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探索

2018-01-29谢玉龙

科技资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思想道德

谢玉龙

摘 要: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例如多媒体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改革到现在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等。本文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富吸引力和说服力,达到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观点论证效果的目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观点对大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关键词:思想道德 法律基础 多学科 交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139-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性质上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我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课程使命。但是,政治性的观点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则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观点的论证,让学生信服、感动,以实现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实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观点的论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现状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一直都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改革、问题链引导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到现在研究最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这些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教学方法上,采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效。但是,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提出的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内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研中,学生们反映,“实际上,大学生很愿意上思政课。但是,我们对思政课的需求是,我们希望它能把一些问题讲清楚。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能打动我们?当然形式上的丰富是一个方面,但是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学理上、思想上的深刻以及内容上的充分[1]。”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理上、思想上打动学生,做到内容充分、深刻呢?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用丰富的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其更具备说服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输价值导向、政治观点时,在涉及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时,将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观点交叉融合,使得思想政治观点的讲授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

3 “多学科交叉融合”视野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2018版已经正式启用,该教材结构上共包括绪论和6个章节,内容是两大部分,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从内容涉及的各学科专业知识来看,包括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知识。由于教材的篇幅是有限的,使得教材在对相关专业知识介绍分析时,只能做概述性的描述。我们的教学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去讲授,内容就不充实,道理说不清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以教材内容为指引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研究出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体系。

3.2 教学内容与相应专业知识交叉整合

3.2.1 研究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和便捷,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受到社会环境、舆论的影响非常大,社会中的一些“负能量”价值观甚至已经深入他们心中。教材中“正能量”知识的引导,如“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做忠诚的爱国者”等知识,很多学生都听过、学习过,甚至在中小学被班主任和家长教育过。到大学再次学习时,学生们通常认为又是在讲大道理,对相关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有必要研究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将这些热点问题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整合为学生感兴趣的授课內容。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个人生活中的困惑、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热点时事,如继续读书还是直接就业、怎样能更好地就业、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怎么办等。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以教材为纲,融合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将学生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分析清楚、分析透,以达到既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2.2 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内容的整合上,我们以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为例。在介绍我国法律体系时,由于我国法律内容特别多,教材只能概括性地介绍各部门法,如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每个部门法介绍字数约500字。如果只是按照教材进行概念性的介绍,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我们就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与教材内容的整合,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将其分析清楚,做到上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思政课——内容上充分,思想上深刻。

以讲授经济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内容为例,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方面,学生们关心的是自己的权益如何得到保护,关心的是自身相关权益受到侵害后怎样维权,但是对于学习教材中的“什么是经济法”“怎样去培养法律思维”等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兴趣不大。

猜你喜欢

多学科交叉思想道德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连数
连一连
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实践
连星星
基于多学科的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