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地震与地震灾害之课程建设
2018-01-29刘志坤
刘志坤
摘 要:“地震与地震灾害”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本文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建设问题。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基本概念、密切联系实际、适当增加弹性”;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讨论、学生上台报告等方式增加师生的互动;成绩评定时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
关键词:通识教育 地震与地震灾害 地震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206-02
近年来,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重视。通识教育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是现行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地学通识教育对于这样一所地学特色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有着重要意义。地学通识教育是以地球为认识对象构建起来的、用以指导地学认知行为的系统活动。由于地球这一研究对象具有巨大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造成地学认知过程的复杂[2]。而地震作为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被称为“活的地质现象”,通过对地震以及地震学的学习,探讨相关的地学问题,是地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凸显该校的地学学科特色。在此背景下,“地震与地震灾害”被遴选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本文将探讨对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样一个地学特色明显的高校,如何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地震与地震灾害”的课程建设。
1 授课对象与课程内容设置
为了使“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的受益面最大化,本课程的选课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不设置专业限制。然而,由于众多非地学专业的同学选修此课程,他们缺乏地学基础知识,甚至没有太多的数理基础,给本课程的内容设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以2017年春季学期为例,该学期选修“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的学生共有79人,其中来自地学、资源、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地学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学生为42人,占总人数的53%;其余学生则来自材料、计算机、英语、管理和法学等专业。若以年级分,上述79位同学中有59人来自大一,占比约为75%;另有16人来自大二、4人来自大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所有专业学生会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从中可以学到初步的地学基础知识。但对于2017年春季学期选修“地震与地震灾害”的同学,绝大多数尚未完成“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事实上,这种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地学基础知识缺乏的情况是每个学期“地震与地震灾害”教学所面临的常态[4]。
针对上述授课对象的特点,我们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遵循“强调基本概念、密切联系实际、适当增加弹性”的原则。“强调基本概念”对于在中国地质大学这样地学特色明显的高校开展“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教学有着特殊意义。在这门课中,“地震”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将其扩展到整个“地震学”研究领域,因此,教学内容除了包含天然地震的成因、类型、强度及时空分布特点,地震灾害的成因、分类和减轻灾害的对策等,还有地震波的初步知识、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进展等。清晰的基本概念、完整的知识脉络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大有裨益。“密切联系实际”是考虑到学生的数理基础薄弱,我们在授课内容中尽量避免出现理论公式推导,而是辅以身边的实例、本校地质博物馆中的陈列展示、媒体报道中的实效消息等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地震的成因”时,我们通过一篇欧洲冠军杯联赛相关的报道(“10万巴萨球迷庆祝引地震 诺坎普制造5年最强震感”,网易新闻,2017年3月10日)来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振动信号与天然地震之间的差异。“适当增加弹性”是指对于特定的知识点进行难易程度不同的备课,根据现场教学效果调整授课难度,既保证非地学背景的同学听得懂,也力求地学专业的同学有更大的收获。
2 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改变传统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我们采取播放纪录片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针对特定的议题,请学生上讲台做报告等多种方式增加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部由美国国家地理团队制作的地震科普纪录片《下一场超级地震(The Next Megaquake)》,该片从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9级大地震及海啸造成破坏的震撼性画面开始,介绍了这一灾难性事件对民众的影响、日本政府和科研机构对地震的监测与研究、国际地震学界对该地震未能预报的相关思考等。我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探讨为什么以日本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研究水平之高仍无法对此次9级强震做出预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取得较好的效果。再如,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地区发生6.3级地震导致300多人死亡,震后6名地震学家以“过失杀人罪”受到审判。这一事件不仅引起地震学界的关注,也引起全球科技界的关注,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我们选出若干名学生上台进行约10min的口头报告,并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通过这樣的交流,学生们一方面了解了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在地震来临时政府官员、地震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普通民众这些处于不同的社会角度均有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 改进考核方式
我们还改进了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以往学生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读书报告情况,这就造成了学生平时上课不重视、期末突击的问题。为此,在新的通识课建设中我们增加了过程考核的比重。鉴于该课选课学生较多,我们在考勤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直接点名的方式,而是通过课堂随机抽查提问的方式进行考勤,这种考虑课堂表现的考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课堂上的“低头族”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不定期地围绕若干重要知识点布置随堂作业,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期末的读书报告中,我们一般设置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课堂教学中某个重点问题进行阐述,另一部分是比较开放的题目,让学生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学习背景,阐述地震与地震灾害研究中的学科交叉融合。两个题目的设置各有特色,体现了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总体难度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总结问题能力,提高个人的知识积累与专业素养。
4 结语
“地震与地震灾害”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近年新开设的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了在这样一个地学特色明显的高校上好“地震与地震灾害”这样一门有特色的课程,我们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地震与地震灾害”的课程建设的探索。但由于存在学生专业基础相差较大、地震学科迅速发展、地震防灾减灾需求日益增强等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该课程建设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9-18.
[2] 徐继山,隋旺华,董青红.试论地学教育中通识课程的“里”与“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40(3):12-17.
[3] 高金川.《地震与地震灾害》通识教育之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58-60.
[4] 江国明.校际公选课之“地震与地震灾害”的教与思[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4):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