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润物 静待花开
2018-01-29贾凤莲
贾凤莲
一、唤醒热情,点燃激情
2016年7月,我参加了第二届“行知写作教学研习营”的学习。在那里我结识了睿智的管建刚老师,是他对习作教学的执着和热爱唤醒了我的热情,更是他十几年如一日不断实践总结的一个个习作教学系统点燃了我沉睡已久的激情。一个人的热情一旦被唤醒,激情被点燃,就会产生势不可挡的劲头。在返程的路上,我就在当当网上购买了管老师的全部书籍,回到家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终于盼到了开学,我被校长安排教一年级。面对那些“小不点儿”,我似乎浑身有劲没处使。为了让他们对刚刚开始的小学生活没有为难情绪,为了让他们和我尽快打成一片,第一节课,我就亲切地和他们交流,鼓励他们拿出纸笔,做他们最擅长、最感兴趣的事情——画画。科学表明:儿童最早发生兴趣的是画画,画画是他们表现生活的起点,刚刚进入小学校园的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有了画画的体验,他们特别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随心所欲地画画学生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当大多数都选择要画我时,我积极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眼中老师的样子。学生们立刻动手,有的把我画成了妖怪,有的把我画成了美女,有的把我画成了勇士,我统统肯定、鼓励、表扬。学生在我这里尝到了甜头,更加主动画起来。就在他们画得最投入的时候,我灵机一动,让他们把自己画的画带给家长,并跟家长讲一讲自己的老师。家长们迫切想知道孩子遇见了怎样的老师,孩子又乐于把自己的画讲给家长听。父母通过孩子的讲述了解了老师,又锻炼了孩子的说话能力,为今后的写话打下基础,这么双赢的事情家长特别乐于配合。
二、画写联姻,图文并茂
开学几天后,召开家长会,我把低年级将要实施的“画写联姻”教學方法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这一想法跟家长沟通,他们都特别赞同。我希望他们把这项训练当成是每天的亲子活动内容,每天晚上利用二十分钟时间让孩子说一说学校里、班级里的事,家长给以回应和指导,并帮助孩子将说的内容写下来。我跟家长交流,让他们明白,写话是最基础的作文,而低年级的说话训练又是为了写话打基础,对今后学好作文十分重要。现在的家长都不肯让自己的孩子落后,当他们真正感受到你在为他们着想时,他们就会愿意配合,乐于同频。
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后,我就每天放学前拿出十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梳理一天中发生在学校或者班级的事情,让学生简单地画下来,讲给父母听。刚开始上学,学生对老师特别感兴趣,我就抓住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学生从观察我入手,评说我的穿着打扮、精神面貌,甚至是长相、身材。学生果然很感兴趣,毫不客气地对我进行了评说。还记得有一天,我特意穿了一件长款格子衬衫,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一双帆布鞋,头上还架着一副墨镜。当时孙焱就笑嘻嘻地说:“贾老师穿格子衬衫很好看,还很霸气。”“‘霸气是什么意思?”“就是很酷很帅的意思呀!”我看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就决定让他们回家画下来,讲给父母听。他们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刚走进班级,就有一大群学生举着自己的画涌向了我,叽叽喳喳地说笑着。我开心地接过他们的作品迅速浏览了一下,大多数地都画了我穿着格子衬衫的样子,可是那些作品大的、小的、横的、竖的,五花八门;家长代写的那几句话写在什么位置上的都有,有格的、没格的、左边写的、右边写的、上边写的、下边写的,各式各样。可是,一下子提出太多的要求,会不会浇灭他们的热情之火呢?考虑再三,我先对纸张的大小做了要求,每人发了一张A4纸,要求他们横着用。统一了纸的大小和横竖要求,接下来就要求他们在纸的左边画画,家长在右边写字,并要求在左下格写上日期和姓名。后来我发现有的家长特别聪明,做了一张带格子的模板,给孩子复印了许多张。这一举动启发了我,我马上设计了一张发放给每个学生。从开始的自由随便画画、练习说话,到有格式有要求地画画,这个过程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当学生学完拼音后,我就鼓励他们自己试着用学过的字和拼音来记录每天的小事。有了前两个月家长代笔的过程,学生自己写起来并不困难。此时才真正实现了画写联姻、图文并茂的第一步。
三、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观察完语文老师,接着观察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同桌、同学,只要能观察的人物,我都引导学生做了观察、讨论。学生凭着一股新鲜劲,每天都开心地练习画画、说话和写话。我想,所有的教育和引导都应该实现常态化、经常化。除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我也引导学生观察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事。于是就有了《打针》《家长来铲雪》《升旗》《开学典礼》《我入队了》《发奖卡》等一系列作品的诞生。
