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1-29谭旭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构建初中

谭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多样的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当代中小学生必须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基础课程。而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成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上,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因为信息技术课不在中考考试范畴内,所以老师对于这门课也是敷衍了事。老师不用心备课,学生也就不会认真学习。例如,在老师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上机体验,学生就开始玩游戏、上网聊天,导致一堂课毫无收获。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要端正态度,不要因为没有考试压力就放松学习。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1]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学科,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却喜欢一些稀奇的事物,不喜欢这种枯燥乏味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做好认真备课,针对这 45 分钟的课堂,灵活创设好情景,让学生产生兴趣,继而投入课堂中去。只要学生对某一问题能产生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诱导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在教学中获取更多的教学知识,将“让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自学”。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将教学知识以游戏的形式传输给学生。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或者是在激烈的游戏竞争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在进行《自定义动画》的教学时,我会将自定义动画以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掌握。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旅游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计;然后给予小组成员一定的时间讨论如何设计动画,对于添加修改动画效果应该采取怎样的操作步骤;最后将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让其他的小组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总结性的归纳点评。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3.开展多种教学方式

在多种教学方式中,有着明显效果的就是竞争教学和合作教学这两个相对极端的教学方式。竞争对于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比赛去在提高课堂效率,在一定的竞争下,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有意识地去进行训练,在鼓励了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知识的学习,老师的讲解是一方面,学生的理解又是一方面,但关键在于学生的理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软件也在不断更新,技能只是当时一个阶段时间的学习,但是应用却是一生受用。在上课期间,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去询问一些专业性的知识,让学生来解答,这样就会让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性。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是可以去运用的。比如,设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打够多少字数,分小组完成,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竞争作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再比如,在教学生如何去使用WPS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应该如何做,提出问题,然后再共同思考,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尝试、实践,找到解决的办法。老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对答案更加印象深刻。[2]

4.引入微课教学

微课具备细碎化和点状化的特征,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时理应正确构建微课件,发挥微课在线教学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图像、動画、文字和声音等细碎化信息,生成灵动、优美的微课件,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入模拟特定环境中,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讲解“视频制作”课程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体系为学生设计独特新颖的细碎化与点转化教学课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动漫设计”、“散文编排”、“电子贺卡创作”和“专题片制作”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另外,教师要能够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自己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要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从而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换成更为主动性的学习。

5.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在特定的机房中完成教学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相关的学习内容。教师通常会为学生讲解 15~20 分钟的理论知识,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相对简单或者学生掌握程度较好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观摩实践操作的方式来教授。例如,就如何正确地运用 Word 中的“查找”功能而言,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系统讲解一下理论知识,继而选一位操作较好的学生通过广播软件为其他学生演示。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少数没有真正掌握操作要领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次广播演示再继续学习一遍。在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操作“查找”功能之后,就可以顺势为学生讲解“替换”的相关内容。另外,教师可以举行机器人比赛、网页制作比赛以及电脑绘画比赛等形式的竞赛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时,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自身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以此构建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宏伟.信息技术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5,(07).

[2]郝景霍,邢玉芬.实现信息技术课堂高效的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5,(26).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构建初中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