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凉山的时光是我最美好的遇见

2018-01-29

时代风采 2017年22期
关键词:小凉山宁蒗张莉

张莉娟出生在重庆市渝中区,2003年7月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留在上海或返回家乡的机会,响应国家西部开发的号召,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宁蒗县开展2年的志愿服务。

“当时我失望到了极点,有几次在夜里醒来,真想连夜赶回重庆的家。破旧的校舍、闭塞的交通以及无网络的学校,让我很纠结。”

可是看到孩子們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激发了一名师范生投身教育的热情,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从自己这里获取知识,她感到满足和欣慰,也更加坚定了她当初无悔的选择。

“在和村民们相处认识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他们很需要我,他们想要自己的儿女能走出大山、脱离贫穷。”她是语文教师,克服了一切初来乍到的困难,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忘我地耕耘。面对一大周(12天半)54节课时,她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反而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也使她对工作更加充满激情。课时虽多,但她从不落下一节课,也不上一节不负责任的课,被称为学校备课最详细、作业批改最认真的老师。

每堂课前备课时,她注意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以备学生为重点,努力让课堂生动活泼;在教授新课时,补差、新授、巩固,每个环节着眼于“分”字,自创备课细一些,讲课慢一些,语音轻一些,板书多一些的“因人施教”的教育方法,因而学生都十分喜欢上她的课。

课下,她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她知道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让自己知道需要传授什么知识给学生。

她经常走进学生家中,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教育以及贫困现状。随着进村入户次数增加,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的贫穷,知道当地人民能送子女读书是多么不容易,更让自己感到责任的重大。

尽管,在她支教期间,其他支教的同学纷纷返回了上海;尽管,在这期间,她完全可以选择待遇更好的工作……但她不为所动,依然扎根宁蒗,把自己的青春和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

张莉娟不仅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在金棉乡中学任教时,她用“学校是我家,学生是我娃”的朴实诺言对待教学工作,坚持爱心与责任心并举。

每当见到当地的学生,大冬天仍用冷水洗脸,七八十人挤在一个简易地震棚里过冬,每顿只有土豆、豆腐和米线……一种怜悯油然而生。

面对这些,她找大学同学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找亲朋好友,筹集了一批衣物发给贫困学生;联系一些好心人,慷慨解囊帮助贫困学生……在学校,许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或成绩差的缘故,流失现象严重,而她所任课的班级,学生却一个都没流失。

张老师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

特别是调任高中后,她积极探索和研究高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近3年,她所任教的高三语文,高考成绩显著,先后培养出3个县文科状元,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十多年来,小凉山上千名学生在张莉娟的教导下,陆陆续续地走出了大山,找到了新的生活。在她的内心里,最大的荣耀仍然是小凉山的孩子们能够获得知识,真正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在工作之余,她始终坚持写教后感,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先后发表了两基专题《为凉山孩子撑起希望的蓝天》(省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文艺“道本体”论》(省级)。

老师的爱,如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张莉娟扎根边远贫困山区,献身教育,为民族贫困山区的基层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似一头默默耕耘的孺子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做到了扎根边疆、奉献青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凉山宁蒗张莉
丽江宁蒗泸沽湖
追寻两份立功喜报背后的故事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 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是讲述,也是辨认(外一篇)
后脱贫攻坚时代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
冬天里的温暖
小凉山
追梦六十载 奋进小凉山
——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掠影
像宁蒗河一样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