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媒体app设计研究

2018-01-29李贞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人性化互联网

李贞

摘要:文章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新闻媒体APP的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重视用户诉求、体现人性化设置以及投入情感关怀是未来新闻媒体APP设计需要重视的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媒体APP;用户诉求;人性化

我国“互联网+”政策的出现为新闻媒体APP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前,很多新闻媒体APP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常常基于用户体验角度设计相应的APP,一方面既要注重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兼顾用户的相关行为特征[1]。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媒体APP的相关特征,然后介绍了用户体验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一些新闻媒体APP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措施。

1新闻媒体APP的特征1.1话语方式

新闻媒体APP话语方式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分享和互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既形象生动,又立体全面,具有全通道性。新闻媒体APP常使用大量的图片、表情符号等进行描述,这种描述比较感性和直接,能够带给客户一种亲切可信的感受,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客户参与热门事件评论的积极性。新闻媒体APP的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将部分发言权赋予相关的用户,并使用碎片化模式將热门事件的细节传送给不同层面的用户。虚拟世界中,不同的观点将会产生制衡效果,相同的观点将会产生合拍效果,这两种效果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参与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1.2内容生产机制

1.2.1个性定制

用户在新闻媒体APP中除能够以主动查询的方式获取相应内容,还能够借助APP的推送功能获取相关新闻,实时接受更新信息和热点新闻。新闻的及时性和推送消息的质量对用户的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深度、有趣的推送能够引起用户的阅读兴趣,热门关键字和碎片化呈现方式有助于用户的分享。

1.2.2紧贴人们话题

时下正在流行的事务往往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关注,所以在制作新闻媒体的内容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贴近当下的热门话题。具体而言,可以在标题中嵌入热点关键词,保证内容的新颖、艺术、趣味等;尽可能以具有网络影响力的人为传播源,打造具有较强穿透力的传播链;寻找尽可能多的传播源,建立覆盖范围广的传播网

1.2.3多媒体化内容

相对于传统的文字配图,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更形象生动,更能够对用户阅读欲望和情绪进行调动。例如热点事件图文方式能够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具有更强的冲击感。不少新闻媒体APP开始以可视化

数据的形式对新闻进行分析,对新闻事件中的关系进行梳理。新时代的到来,要求新闻的呈现方式不仅局限于图文结合的方式,还需要加入其他功能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具娱乐性的体验,进而提升新闻媒体APP的用户黏度。

1.3传播运营特征

传统媒体以同心圆向外的方式进行传播,新环境下的媒体传播方式则是去媒体化直到实现病毒化交叉。新媒体的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体传播中报纸、电视和广播的束缚,用户的分享行为是新媒体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用户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对用户的用处、对用户思想的启发等。

1.4人机互动易用性

易用性是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用户对真实性的一种需求形式。当产品与真实世界越逼近,则用户越能够更加融洽地使用该产品。例如,一些新闻媒体APP常常在移动设备中放入纸质化刊物,提供的版面和纸质视觉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还具有手动选择等功能,这对于用户(尤其是年龄较大)的用户来说具有良好的体验感[3]。

2用户体验

2.1用户体验的分类

本文从心理社会学说对用户体验进行划分。(1)感官体验:通过人体感官刺激产生的反映;(2)情感体验:主要指的是用户的心情和感情;(3)思考体验:指的是通过诱发用户的创造新奇感广生的体验;(4)行为体验:指的是迪过对行为、半旲式以及互动关系进行创造广生的一种身体感受;(5)关联感受:涉及感官、情感、思考和行动多方面的体验。

2.2用户体验层次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层次递进的过程,包含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本能层不涉及思维和意识,主要由产品的外观和初效决定;行为层是用户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认识;反思层则是认知的最高水平,是对产品产生的意识上的理解。这3层的关系能够相互制约和影响。

基于认知的角度可以将用户体验分为感官曾、行为层和反思层体验。感官层体验主要由产品的形态和社会对该产品的总认知决定,产品的色彩、质感以及他人对该产品的评价都会对用户初次使用该产品的感官层体验产生较大的影响;行为层体验主要由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互动产生,当用户在多次使用产品之后将会对产品产生一定的认识,并且这个认识是由用户自己体验后产生的;反思层体验则是用户在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后产生的,主要来源于用户的精神层面,和用户以往的经历具有比较紧密的关系[4]。

