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与时俱进 共创美好未来

2018-01-29方滨兴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学术

今天,拥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集万千读者厚爱的《微型机与应用》正式改版,它拥有了全新的名字——《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峥嵘岂堪稠往事,愿有岁月可回头。回首来时路,我们欣喜地看到,35年来,学术成果与人才成长交相辉映,大量技术成果被转化现实生产力,推动电子信息行业的蓬勃发展;无数青年才俊从默默无闻成长为业内翘楚,从技术一线成长为行业专家,筚路蓝缕,春华秋实,与共和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共成长,一路走来我们收获满满,无愧于心。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宣告了网络与信息化事业大发展的春天到来了;2016年12月27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正式发布;2017年6月1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国家战略和法律法规的密集出台,标志着全球化、全网化时代的来临,代表着网络与信息化事业成为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技术的发展;要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离不开学术的创新;要尽快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离不开理念的进步。

第一期期刊的学术主题定为“网络空间安全”。我们定义,“网络空间是一种人造的电磁空间,其以互联网、各种电信网与通信系统、各种传播系统与广电网、各种计算机系统、各类关键工业设施中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等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为载体,人类通过在其上对数据进行创造、存储、改变、传输、使用、展示等操作,以实现特定的信息通信技术活动”。网络空间正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成为各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因此,网络空间已不再仅仅是少数国家、少数利益攸关方谋取利益的场所,而是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的承载平台,是信息化国家的重要发展支柱。

如果没有网络空间主权,针对网络空间的立法就没有依据;如果没有网络空间主权,打击网络犯罪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网络空间主权,就无权根除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说,各国既不可能

放任网络空间的无序,也不可能放弃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全球网络空间的治理应该本着尊重国家网络主权的理念、基于国家网络主权平等的原则、以不干涉国家网络空间内部事务为前提、以各国在网络空间中平等互利为出发点,主权国家平等地参与网络空间的治理,联合打击网络犯罪,共同推动网络空间的建设、利用与发展,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而向着我国呼吁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迈进。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理念的载体,必须与时俱进、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变革求新,学术质量依然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聘请了多位院士、行业知名专家、企业家、学者组成阵容强大的编委会,将一如既往地遵循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严把学术质量关,把控学术发展方向,兼容学术权威性和多样性;我们加强与科技企业、安全团体的合作,围绕最新的安全事件,贴近产学研一线,动态即时地开展学术争鸣与碰撞;同时希望通过这一学术交流窗口,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将期刊打造成科技创新的乐土,学术争鸣的舞台,作者读者的共同家园,以期更好地为国家信息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此次改版不是一次“改头换面”,而是一次“涅槃重生”。

高树不成荫,独木难成林。感谢“老朋友们”多年的相伴,期待“新朋友们”的参与和加入,让我们携起手来,与时代同行,共同迎接科技创新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