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8-01-29董潇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董潇谦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灵活使用文字表达情感,同时也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不仅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能力训练要求强化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阅读理解文章内涵并获取关键信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阅读的有效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学习,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开始,小学生就开始接触正规的语文教育,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这个时候开始逐步提高,而阅读教学对于语言表达的学习是最有帮助的,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优化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去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学会语言的表达。[1]

2.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能够更好的理解和领悟文章内涵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对内容的反复阅读来领悟及理解文章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教师会让学生通过对内容的阅读去理解文章的内涵,然后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出文章的大体含义,这也是小学教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小学生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理解文章内涵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能够促使学生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加强小学生对阅读的喜爱。[2]

3.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文化内涵得到丰富

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气质及修养起到影响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最直观的就是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但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小学生是可以透过文字去感觉作者要表达的涵义及感情,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积累到很多语言以及文学内涵。

二、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应得到广泛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阅读教学内容刻板、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对书本的讲授,内容单一。小学生普遍反映课余时间不足,课业压力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语文阅读,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文章主旨、大意,更是要让学生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时代影响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然而,现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通常运用已有的、刻板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教授课本知识点和考点,教学的基本模式得不到创新,使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谛,进而对语文阅读以及语文学科都失去兴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2.小学生的阅读缺乏主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阶段,稳定性和约束力方面还比较缺乏,阅读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师长、同学间的相互认可,这个时期附属内驱力是较强的。一项调查就表明,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阅读兴趣较低,在课堂上表现为互动不积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学生应当明确自己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不应在课堂活动中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其中,对所学内容不闻不问,课后更不会去总结复习,甚至是反感语文阅读教学。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1.完善阅读教学整个过程

小学语文的阅读目标应包含合理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正確的教学评价。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关注阅读教学中的整个环节,完善每个环节的教学步骤,阅读教学才能更加高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只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会陷入瓶颈。因此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力求明确具体,不应将描述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述出预期的教学结果,描述学生在结束阅读教学课程后可观测的反应和现象。阅读教学的内容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通过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因此需要语文教师谨慎地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方法应该积极参考教学的情境,不要为了追求“新”而忽略学生实际情况,也一味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的阅读

小学阶段中低学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同时也是第一次正式开始较为系统的语文阅读学习。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语言基础知识,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读不懂课本的情况,除了影响教师阅读教学的进程,也会致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样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很低。所以,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字、词和句,掌握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小学阶段中高学段的学生,在经过低学段初步的阅读学习和训练,对阅读教学已经基本熟悉,同时拥有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学习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阅读学习最大的障碍是阅读方法和能力,所以需要巩固学生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教师素养的自我提升

我国对基础教育一直保持了相当大的关注,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提高小学师资力量。近年来,为了提高小学师资队伍的质量,国家鼓励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并实施了“国培计划”。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和国家这两个平台,积极参与学校的培养计划和“国培计划”,在满足正常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和其他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和教学素养,积极参加“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自己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起来。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重要性,积极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高效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70.

[2]陈秀坤.小学阅读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17(03):126.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