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方法

2018-01-29彭静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方法

彭静

摘要:“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桥梁,更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的终身任务,这不仅会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转化为自己工作前进的动力。一名优秀的当代高等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本论文将剖析高等教师的职业责任,并提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道德修;方法

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担负起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责任,更需要塑造新型的民族素质。民族素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生命力,教师的职业的重要性与根本性质要求每一位教师积极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希望。另外,大学作为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更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他们需要具有崇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对其进行潜默移化的教育,教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道德魅力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与人生。本论文将结合教育道德体系内容全面的阐述一名优秀的当代高等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以及相关方法。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对学生、国家、民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承担责任的前提,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个人品质,养成良好的师德习惯。高校教师可以从三个途径上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分别从思想基础、实践途径和思维立场上进行提高。

一、通过认识人性,进行精神上的修养,并端正人生态度

人性是生活与工作的源泉,不同的认识会导致不同的工作方式。高校教師可以通过内省慎独、自我激励的方式来进行人性的认识。内省是对自己内心的检讨与审查,高校教师要学会自觉的了解自己,学会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自我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进行扩大、缺点进行改正。慎独是自我自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正确的道德信念,这需要长期艰苦的学习与默念。自我激励是教师修养的动力与克服障碍的阻力,它包括目标激励、成果激励与反思激励。

二、在各种社会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形成职业道德修养

封闭式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的新时期的形式,教师只有通过长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才能认识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认识到教师工作职业的内涵,并将培育学生这个价值目标视为至高的追求。这要求教师要学会从实际出发,不能将修养停留在单纯的概念层次,而是通过现实生活中感受师德修养。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研究、师生交往与践履角度出发,参与教育修养升华。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智商与能力,这也是优良品德形成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师德理论、模范教师与社会经验这几个方面要吸取经验。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尊重、民主、合作、创新等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教师情感体验的获得。践履是指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师应该吧所学的理论修养知识实施于生活中,最后获得肯定或检验。

三、对错误现实进行批判,反思获取创新未来

批判要求教师学会多维度的观察与评价,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今教师职业道德冲突严重,只有敢于批判的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教师自身的关系、高校教师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高校教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高校教师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些冲突下,教师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思,带着思考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素养和能力。

教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如此崇高的称号,每一个教师必须严格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做到无愧于职业良心、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的工作原则。在教育这条漫长的路上,每一位教师不仅仅肩负着知识传递的责任,更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种使命需要教师们从各方面进行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发挥敢于同困难思想斗争的同时,更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AnneMarieDelaney,赵敏.高教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使研究者能迎接新的挑战.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5):59-65.

[2]戴中祥,郑全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3]杨立华.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5):72-73.

[4]张春香.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山东纺织经济,2008(02):74.

[5]赵士奎.论加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2):129-131.

[6]朱登武.试论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德育的新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0(07):87-88.

[7]陈喜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3):60-6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方法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习方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