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叠布斯格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规律
2018-01-29赵锡霖邢立强马超虎
赵锡霖,邢立强,马超虎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天津 301800)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地处华北陆块北缘西段,新太古代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自元古代以来本区经历了数次复杂的构造运动,产生了众多的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时期的构造形迹[1]。其断裂构造特别发育,具多期活动现象,东西、北东向构造为测区构造主体框架。
区域地层发育不全,分布较广的有:新太古界变质岩,白垩系陆相湖盆碎屑岩及第四系沉积物。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多期脉冲特征,以华力西期活动最为强烈,岩性复杂,中酸性岩为主[2]。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工作区主要出露地层为∶
(1)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为高绿片岩相为主的变质岩。下段为浅粒岩夹大理岩薄层及石英岩透镜体;中段为大理岩,夹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等;上段为云母石英片岩与石英片岩互层,夹薄层大理岩。
(2)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泥质粉砂岩,以角度不整合覆于柳树沟岩组地层之上,其上被第四系覆盖。岩石为紫红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泥质、粉砂等,岩石松散,成岩差。
2.2 构造
工作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陆块区、阿拉善陆块,区内构造变形发育。测区断裂构造发育,以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共同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近东西向断裂形成时间早、规模大,具有长期活动的特征;北东向断裂在数量多,与矿产分布关系密切;北西向断裂较新,规模较小,往往切割先前断裂,对区内矿化蚀变具破坏作用。
2.3 岩浆岩
工作区岩浆活动强烈,具多期活动特征,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均有岩浆活动。本区南部以石炭纪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为主,北部以中三叠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工作区脉岩发育,规模大小不等,侵入岩体及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地层中。
2.4 变质岩
工作区变质岩发育,以区域变质岩石为主。区域变质岩主要为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的变质表壳岩,矿物共生组合为白云母+黑云母+石英+更长石,为一套高绿片岩相的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及局部地区可见岩石片理化;接触变质岩主要由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交代形成,以透辉石、石榴子石为主,可见铜、金矿化的矽卡岩发育。
3 矿床地质
3.1 矿床地质特征
本区共发现2条矿化蚀变带。
(1)1号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工作区北部,在地表出露,断续长约310m,受后期破坏较大,地表不连续,在走向和倾向上均有较大变化,总体走向60°~100°,倾向330°~20°,倾角57°~68°。矿化蚀变带以褐铁矿化、硅化为主,由褐铁矿化浅粒岩、石英脉组成。刻槽样品,其中Au含量大于1g/t的4件。
(2)2号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工作区东南部,主要分布于大理岩与石英片岩的接触带处,以孔雀石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黝帘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及少量黄铜矿化,铜矿化与绿帘石化、褐铁矿化关系密切。蚀变带长约290m,宽2m;总体走向340°。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
成因:区域性北东向断裂作用在工作区北部发育,规模较大,断裂以脆性破碎为主,破碎带以褐铁矿化、硅化为主要特征,是本区的主要导矿构造。
受该组北东向断裂的控制,形成了多条南北向、近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次级断裂。断裂以破碎带为主,破碎带内多充填有石英脉,受构造多期活动带来的热液作用,石英脉发生硅化、褐铁矿化,岩石多呈碎裂结构。这些经过热液作用改造而成的褐铁矿化、硅化石英脉即为现在发现的金、金-锌、锌矿石。
找矿标志如下:①矿化蚀变带主要赋存于白云石大理岩与浅粒岩接触部位;②矿化蚀变带主要赋矿岩石为褐铁矿化、硅化次生石英岩,在地表断续出露。
4.2 矽卡岩型矿床
成因:在大理岩与石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接触部位,通过接触交代作用形成透辉石榴子石矽卡岩,在矽卡岩早期硫化物阶段生成了绿泥石、碳酸盐、绿帘石等及少量黄铁矿等;在晚硫化物阶段碳酸盐矿物增多,并形成了少量黄铁矿、闪锌矿及少量金。
后期经过中低温热液作用,形成的方解石、绿泥石、硅质交代前期的矽卡岩,同时也带来了铜、金、锌等金属矿物,使成矿元素进一步次生富集叠加形成了金、铜矿体,使得在围岩裂隙中也可见少量铜金矿化。而后经过进一步氧化作用形成了孔雀石化、褐铁矿化。
找矿标志:孔雀石化、褐铁矿化是该类矿床最直接找矿标志,与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