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的认知需求现状分析
2018-01-29梁瑛楠尹涵
梁瑛楠+尹涵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大连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意愿、创业认知、创业需求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促进大学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需求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89-02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学生创业的现象越来越常见。现在许多高校都有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有些高校还有专门的创业指导室,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类似于大学生创业竞赛的与创业相关的比赛在各大高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創业环境相比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和就业岗位饱和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1]。创业在人们心中向来是摆脱工作束缚的代名词,可以更好的发挥个人价值,实现理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对待创业的认知和态度究竟怎样?他们毕业后是更倾向于就业还是创业?本研究试图从大学生创业倾向方面入手收集数据,探讨目前我校大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自编问卷对大连地区以大连某大学1-4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6份。
(二)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创业认知需求问卷》,问卷共编制16个题目。其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兴趣、创业意愿、创业认知、创业需求等相关内容。
(三)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兴趣与创业意愿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对创业很感兴趣所占比例为43.4%;对创业不太感兴趣所占比例为50.94%;而对创业毫无兴趣可言所占比例为5.66%。“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创业兴趣可促使大学生积极识别信息、利用信息资源,增强创业自信心,提升创业意愿,坚持不懈地开展创业活动。[2]
当今社会创业创新已经成为了热门,大学生是一个有朝气并且学习能力强的群体,他们与其他社会人群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快速的接受新事物,因此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发挥出自己学习能力强、敢于拼搏的优势。由调查可知,有72.64%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10.38%正在创业,16.98%完全没有创业打算,0%已成功创业。“考虑过和正在做”是两码事,“正在做和成功”又是两码事。如何让大学生将创业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并获得成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3]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认知的现状分析
在“大学生认为在创业中最大的障碍”的调查中排名前三项的是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资金短缺;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最担心的是资金,诚然,现实中大学生最缺的就是资金和人脉。而这些,在残酷的现实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阻力方面,资金问题与经验缺乏问题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最为担心与困扰之处。但现如今国家出台了许多的政策来支持、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创新活动中去,这其中有很多就是对大学生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想必之后大学生创业的阻力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与改善,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创业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也是很锻炼人的事情。在优势这方面,认为大学生可以从创业中收获经验与机会的看法获得了最多的支持,其次得到更多支持的是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在对“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带给自己的好处”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多一次经验,多一次机会比例高达74.61%,说明大学生并不急于求成,而把创业当成一种珍贵的经验来保存。
在关于“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了解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对创业政策了解一些的所占比例为66.98%;没听说过创业政策的所占比例为28.3%;对创业政策很熟悉的人仅占4.72%。我们倡导的大学生创业应该理解为通过自身特长,把握与整合资源,为社会创业财富,做出贡献。从数据中可知,大学生对创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各种国家调控政策并不是很了解,这必定成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4]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需求的现状分析
基于当下创业需求的调研分析,绝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自己的家乡、所就读的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创业。有60%的大学生会以兴趣为主要因素来选择创业方向。说明大学生还是有一定自身想法的,有自己想做的东西,而不是跟风盲目创业。
由调查结果可知,58.49%的大学生选择自己家乡或者所读大学的城市,37.74%的大学生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说明大学生大多喜欢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创业,有一定的人脉,而且对于行情也比较了解。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有63.21%的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与自身专业有关的和向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的大学生分别占18.87%,17.92%,说明大学生还是具有创业积极性的,有自己想做的方向,并不是盲目跟风。
三、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培养自身的自主创业意识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宣传,这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前提条件。若是大学生思想上排斥创业,就很难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保持一份对于世界的好奇性,理性的考虑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更符合自己的现实条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会面临生活、结婚、买房和养老育子等压力,靠着一份简单的工资是满足不了基本的生存需要的。[5]
同时,大学生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应该是主动去寻找工作或是创业机会,“创业等于失业”此类现象应该多从自身找问题,不能都归结于政府和社会。大学生应该着重反思自身的不足,遇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而不是推卸责任、躲避退让。endprint
大学生创业要从自己最熟悉的专业和领域入手[5]。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必备的社交沟通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技能,这些有的是从课本上能学到的,但更多的是平日日积月累逐渐磨练出来的,如果仅凭一腔热血盲目创业,而不是按照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创业,最终大学生很难创业成功。
(二)高校要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
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在更大的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教育上。积极探索并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模拟实验,比如创业实践教学、走访企业、兼职体验等多种方式,既丰富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进行了创业模拟实验,能够快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并激起大学生去学习更多的创业知识的主动性。
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学生,把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塑造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一项标尺,真正把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考核纳入到学生成绩之中。学校应多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程中引用一些成功企业家的故事和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并适当邀请有经验的成功人士进入校园,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做具体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创业知识的学习,更容易找到自主创业的切入点。
(三)政府应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理顺创业工作联动机制
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投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大学毕业生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注册企业给予创业资助的工作机制,加大力度推進大学生创业免税政策,增加免税年限;提供大学生创业一站式的行政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公司注册、工商、税务等手续实现一站式便利服务。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贷款支持,探索成立大学生创业银行,对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贷款和融资等服务。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支持和鼓励更多“创客”投身创业。[6]
针对多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工作多头管理的局面,政府应成立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机构。由省市领导牵头,成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局)、团委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编制、场地和经费,负责统筹、协调、整合各部门资源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敦促相关部门出台可实施的政策文件及措施,监督和跟进各项政策、工作落实进度,评估各项工作效果。此外,办公室整合资源提供直接面对大学生的服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大厅开设名为“大学生创业直通车”的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大学生创业办理手续,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王炜.找工作难,还是找好工作难?[N].人民日报, 2011-09-29.
[2]唐金土.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 出版社,2006.
[3]姜澎.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不足2%[N].文汇报, 2001-08-10.
[4]罗干,席旭刚.因地制宜宣传开展大学生创业[J].新 西部,2011.
[5]陈雄峰.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 人教育,2011.
[6]侯永雄.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华南师 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秦 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