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主人公爱情形象的现实诠释

2018-01-29刘文兰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林黛玉人物形象红楼梦

摘要:《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相比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倍受欢迎,但实际上王熙凤是热情如火的刀,薛宝钗是温柔似水的陷阱,只有黛玉才是百分百的爱情。其纯真的个性,至情至性的品格,不仅是文学长廊中不朽的形象,也是现实世界中爱的化身。

关键词:林黛玉;人物形象;现实诠释;百分百爱情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男人娶妻娶谁呢?如果娶了林黛玉只能打60分,娶了薛宝钗能打80分,如果娶了王熙凤却能打100分。为什么薛宝钗和王熙凤分数后来居上呢?因为薛宝钗贤妻良母,夫贵妻荣的旺夫感觉;因为王熙凤能干,娶了她,宝马别墅都不用愁了,少奋斗几十年。为什么林妹妹不受欢迎,因为她爱哭,她多病,她耍小性子。原因表面看就是这样。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粉墨登场,更是让现代的人们把对林妹妹的怜惜转向了对宝姐姐的欣赏;上课的时候,感觉我们的“90后”也越来越偏向宝钗了;网络上也出现了诸如《娶妻当娶宝钗》的众多言论。其实这都是影视和评论对原著的背叛而误导了人们,导致人们对真正的宝黛钗人物形像的曲解。尤其在经济和物质的社会,人们很容易被误导。

总之感觉娶了宝钗幸福,娶了凤姐实惠,娶了林妹妹就倒霉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其实是人们没有真正地看清这三人真正的区别,没有认识这三人在现实中的真实诠释。这三人是极度“现实化”的角色。无论什么时代,现实生活中总能找到这样的影子。

首先谈王熙凤,对于这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李劼先生谓“王熙凤谐音稀凤,意谓一个鲜见的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的强硬女子。”赖振寅先生也持有这种“贬义”观点,赖先生根据王熙凤的判画分析说:“此‘凤现于冰山,生性冷酷,不仁不义,冰心冷肠,薄情寡德。此‘凤雌雄颠倒,阴阳失伦,盛气凌人,雌威害世。”不难看出无论学者们从哪种方法对名义解析,其指向都是想表达出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态度,谐音解析法大多表达“王熙凤”这个名字中暗含她的秉性刚强和杀伐决断的男性气质。而用典故解析法的认为王熙凤这个人物生性贪婪,阴毒刻薄。凤姐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她叫作“女曹操”,把她称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王昆仑在《论凤姐》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名言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有一位评家叫野鹤的说:“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儿。人畏其险,我赏其辣;人畏其荡,我赏其骚。读之开拓无限心胸,增长无数阅历。”实际上王熙凤是最冒险的投资了。你看一个男人被她这样管着委实是不太舒张。凤姐确实厉害,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她投机倒把,机关算尽。贾琏和鲍二家的事情以鲍二家的自杀告终;贾琏与尤二姐的事足见凤姐机心,王先霈先生认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在于“用最诚恳的词语隐藏最歹毒的心肠,用最火热的声调掩饰最冷漠的灵魂。”这一点在王熙凤诓骗尤二姐进贾府时体现得最为突出。最后硬生生逼得尤二姐吞金而死,当时肚子里的孩子也成了牺牲品,让贾琏香火无继。别人还不知所以然,全说她好话,毛主席评价她处理尤二姐的事件是“有理,有利,有节”。还有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更是滴水不漏。贾瑞被她哄得团团转,在开心和被愚弄中送掉命,送掉命后都还是死而无怨,至死不悟。美女蛇啊。主要还迷惑性很大,口蜜腹剑,从评论者们关于王熙凤的语言的分析来看,有一点能达成共识,那就是王熙凤语言的基本特色是机巧、泼辣与鄙俗的统一。所以傅继馥先生说,王熙凤用语言布成了相思局,安排了迷魂阵,让贾瑞自投罗网。这时她的语言已经从机巧演变成了奸猾,她对尤二姐的那段“肺腑之言”也展示出她的自谦、自悔、又自我褒扬,一边在敬爱丈夫,一边又体贴尤二姐,“明明全是虚情假意,偏偏能说成是倾心吐胆。每一句话都躺着蜜汁,每一句话也都藏着一个陷阱。”

第二位女性薛宝钗代表的是理智有压力的婚姻。她确实善于上下逢迎,左右逢源,而且也有才华,因此广受欢迎。她“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一位地道而典型的虚伪者。历来对她的评价有:不死不快人心(犀脊山樵),宝钗无耻(哈斯宝)等,當然,最主要是高鹗的续书更是把她写成了一个奸险、阴狠的人。我们从她的诗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能看出她是那种追求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的人,而且会通过努力借助外界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宝钗身上,人情之美所剩无几(吴颖)“金玉良缘”也是彻头彻尾的富与贵的结合。

从《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宝钗扑蝶”的经典情节看,那宝钗无意中偷听了别人的私情,却急中生智,金蝉脱壳,嫁祸于黛玉,那两个丫头被她装模作样巧妙地糊弄了还在说她的好话,说林黛玉的不是。那种不经意流露的自私精明,那种巧用机心的无痕和滴水不漏,令人叹服。人多谓“黛钗合一”,但在本章中作者却把“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放在一起写,“品格端方”的宝钗可以“金蝉脱壳”嫁祸黛玉,以维护自己的“形象”。作者用含蓄的语言写出了两个“真的人物“: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一个假道学,一个真性情,一个心计老到,一个率真无邪,泾渭分明,“合一”不得。