学生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起初我会时时示范,及时捕捉写话的素材,大多数时候我都会和学生一起做“画中有话”,引导他们及时地捕捉学校或班级里发生的事情。每天放学前我就会把自己观察生活之后而写的“画中有话”读给学生们听,展示给学生们看。当学生认识到这些发生在学校里的、班级里的、课堂上的、课间的故事都是写话的素材时,他们就会特别开心,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可写。今天上了一节什么课可以写,今天班级里谁得奖卡了,谁被老师提问了,谁又做了什么好事,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来写。我时刻不忘引导学生捕捉素材,采用各种办法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让他们有事可写。我坚信,只要教师有意识去做,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收获。经过一年的训练,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们都能够抓住发生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事情来写。
麻贺然:不知什么时候,我家来了一只蛐蛐,它可真烦人,从早到晚都在叫。这就算了,最可气的是,它还在我家安了家。妈妈用手电找了一晚上也没有找到它,最后爸爸用蚊香把它熏死了。
赵嘉辉:今天我和我妈妈去火车站给小姨买票。这是我第一次去火车站,火车站的人特别多,还有许多工作的叔叔和阿姨。我对妈妈说:“我也想坐坐火车,我还没坐过火车呢!”妈妈说:“有机会一定带你去坐火车。”
徐子涵:鳄鱼妈妈有个好办法,小鳄鱼遇到危险,鳄鱼妈妈就把小鳄鱼含在嘴里,谁也伤害不了他。袋鼠妈妈有个好办法,它把小袋鼠装袋子里,刮风下雨都不怕。杜鹃妈妈有个好办法,它把孩子放到别人家。动物妈妈有很多很多办法,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它。endprint
杨馨清:今天放学后,爸爸接我回家,一开门,香喷喷的味道就飘了出来,把我吸引了进来。我连忙说:“奶奶快给我一个包子,看起来这包子很好吃。”“啊呜”包子真好吃。吃出了家的味道,我差一点就哭了。
康宇竹:今天,我们的小区修了水泥路,两边都铺上了水泥桩。以前不下雨的时候还算好走,可是下雨时就很难走了。现在可好了,再也不怕下雨天和刮风天了,而且看上去很干净也很漂亮。
马怡然:今天,因为作业的事惹了妈妈。我写的字不漂亮又总是做错题,气得妈妈都受不了了。我在心里想:又惹妈妈生气了,我可真没用。妈妈每天这么累,我还气妈妈。
梁浩:今天中午,张鹏扬来我家准备和我一起上学。他刚来就着急地说:“快点,快点,要迟到了。”我说:“你看,才两点过两分。”张鹏扬一听就傻眼了:“一定是你们的手机坏了。”我说:“我们的手机根本就没修过,怎么能坏呢?”这回张鹏扬无语了。我们走进教室,一看时间还挺早的,张鹏扬这下可蒙圈了。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不断引导,留心观察生活,学生的敏感力就会持续加强,及时捕捉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写话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四、借助教材,降低难度
慢慢地,我又借助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一年级使用部编本教材,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教材里面蕴含着诸多的训练点可以让学生练习写话。学习第一课《春夏秋冬》时,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春风怎么吹,夏雨怎么落,秋露如何降,冬雪怎样飘”。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我就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来写一写。有的学生写道:“春风就好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夏天的雨悄悄地洒向田野和村庄;秋天到了,山上全变黄了,树叶像一朵朵黄花落在地上;冬天雪花飘飘,就像大地盖上了棉被。”这样的语句配上四幅稚嫩的小图,在我和学生们的眼里堪称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在讲完园地一“口语交际”《老鼠嫁女》的故事后,我就“煽动”学生将这个有趣的故事做成小绘本并装订起来,形成一本小书。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第一次自己动手做一本绘本故事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又鼓励他们带上这本自己亲手做的故事书去二年一班,把这个故事讲给二年级的学生听。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他们的干劲儿甭提有多高了。
学到园地一“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儿童诗《谁和谁好》时,我就鼓励学生仿照文中的四节诗句来写一写小诗,来当一当小诗人,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写道:
谁和谁好?
贾老师和朱老师好,
贾老师一见朱老师,
马上开口笑。
谁和谁好?
