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18-01-29李琼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数学

李琼芳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将学到的数学技能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创新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数学 小学生 创新意识与能力 培养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较少。部分教师教学时忽视互动交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还有教师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其次,学生羞于发言或者不敢发言。一些教师没有正确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主观意识上认为学生无理取闹,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再次,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一些教师专注于数学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预留探索学习的时间。[1]

二、小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

1.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数数学知识涵盖范围较广,既有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又有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有常用单位和简单的统计学的学习等。学生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很难从一个知识进入到另一个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笔者扮演超市的售货员,让学生扮演顾客,将一些教具当做商品进行售卖。假设,学生有20元,一只笔1元,一个本子3元,需要买2支笔和3个本子,要求学生计算总共还剩多少元,并回答“如果你有100元,买相同的学习用具还剩多少元”和“如果你是售货员,你要怎么找钱”等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之前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还能够进入到100以内的减法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在学完减法运算知识后,自己编题自己答,或者与其他同学互相出题,以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

2.鼓励发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对课本上的内容产生疑问,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当学生打断教师教学节奏时,教师应当平稳心态,并在短时间内对其问题进行回答,将学生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例如,笔者教授《年、月、日》,学生提出问题“一年为什么有365天?”,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一年有365天,也有366天,还有383天、384天。365天是对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 365天5时48分46秒的取整。为了应用方便,国际上取365天为一年。如果一年有366天,那么那一年就是闰年。383天和384天是农历闰年的天数”。然后,反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闰年吗?”、“怎么使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判断闰年呢?”等。学生回答“不知道”时,笔者用类似于“这位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等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进入到《年、月、日》的学习当中。

3.少教多学,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结构,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大部分教师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都会对旧知识进行复习。这样一来,占用了课堂的少部分时间,延长了教授新知识的时间,同时缩短了学生的探索实践时间。教师应当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旧知识的讲解,或者利用课外时间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选择性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通过延长学生的探索实践时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例如,教授《角的度量》时,笔者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初步认识角,并简单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这样。笔者在课堂上既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也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笔者开展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对教材上以及笔者拓展的测量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的度量方法。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对角的度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尝试“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或者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自己拓展的解题方法。这样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之后,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尝试一题多解,以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题目,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开展“比一比,看谁最厉害”的教学活动刺激学生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给出题目例题如365×12。笔者发现,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除了使用常规的列式计算之外,还会试着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有的学生将12分成10和2,分别与365相乘,有的学生将12分成2×6,然后与365相乘。[3]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與能力,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渐渗透创新的思想。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各位教师参考: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二,鼓励发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三,少教多学,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四,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政淑.小学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9):50.

[2]肖媛.浅议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7,(31):71-72.

[3]刘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求知导刊,2015,(03):45.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