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常态课与公开课的相互融合

2018-01-29王晓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常态课公开课融合

王晓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有常态课和公开课两种形态。这两种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各有各的长处和短板。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常态课与公开课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常态课 公开课 融合

引言

常态课和公开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种重要组成。常态课顾名思义,就是在一种较为轻松、缓和、自然的状态下对进行授课。而公开课就是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并利用自身优势尽可能多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让课程能够尽情展现自身的教学特色并让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常态课和公开课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常态课每天都有,学习氛围轻容融洽;公开课教学质量高,关注度高,对学生而言有较大的压力。如何才能实现两者的互补融合,是今后小学语文课程设计考虑的重点之一。[1]

一、提升学习趣味性是常态课和公开课相互融合的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投身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来。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面上看,小学语文常态课和公开课的教学方式千差万别,公开课严谨,常态课随意,公开课构思精巧,常态课行云流水,但是不管教学方式如何差异,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要想很好的实现常态课和公开课的融合,就应该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只有学生感兴趣,无论是采用常态课教学,还是采用公开课教学,教学质量都将极大的提升。对于常态课而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常态课可以自然,可以随意,也可以信马由缰,但是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点,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来授课。一堂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学语文常态课一定是成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2]

二、丰富课堂内容是常态课与公开课相互融合的核心

小学语文公开课最大的优势在于有精巧的构思,有精心的准备。一堂公开课比常态课的备课时间要多出几倍、几十倍都很正常。公开课就是因为融入了教师呕心沥血的结晶而显得珍贵难得,但是不足在于耗费巨大,打磨一堂出彩的公开课对教师而言,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电教设备的应用,各种教学道具的准备。比如投影仪、播放器等等。但是不得不说,公开课因为采用了大量的电教设备,使得课堂内容精彩纷呈,能够深深感染每一个小学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提升想象力的教学方式十分有必要。而这恰恰是目前很多常态课还无法具备或欠缺的。想要实现常态课与公开课的相互融合,就有必要把公开课的这方面优势移植到常态课中来,让常态课也具有公开课一样的课堂内容丰富的优势。

为此,常态课也可以将电教设备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每堂常态课都可以适当的采用投影仪、播放器、录音机来辅助教学,同时内容也不要局限于课本这样简单枯燥的文字和图片表现形式,应该借助更多的影视作品、漫画作品、课外读物、实物再现等等方式让常态课内容丰富起来,全方面调动小学生的眼耳口鼻等感官。常态课教学方式和内容丰富起来后,将改变原来学生仅仅依靠眼睛看耳朵听嘴巴朗诵的局限,将极大的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小学生的现象能力。

三、激发学生参与度是常态课和公开课融合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人云传道受业解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应该逐渐从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应该不断强化。从教师是课堂主角逐渐向学生是课堂主角转变。学生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很大一方面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上。公开课对学生参与度的把控是十分有效的。公开课为了掌控教学进度,每一个问答环节的设计都十分巧妙,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能够将问答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起来。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来回答,这样的问答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难度大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回答,一旦回答不出来,就容易挫伤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公开课的这种激发学生参与度的互动问答方式也同样可以融入到常态课上。因为常态课每天都会有,每天让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互动的习惯,参与感也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3]

四、增强引导是常态课与公开课相互融合的重要组成

常态课最大的好处在于轻松,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相对于公开课而言都显得更为舒适自在,课堂压力相对较小。这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如果每堂课都压力很大,小学生因为年纪小,长期经历了过重的课堂压力,容易引发或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常态化的教学往往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更轻松,让小学生天真烂漫的心性得以发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常态课因为缺乏导向性,容易让课堂偏离方向,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不足正公开课却能很好的弥补。[4]

公开课教学严谨,具有较大的课堂压力,这容易抑制小学生的天性。但是公开课的引导性明显比常态课更强。将公开课的引导性与常态课很好的结合,对常态课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公开课的备课十分充分,組织也极为有序,对课堂教学做了详细的划分设计,如何引导学生也在前期做了规划和考虑,对学生的引导性很强,为学生设计什么样的问答题,什么时候与学生互动,什么时候给学生思考时间,这些都做了精密的计划。常态课可以将公开课的这方面优势借鉴过来,通过强化引导性来实现常态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常态课的轻松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因为有教师引导而变得更有效率。

结语

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和公开课教学各有优劣,只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能实现两者优势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常态课,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将小学语文公开课教学的优势融入到常态课中来,让常态课内容更丰富,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逐渐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幼霞.小学语文常态课实效性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33-34.

[2]刘浩.语文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张林.小学语文常态课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9):33-34.

[4]戴清.公开课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常态课公开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亟待理性回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亲和:常态课的优雅
新课标下农村小语课堂的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