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容感测高温隔离触控模块的研制

2018-01-30

宇航计测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容式编码器信噪比

黄 健

(西京学院,西安 710123)

1引言

人机交互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稳定的人机交互设备可实现人与计算机、仪器、仪表、设备之间可靠的数据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并完成一些指定的功能。

输入接口的设计是人机交互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触摸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常用的触控技术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等。电容式因其制作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1-3]。

在某些工业生产中,对于高温、易爆、含有粉尘等的工作环境中,操作人员需要与封装在拧紧式金属外壳中的防爆显示屏/控制器进行交互。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出采用FDC2214新型电容数字转换器作为触控检测探头。将检测到的数字量通过IIC总线送给MSP430微处理器,软件设计采用自适应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感应。该装置可对噪声和干扰进行高度抑制,同时在高速条件下提供高分辨率。支持宽激励频率范围,提高系统设计灵活性、可靠性。该装置用玻璃隔离后可应用在高温、易爆、含有粉尘等的工作环境中[4-6]。为人机接口在恶劣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2 系统设计框图

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触控按键可在自制印制板时将其设计为圆形或者方形,然后在上面覆铜,以方便FDC2214检测。FDC2214是基于电容式感测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且高分辨率的非接触式感测技术,适用于接近检测任意金属或导体。当有手指靠近触控按键时,按键上的金属物相对于大地的电容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将会引起FDC2214感应振荡频率的变化。FDC2214将会将其转换为28位的数字量,经IIC总线送给MSP430去处理。

3 系统设计原理

3.1 电容感测原理

电容式触摸按键原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当没有手指按下时,如图2所示金属薄板对地的电容量是C1+C2,是寄生电容;当用手指按下时,如图3所示,寄生电容发生变化,变为C1+C2+C3||C4,C3和C4电容量很大,远大于C1和C2[7,8]。

因为电容容量发生变化,可设定一个按键检测电压,比如是3V。那么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据此,就可以判断是否有手指触摸按键,也就可以实现对按键的检测。

在进行按键设计时,为了保证灵敏度,又要预防误操作。单个按键的大小要设置的足够大,两个按键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一般将按键设计成圆形或者是方形。

3.2 隔离外壳和按键的设计

高温隔离外壳设计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所示为高温隔离面板的正面图,图中尺寸的单位是mm。面板的长和宽分别是100mm和90mm。安装孔的直径是5mm,2个安装孔之间的间距是82mm。

图5所示为高温隔离面板的侧面图,侧面用一个螺钉固定,直径是5mm。

按键在高温隔离面板上的分布图如图6所示,图6中的单位是mm。图中共有4个按键,按键1和按键4的垂直间距是13.2mm,按键2和按键3的水平间距是23.3mm。面板上安装有10mm厚的玻璃。边沿是接地金属外壳。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手指按压时,得到的信噪比曲线非常好,是标准的正弦曲线,有效的抑制了噪声[9,10]。

信噪比与按键检测失败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信噪比高于6db时,按键检测的失败率已经很低,也就是按键检测的成功率很高了。

表1 信噪比与按键检测失败率之间对应关系

4测试

信噪比与空气间隙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间隙越小,信噪比越高。也就是按键检测的成功率越高。

测试面板如图7所示,测试时,可采用手指触摸,带手套触摸方式进行。

当用手指触摸按键时,图8所示信噪比曲线图。

表2 信噪比与空气间隙之间对应关系

带手套时,信噪比与空气间隙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间隙越小,信噪比越高。将表3与表2相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表3的信噪比要低于表2的信噪比。这是因为戴手套时,寄生电容的容量变小所造成的。

表3 戴手套时信噪比与空气间隙之间对应关系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电容感测高温触控模块的设计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电容传感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将感应按键分布在圆盘上,当有手指触碰时,会产生寄生电容,根据电容的变化检测按键。在实际应用中,用厚玻璃将高温工作室与外界隔离,人们不需要进入高温工作室,就可通过触控按键控制室内机器的运行。测试时,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手指直接触摸按键和戴手套触摸按键对平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能够有效的检测按键,有效的抑制干扰。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特别适合于高温等危险的工作区域,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1] 邓芳明,何怡刚等.低功耗全数字电容式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14,35(5):994~998.

[2] 郜洪亮,李琼林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谐波传递特性研究[J].电网技术,2013,37(11):3125~3130.

[3] 于鹏,井天军,杨仁刚.超级电容动态容值测量与容值函数参数估计[J].电网技术,2016,32(3):170~174.

[4] 齐荔荔,万秋华.图像式光电编码器的测角技术及其硬件实现[J].光学学报,2013,33(4):0412001-1-0412001-10.

[5] 王显军.基于SOC单片机的高集成度光电编码器电路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1:19(5):1082~1087.

[6] 孙树红,梁立辉,万秋华.基于DSP的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42(9):2536~2539.

[7] 陈晓荣,陈淑芬,杨甫勤.增量式编码器的相位编码细分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7,28(1):132~135.

[8] 于海,万秋华等.小型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动态误差分析[J].中国激光,2013,40(8):0808004-1-0808004-7.

[9] 冯英翘,万秋华.小型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校正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3,34(6):1374~1379.

[10]郁有文,常健.绝对码编码器中一种新型的编码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4,25(4):541~544.

猜你喜欢

电容式编码器信噪比
牵引变电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检测方法的研究
融合CNN和Transformer编码器的变声语音鉴别与还原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电容式传感系统数据处理电路的设计
基于经验分布函数快速收敛的信噪比估计器
设定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当前圈数的方法
转炉系统常用编码器选型及调试
舞台机械技术与设备系列谈(二)
——编码器
自跟踪接收机互相关法性能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