就象小说《珠宝》中的女人一样,张笑侠对薛宝钗的评价是认为“不敢与此种人为友”。最后,因为其的心机,病中的宝玉被安排与其成婚,生生害死了林黛玉。类似这种品格,邓拓先生评价是“鞭答其灵魂”。

而林黛玉就完全不一样了。她代表的就是百分百的爱情。胡文炜先生说:“林黛玉这种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正是人们心中的向往,因为人心总是希望赤诚相待,自由交往,讲话不用担心,心中没有设防,无拘无束,无所忌讳,不受压抑。”林黛玉可能有点小性子,这是因为她太在乎;她爱哭也是因为她太在乎;她说话直,尖酸得罪人,这是因为她需要象刺猬一样自我保护,其实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多病,除了先天不足,还有个原因就是父母早死寄居贾府,寄人篱下的生活导致自尊的她不得不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必要的时候还得随时自卫。她的孤苦背景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和尖酸刻薄。她爱宝玉,只是因为心灵相通,仅仅因为爱情,没有其它。爱情是她的全部,为了这份爱情,她辗转反侧,夜夜失眠;投入这份爱情,她牵肠挂肚,魂牵梦绕;害怕失去这份爱情,变得多心多疑,神经兮兮。可是最终还是失去了,因此她只有死路一条。爱情没有,对她来说,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吴宗惠先生说:“林黛玉的性格是丰富的,她的主要性格特征——纯真,恰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她性格的诸多方面,达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很多评论者都不否认林黛玉是一个有性格缺陷的封建女子,但是又都肯定她性格中的真。贺信民先生说:“林黛玉的‘真,虽然并不是处处都指向着‘善(如对刘姥姥的刻薄),然而却无一不深通于‘美。她的真性情,真人格,像一泓秋水,澄澈明净,一无尘杂。”所以,如果想要真爱的人,还是选择黛玉吧。因为她的爱是纯正的,是生命的全部,是灵魂的声音。她多心,她哭,耍小性子,是因为她在乎,如果你娶了她,她就会开心的,也不会生病了。《红楼梦》中,如果林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是顺利的,没那么多阻碍,并且最终修成正果,那林妹妹很可能会是另一种人:健康、开朗、幸福、爱笑、善良、受人欢迎等,那悲剧结局也得改写了。endprint

所以《红楼梦》中,贾宝玉开始的时候是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可后来还是选择黛玉。为什么?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心心相印。且不说他们的“木石前盟”,你看林黛玉从不劝宝玉去争取功名富贵,宝玉偷看的《西厢记》她也看得津津有味,所以宝黛并头在四月的芳菲中同读《西厢记》,落红阵阵的场面是红楼梦最经典的镜头之一。而在薛宝钗眼里,《西厢记》等爱情绝唱只能是“奸淫狗盗”了。林黛玉和宝玉都有葬花的行为,林黛玉唱葬花词,让在山那边听的宝玉会“恸倒”在山坡上,两人不在一起,但哭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两人是心有灵犀的。他们还有更多的相同点是:同样的情种,同样地“主情”,爱情胜过生命,同样的多愁善感,同样的具有诗人的才情和悲情,同样的愤世嫉俗,同样是来到红尘的仙人……

那么两代作者曹雪芹和高鹗对黛钗两人的好恶原本是怎样的呢?林黛玉抽的签是芙蓉,薛宝钗抽的是牡丹;林黛玉前生是绛珠仙草,而薛宝钗脖子上挂着金锁;衬托黛玉的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的晴雯,衬托宝钗的却是奴性十足,圆滑随时的袭人;林黛玉死后,宝玉幻境悟仙踪,知黛玉竟是神女潇湘妃子,而薛宝钗枉费心机得到宝玉,最终孤家寡人;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的时候,却是宝钗如愿嫁给宝玉,锣鼓喧天喜气洋洋的时候。一个仙人,一个俗人,一个冰清玉洁,一个高深莫测,一边是遗恨千古的悲剧,一边是红尘俗世的喜剧等,形成鲜明对比!曹雪芹在《枉凝眉》中的描写,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初衷,曹雪芹也是肯定黛玉,怜惜黛玉,偏爱黛玉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如果宝玉代表的善,林黛玉代表的就是真,能够和这冰清玉洁的真般配的唯有这至情至性的的善了。所以,能和宝玉媲美的自然只有这棵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了,而“镜花水月”已经预示宝黛爱情是没有结果的。

可以说“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曹雪芹把他对人生的感伤迷惘和无常虚无,把他的诗人气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都寄托在黛玉这个悲剧人物身上。黛玉就是他美好理想和爱情的幻灭。

综上所述,林黛玉纯真的个性,至情至性的品格,不仅是文学长廊中的不朽形象,也是现实世界中爱的化身。所以,我想男人真正理解了這三人的本质,一定都会有自己心中明确的答案。谁不想慧眼识珠得到一块真正的美玉呢?谁不想得到一份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呢?

【参考文献】

[1]张鹏振,张祥平,邹志生.大学语文[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文兰编.黛玉葬花(大学语文)[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刘文兰,女,硕士,中国古代文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学,湖南郴州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文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黛玉人物形象红楼梦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