小红和小丽好,
小红需要帮助时,
小丽马上到。
学到《我多想去看看》这篇小短文时,我就教给学生这篇短文结构上的特点;“谁告诉我?沿着怎样的路?就会走出哪里?那里有什么?我又会对谁说什么?”然后我给他们讲反复句的妙处,接着让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明白,写话就是这么简单和有趣。
部编本教材中课课都有值得仿写的地方,以前我们只是听语文专家们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从未像今年这样用心地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写话训练,当然也从未有过这种成就感。
五、利用图画,专项训练
六月份,我们学习了几篇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如《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壁虎借尾巴》《棉花姑娘》等,我就利用文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说话句”的训练,发给他们指定的图,让他们练习写“说话句”。学生们掌握得好,想象力丰富,写出来的内容也令我震惊。学生通过看图写话,不仅学会了说话句的写法,也学会了冒号和双引号的用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奖励机制,激发兴趣
要让学生有持续的说话、写话动力,建立完善的说话、写话奖励机制十分重要。为此我参照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中的动力系统,制定了“等级评奖中的坡度式激励方案”。
所谓的“等级评奖中的坡度式激励方案”就是:
第一步,每有一次“画中有话”作品被评为优秀,就获得一张奖卡。
第二步,获得十张奖卡换取一张“表扬信”。
第三步,十张表扬信换取一张奖状,名为“写话小能手”。
第四步,获五张“写话小能手”奖状,就可以获得“班级小作家”称号,颁发一张大奖状。
第五步,荣获十张“班级小作家”奖状,晋升为班级最高级别“写话大王”称号,可以兑换五十个心愿中的两个心愿。
看似平凡的小小奖卡,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等级评奖”活动中,学生会为了得到那小小的奖卡和奖状,不断地努力追求,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画中有话”配合着我们的坡度式激励方案,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一年的练习,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想象能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写话的快乐。
有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奖励机制以后,還要做好发奖时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持续不断的写话兴趣。
七、奖励兑换,关注细节
(一)第一次发奖要煽情
发奖之前,一定要造势,将氛围尽量弄得热烈,庄重,神秘,煽起学生表现的激情,点燃他们心中的引擎,使之跃跃欲试。通常我都会神秘地说:“你们知道这张奖卡吗?它可不是普通的奖卡,这张奖卡上有贾老师施的魔法,只要你攒多了,它的魔力就出来了,就会帮助你越来越喜欢写话,到那时,你想停都停不下来。”听我这么一说,他们个个精神十足,小眼发亮。
(二)第一次发奖卡的范围要大
第一次发奖卡时,既要选出优秀作品,更要充分考虑学困生的感受,所以,第一次发奖可以多一些。一定要让学困生知道,只要努力一下,自己也是能行的,使他们产生“我可以,我能行”的内动力。每次发放奖卡的数量要随时变化,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让大家有所期待,有所区别,使每个人都有为之奋斗的目标。endprint
(三)第一次发奖卡要精心准备
每次发放奖卡,我都会精心准备,尤其是第一次,一定要让学生重视这一难忘的时刻。每次我都会让获奖的学生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再在掌声中回到座位,同时用手机拍下这精彩的瞬间,发到班级家长微信群中宣扬,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写话”给他们带来的尊严和自豪,形式的隆重会使学生更看重“写话”。当学生把“写话”与尊严、自豪感联系起来时,写话的动力就一定不是一点、一时的了。
当我们有了层层递进的“坡度式激励方案”做动力保障,就不怕学生没有写话的热情和兴趣了。
八、宣读发表,体验成功
“画中有话”,必须引导学生说真话,通常我也会特意加大宣传说真话、讲真事的小文章,每天的作品宣读必不可少,因为这是学生作品发表的重要方式。当我绘声绘色地宣读学生的优秀作品时,是他们一天中最专注的时刻。我想让学生明白,只有贴近生活的真心话才会被大家认可和喜爱,真正明白写话是为了与人交流和表达。每次的作品宣读,都会使学生明白,写话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动机,愿意捕捉班级的故事来写,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拿起笔来说话是一件多么幸福和荣耀的事情。除此之外,我每次都会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拍成照片做成美篇发到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欣賞、评说,起到了很好的刺激和示范作用。
我们的“等级评价”配合着“画中有话”“看图写话”作品的宣读、张贴和展示,学生就会为前面预设好的一个个荣耀攀登着,努力着。而此时,我们教师要做的事,就是不断地唤醒、激励和鼓舞。
九、装订成书,收藏童年
每学期结束,我都会把学生平时写的作品发给他们,让他们将一学期的劳动成果装订成书,开学初要举办“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
装订要求:
1.根据作品上的日期按先后顺序排列,装订;
2.用彩色卡纸或白纸画图做封面;
3.封面上有封面设计、书名、作者、班级等;
4.请父母为自己的书写“序”,或写“父母寄语”。
奖项设计:
1.最美的书——字迹工整美观。
2.最厚的书——写得最多。
3.最有创意的书——书名或设计别具一格。
每次发完作品,我都会向学生宣传,写话写得好不是他们聪明,而是他们愿意写,主动写,写的多了,水平就上去了。只要有写的行动,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当然,出书、写书也就不是难事了。
一年以来学生做的所有“画中有话”,满载着学生悄悄逝去的童年。“生命不过是一场记忆,记忆有多深,生命就有多厚。”我们设想一下,当学生们老了的时候,坐在家里和自己的儿孙翻看着发黄的“画中有话”书,回忆着一件件儿时的故事,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那时还能阅读到孩提时代涂写下的稚嫩文字,又该是多么的温暖和美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跟随管老师的脚步已经一年时间了。回顾这一年的工作,令人欣喜。这是忙碌的一年,我在常规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着,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要求努力地读书,学习、交流、反思、总结、改进。这也是收获的一年,语文课上我时时都紧紧围绕低年级如何进行说话、写话不停地探索、实践。我坚信,只要每天和风细雨似的滋润学生,小步走,不停步,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