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弥渡地区银铅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18-01-29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9期
关键词:砂屑下统岩浆岩

付 艳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3)

1 区域地质

矿区地处扬子地台西缘盐源-丽江台缘拗陷带,历经多期次、多旋回的构造运动,表现出复杂的地层-构造-岩浆背景[1]。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一套海相沉积,各时代地层发育较齐全。下古生界仅见下奥陶统,出露于洱海东侧向阳村一带;中新生界红层,则分布在外围或不整合覆盖于老地层上[2]。

根据1:20万大理幅资料,矿区处于南北向宾川大断裂与洱海深大断裂带间的邓川-向阳-弥渡褶皱区南部。北东向断裂成组出现,主要为具平移性质的冲断层,以其分布看,有明显扭动和被改造现象,结合岩浆岩分布特征看,属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早期形成的可能性较大。区域内岩浆岩种类较多,以玄武岩分布最广,次为酸性岩、基性岩、中性岩、碱性岩等。海西期岩浆岩活动则受大断裂控制,早期以玄武岩浆喷发为主,晚期以基-超基性侵入为特征[3]。

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早期以酸性岩浆岩侵入活动开始,与断裂褶皱有关;晚期以碱性岩浆活动结束,可能受基底褶皱和断裂控制。喜山期的碱性玄武岩浆活动与继承性断裂活动有关。

该区变质作用较复杂,晋宁期变质作用使岩石普遍具不同程度的变质,可达中深变质带的矽线石相;华力-喜山期岩石一般有轻微变质。此外岩石存在不同程度的碎裂、糜棱岩化现象,说明区内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力变质作用均有。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出露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地层。

(1)石炭系(C):石炭系上、中、下统地层在本区均有出露:①石炭系下统(C1si)石炭系下统(C1si)地层由下而上主要由下列岩性组成:底部菱铁矿化叠加铅、锌、黄铁矿化薄层硅质岩,铅、锌菱铁矿化含炭质硅质岩以及蚀变斜长苦橄岩、蚀变辉绿岩等;下部灰绿—浅灰绿色蚀变苦橄岩、苦橄玢岩夹全蚀变基性岩生物碎屑硅质灰岩及少量砂屑凝灰岩,在此段底部夹有一层厚约11m的蚀变辉绿岩,沿裂隙有白色菱铁矿分布;中部灰色薄层状生物碎屑硅质灰岩夹灰绿色蚀变玄武岩;上部灰色薄层状凝灰质生物碎屑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砂屑灰岩、钙硅质夹褐黄色褐铁矿化岩屑凝灰岩及浅灰绿色蚀变玄武岩。厚92.13m~199.80m。②中统(C2ls)地层由灰色厚—巨厚层含生物碎屑砂屑灰岩,含硅钙质团块(补巴)灰岩、凝灰质灰岩、凝灰岩等组成。厚度48m~138m。与下伏石炭系下统(C1si)地层呈整合接触。③上统(C3)地层由灰色、深灰色薄—厚层状生物碎屑砂屑灰岩、凝灰质生物碎屑砂屑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质凝灰岩及灰绿色薄—厚层状细碧沉凝灰岩多层组成,前三种岩性多呈成层性不好的不规则状产出,含丰富的化石。厚度69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本区出露二叠系下统地层。二叠系下统(P1)灰岩地层:主要岩性为灰-浅灰色厚层状含硅质团块及生物灰岩,生物化石有蜓、腕足类及少量珊瑚。地层厚度514m,与下伏石炭系上统地层呈整合接触。

(3)第四系(Q)本区第四系地层以冲积、洪积为主,分布于朱坊-黄矿厂河岸与厂街箐低地一带,成分由砂页岩与泥砂等物所组成,最宽200m,一般50m,最窄5m,最厚<20m,一般5m~10m。

2.2 构造

矿区位于大三村复式背斜西翼,北东向的次级褶皱较为发育,因受断层破坏而不明显。一般为同层褶曲,褶皱长度一般小于5km。主要褶皱构造有黄矿厂背斜、银宝山背斜、石岗山倒转向斜、中部向斜和厂街箐向斜。

矿区范围及周边主要发育有以下断裂:黄矿厂断层(F1):呈北东向展布,北东端延伸出矿区,南西端被第四系掩盖,已知长度45°~70°,属区域性断裂。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45km~70km,以左旋扭动为主要特征的正断层性质,往往伴有一些入字形分枝断裂。断层结构面复杂,断裂破碎带宽10m~50m,破碎带由张性碎裂硅质岩、硅质角砾岩等组成。

其间有带状分布的粘土物质或定向分布的褐铁矿、揉碎的蚀变斑岩类物质。断裂带具有控岩、控矿特征。见晚期石英二长斑岩岩墙、玄武岩脉沿断裂带侵入、分布。这些特点说明F1断裂带影响深度较大,活动时间较长。

2.3 岩浆岩

矿区所见岩浆岩主要属于以基性岩浆岩为主的玄武岩浆演化系列,有两个主要喷发期。早期为与放射虫硅质岩沉积环境共生的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海底海相喷发、溢流相;晚期则是二叠纪大规模玄武岩浆喷发,属过渡期环境堆积,与此相当还有其演化派生的溢流-浅成相脉岩。晚期海相玄武岩浆喷发和演化与矿区铅锌菱铁矿化作用密切相关。此处,矿区还有石英二长斑岩等岩脉。

3 矿床特征

(1)矿体特征。云南省弥渡县黄矿厂铅铁矿由北向南分为大山矿群、半边山矿群、银宝山矿群共三个矿段组成,其中大山矿群为矿区主要矿群。

大山矿群。I号矿体群分布于矿区北部75-63号勘探线之间,由等矿体组成,矿体为主矿体,其余矿体较均,其中为铅矿体;为银铅矿体。

(2)矿石质量。矿石结构主要有压碎碎裂结构、碎粒结构、菱形格子状骨骼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网脉-晶洞构造、似层纹状构造。矿区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Pb和Ag含量分别为Pb0.70%~15.01%、Ag42.25%~56.48%,另外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Zn含量0.04%~4.93%。

4 矿床成因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为岩浆、热液活动提供了活动通道,岩性组合与断裂构造为含矿热液交代、充填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与容矿空间。据前述矿石结构、构造及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分析,初步认为本矿区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银、铁伴生矿床。

猜你喜欢

砂屑下统岩浆岩
塔中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岩性-成像测井相识别图版
河坝区块嘉二气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三叠系下统周冲村组地层对铜矿的成矿作用
贵州省望谟县拉洋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镇宁片区三叠系罗楼组富水性划分及找水方向
硬厚岩浆岩下采动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伊拉克哈勒法耶油田中、上白垩统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类型及特征
湖北省保康县竹园沟—下坪磷矿地质特征
重磁资料在岩浆岩综合解译中的应用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