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之我见

2018-01-29陈美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陈美玲

摘 要:语文学科无论在哪一个阶段都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与其他每一门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提高语文的学习效果是其他学科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多少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但是依然有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难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于课堂教学,帮助同学们学习。本文就是从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帮助同学们学习进行阐述,希望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关键词:初中 课堂艺术 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语文学科的设置,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对语言的运用,并且能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具体说来,语文需要培养同学们对语言的认知(包括读、听、识)、表达(包括说和写)还有思考。当然,这只是主要需要培养的能力,其他能力比如想象力、观察力也是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学生们一切语言能力的培养都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些密切的关系。作为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运用,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一、理论联系实际,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语文教学的模式很多,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习惯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一旦上课,从头讲到尾,不给同学们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认为自己讲了,同学们就可以消化。但事实是,现在的同学们自主思考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如果教师不给他们自主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同学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就会被扼杀,只能够做到单方向的听教师的讲解,被动的接受。另外,即使同学们拥有学习的热情,但是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大大减弱,从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授课,根据课文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2]

例如,我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提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观察父亲的背影,然后画下来。在课上,我让同学们讲自己眼中的父亲,说出自己在看父亲背影时的感受。初中阶段的同学们已经相当的感性,在讲自己的父亲时,很多同学们都是眼里含着泪花。后来,我让几位同学朗读课文,他们的朗读也非常有感情。接下来,我播放这篇课文的配套视频,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得在观看。然后,我选了几位同学进行情景模拟。这样一个流程下来,我带领着同学们已经看了三遍这篇文章。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同学们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疑惑,不难看出,他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已经是相当深刻,而且思考的也非常深入,学习的效果非常好。[3]

二、課堂组织讲究艺术

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效率几乎就是同学们整体学习效果,只要充分利用课堂,甚至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课余时间,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组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充分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同学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会处于主导地位,同学们对教师唯命是从,没有主见,或者说有了意见说出来也不会得到教师的重视,导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下降。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时,要注意给同学们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如,我在进行《纪念白求恩》这一课的教学时,就把课堂交给了几位同学,让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我就在一旁进行观看。这堂课中,分成三个部分,也就是说有三位小教师主导课堂。他们自己事先准备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整体上来说,由同学们自己来组织课堂,不仅小教师自己重视课文的学习,其他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比较高。因为他们彼此之间交流从他们自身看来可能会是更加平等。同学们愿意说,也敢于说。不过,同学们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同学们对小教师的提问,小教师难以做出回答,这时候我就会给他们一些提示,帮助他们思考。

三、情绪高昂,精力旺盛

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情绪,一个教师,慷慨激昂的讲述着课堂内容,同学们一定会被他的情绪所感染,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使,同学们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就凭借自己饱满的情绪,也可以做到让同学们不走神,不瞌睡。同时,教师在说话的时候,要充分讲究抑扬顿挫,突出重点,每次说重点前都加以强调,让同学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有一个特定的暗号,每次我要说出重点内容的时候,我就会说:接下来,请同学们注意……而且,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会提高声调,让原本走神的同学也可以注意到。毕竟,一节课,让同学们从头到尾集中注意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退而求其次,让同学们至少要掌握课堂的重点内容。

四、语言简单明了易懂

教师在向同学们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最常运用的就是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着同学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语文教师,一般来说自身的语言修养都是较高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能够做到丰富多彩的表达。可是,语言技巧储备的多了,往往容易为了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而让语言变得华而不实。比如说,我上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位教师,他学识渊博,在讲课的时候总是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比如说一句文言文,或者话里有话。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并不难。但是,对于一个初中生,知识储备还不够多,接受起来可能就非常困难。有些同学根本没兴趣听,有些同学是非常感兴趣,但是注意力都被转移了,反而忽视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得不偿失。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要追求语言的华丽性,只要说的同学们能够理解就足够了。

五、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高境界的教学就是做到让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的目标。不是教师说,应该是这样,而且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以探讨的方式和同学们讨论,会不会另一种思维逻辑会更加符合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要一步一步的引导启发同学。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课堂艺术。尤其实在初中这一阶段,同学们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学习的能力,而且今后还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好同学们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旭.推进“智慧课堂”建设[J].北京观察,2013,(12):38-39.

[2]胡家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研究[J].比较教育,2015,(8):104-108.

[3]张康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语文教育,2010,(6):36-3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