校应调动师生积极性,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如教室文明行为规范、图书馆文明行为规范、会场文明行为规范、就餐文明行为规范、宿舍文明行为规范等,以党日活动、主题班会、团体活动等形式为载体,组织辩论、学习等,使得这些规范“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吾日三省吾身”;②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大学生思想品德及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研究,加强德育日常考评,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等活动的依据。③选树典型,加大宣传。开展“身边的榜样”等评选活动,并严格评选过程,借助新媒体调动师生的参与度,选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榜样,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书院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朵云书院黄岩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江南书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跟踪导练(五)(2)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