3用户体验下新闻媒体APP的设计现状与不足

3.1未凸显使用诉求

新闻媒体APP的启动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个性化的启动界面有助于改善用户等待启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但是我国现有的一些新闻媒体APP在启动界面总缺乏对用户使用诉求的关注和重视,使用的文案和图形难以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对用户兴趣的激发起着阻碍的作用。例如大学生手机报APP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制定了一项能够及时提供新闻资讯、讲座信息以及兼职培训等服务的一款移动应用,但是该APP的启动界面和传统的新闻媒体的界面十分相似,用户在启动界面的过程中没有愉悦感,很明显这对该APP的推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设计新闻媒体APP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户使用诉求的凸显。

3.2主界面缺乏人性化设置endprint

主界面是用户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个界面,因此其人性化设置对提供用户的体验感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这也是我国“以人为本”政策的要求。例如BBCNEWS的主界面上分为LIVE,TopStories,MyNews和Popular。雖然只分为4个子版块使界面显得比较清晰明了,但是不难发现其中TopStones和Popular具有较高的信息重叠性,这样会显得其中一个子版块比较多余。另外,由于不同的人关注信息的领域不同,所以应当将新闻的版块按照“娱乐”“财经”“军事”等子版块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3.3功能交互缺乏情感关怀

由于手机移动APP的发展时期较长,且数量众多,因此智能手机用户对移动APP的设计产生了一种交互习惯。随着用户体验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各种新闻媒体APP逐渐更新换代,其功能分区和界面设置必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很多用户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重新改进和升级之后的新闻媒体APP。例如在某些新闻媒体APP更新之后,出现用户找不到原有功能、不如之前APP好用等评论。这说明我国新闻媒体APP更新设计过程中严重缺乏情感关怀。用户对APP的情感是决定该APP用户黏度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新闻媒体APP进行改进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情感关怀

4用户体验下新闻媒体APP的设计策略4.1凸显启动界面用户的使用诉求

用户在启动新闻媒体APP过程中的体验主要由该界面的个性和外观决定。因此在设计启动界面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用户的使用诉求,尽可能使用和用户的心理特征相贴近的图形或者文案,以真正激发用户对新闻的兴趣,改善用户对该APP的体验感。例如,今日头条在启动界面中插入一条极具创意性和个性的口号:“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该举措对后期用户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无独有偶,搜狐新闻在启动界面中加入“上搜狐,知天下”的标语,凸显了新闻媒体最显著的特征;而腾讯新闻则是“事实派”的代表,要求对各大新闻热点的真相进行还原,并以海报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用户,有助于服务于用户思想的突出和体现。所以根据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新闻媒体APP的启动界面的共同特征,后面相应APP启动界面的设计需要注意对用户诉求的重视和强调。

4.2重视主界面功能设置的人性化

对新闻媒体APP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功能特色,结合用户的认知特征,对主界面的功能进行人性化的设置和布局,尽可能贴合用户的心理预期,以改善用户对APP的体验感。我国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用户体验下新闻媒体APP的设计需要重视其功能的人性化设置。

4.3重视功能交互过程中的情感关怀

移动APP的长期使用使用户逐渐养成了一种交互习惯。而随着技术的更新,新闻媒体APP必然会推陈出新,不可避免的是其界面布局和功能分区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有些用户在使用改版之后的新闻媒体APP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的现象,即有些用户会反映APP的某些功能不见了、不如之前版本好用等。为了减少这种负面的影响,在对新闻媒体APP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情感关怀的手段进行。如有些新闻媒体APP在改版之后常常以透明页面的形式对功能分区和界面设计的改变进行友好的提示,使用拟人、卖萌的语气词体现了告知的友好性,即使是更青睐于老版本的用户对这样友好的界面也不会产生反感情绪[6]。

5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介,新闻媒体app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和特点。作为一种移动应用,新闻媒体APP的用户体验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新闻媒体APP的设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指出重视用户诉求、体现人性化设置以及投入情感关怀是未来新闻媒体APP设计需要重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晓珊,郑子云.公共交通类APP产品的功能与用户体验设计研究[J].装饰,2014(10):96-97.

[2]王萍.文遗主题类APP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8):63-66.

[3]陈国凯.基于用户体验的绿色出行APP设计初探[J].设计,2014(7):87-88.

[4]徐延章.从用户体验视角解析新闻媒体APP设计[J].青年记者,2016(3):69-70.

[5]徐怡雯,鲍懿喜.基于用户社交特征的美食类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J].设计,2017(1):20-21.

[6]戴世富,韩晓丹.基于全方位用户体验的APP创新——以“脸萌”为例论移动端产品设计的四大法则[J].今传媒,2014(11):129-13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化互联网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浅谈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