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8-01-29

关键词:靶区放射治疗器官

苏 煜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广西 玉林 537000)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最为常见,根据调查显示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施以调强放射治疗能够起到较高的疗效,相较于常规放射性治疗而言,副作用较小、并发症少,能够在治疗中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治疗优势[2]。但在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 调强放射治疗的特征与优势

1.1 调强放射治疗的特征分析

调强放射治疗法在放射治疗中具有精准放射的特点,能够将医学影像计算机技术、加速器技术以及临床医学放射给予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属于常规放射治疗转折性技术。在常规放射治疗中,不能准确的将放射范围集中于肿瘤所在区域,导致放射治疗的效率较低,局部放射治疗控制能力差[3]。甚至有可能将肿瘤所在靶区周围健康、重要的机体组织破坏,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而调强放射治疗则能够在放射时将放射线范围集中于恶性肿瘤区域,不波及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度。

1.2 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分析

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治疗优势:第一,具有保护正常组织的优势。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能够降低对恶性肿瘤周围机体健康组织的影响,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4]。经过调查发现,调强放射治疗能够对患者的骨髓造血系统起到良好的保护效用[5]。在调查中,选择50例在某院妇科科室住院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25例为常规放射治疗,25例为调强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盆腔骨髓造血系统进行检查。通过研究发现,经过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能够降低盆腔骨髓毒性,造血系统相对处于正常状态。除此之外,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采用常规放射治疗的患者出现慢性肠道毒性状态的患者显著多于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第二,具有增加恶性肿瘤靶区放射治疗剂量优势[6]。调强放射治疗能够准确寻找到患者盆腔中恶性肿瘤的位置,在确定位置后可以根据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制定个体化、针对性放射化疗方案。每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恶性肿瘤的大小都有所不同,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7]。见下图。

2 在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调强放射治疗时患者体位准确性问题

相对于常规治疗而言,调强放射治疗方式在治疗中对患者的体位摆位与固定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8]。由于调强放射治疗需要准确针对恶性肿瘤靶区进行放射治疗,若在调强放射治疗时患者的体位有较大误差,会大大降低调强放射治疗发的作用。而对于处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对腹部、盆腔进行调强放射治疗难度更大,客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例如当患者的体位固定膜变形因素、呼吸动度因素、患者体位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恶性肿瘤靶区出现偏移,造成调强放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9]。见下图。

2.2 调强放射治疗时器官变化问题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时,恶性肿瘤一般集中与腹部或盆腔。而腹部和盆腔内的器官均为空腔器官,如宫颈、小肠、直肠及膀胱等。空腔器官具有较大的移动空间,当患者在治疗时出现小腹移动,或生理性运动时均有可能导致空腔器官出现较大移位问题[10]。在调强放射治疗时,对于放射仪器的固定只存在于外表固定,无法保障患者腹部或盆腔内的器官不出现移动。当空腔器官出现位移或形变后,对调强放射治疗的准确度有极大影响。不仅可能导致恶性肿瘤脱离靶区,还有可能对恶性肿瘤周围的健康器官或组织产生负面影响[11]。

2.3 调强放射治疗时所面临的其他问题

在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膀胱充盈度对调强放射治疗的影响,当膀胱充盈状况不均匀或不充盈时,会降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还有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体重会明显减轻问题;患者的病情状况不同,完成调强放射治疗的总时间也有所不同,但延长放射治疗时间会对患者的局部组织产生负面影响问题;在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时,腔内后装机治疗介入时间问题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3 对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3.1 调强放射治疗具备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能够让调强放射治疗效果更佳,它主要是能够对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内的线束权重受到优化,让过高剂量的区域能够在三维方向中符合恶性肿瘤靶区形状,使得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更佳均匀。除此之外,三维适形照射技术还能够根据患者情况满足同一靶区不同放射剂量要求[12]。有些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肿瘤靶区分布十分不均匀,若采用传统治疗对于肿瘤密集或肿瘤过大的情况不能有效处理。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见下图。

3.2 调强放射治疗拥有专业医师指导

想要完全发挥调强放射治疗的真正作用与价值,不可避免需要专业能力强的医师进行指导、操作[13]。首先应当根据检查结果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与分析,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制定符合病人病情发展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再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提高放射治疗效果。只有医生真正掌握了病情诊断要点和治疗相关知识,才能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限。除了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外,患者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时,还需要熟练的调强放射治疗操作人员,才能保障治疗效率[14]。

3.3 对调强放射治疗质量的要求研究

在给予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恶性肿瘤分布状态设置调强放射治疗剂量与分布状态。只有恰当的剂量与放射照射准确性,才能降低患者体内恶性肿瘤靶区周围健康组织受到危害的几率[15]。调强放射治疗线束若照射到健康组织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放射性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给予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时,需要严格控制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与针对性。调强放射治疗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调查发现,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发现,常规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仅有46%,而调强放射治疗5年患者生存率高达93%。

4 结 语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最具有优势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时间[16]。但是在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靶区脱离问题、空腔器官位移或变形问题等,均会对调强放射治疗质量产生影响[17]。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出调强放射治疗的实际效用,加深了对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力度。通过选择优秀的医师来制定专业的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诊断[18]。配备专业、熟练的调强放射治疗操作人员,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治疗不同,需要在放射时针对靶区进行准确治疗,必须能够选择有经验、有足够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来承担,避免在放射治疗时对周围健康组织与器官造成影响[19]。研究发现,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症状[20]。对于中期宫颈癌患者而言,优先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1] 赵 博,刘美莲.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2,02(14):210-213.

[2] 任俊丽,范 立,李莉莉.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21):12-13.

[3] 陈 静,丁 乾,罗 鸣,等.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3(10):353-357.

[4] 翟凤馨.调强放射治疗老年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评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3(22):2866-2867.

[5] 陈玲娟,宋颖秋,伍 钢,等.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07(16):644-647.

[6] 林晓丹,石兴源,周同冲,等.调强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11(19):10-15.

[7] 刘爱荣,赵凤菊,罗 莉,等.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1,20(15):3077-3080.

[8] 乔文娟,靳红,成海燕,等.调强放射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2(20):950-952.

[9] 张 莉.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学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17):122-123.

[10] 叶 玲.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与常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01(09):51-54.

[11] 徐祯祯,权循凤,蒋 俊,等.调强放疗联合p53基因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J].安徽医学,2015,01(06):19-22.

[12] 张旭红,王一曼,王怀军,等.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02(08):195-196.

[13] 王钇力,许明君,陈 悦.局部中晚期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01(14):63-65.

[14] 李 岚,张凯恋,张 芬,等.调强放疗同期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5,08(24):563-566.

[15] 王嘉琪,李 静,宋海涛.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7(18):67-70.

[16] 吴志军.调强放疗、腔内治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J].中国现代医生,2015,27(26):49-52.

[17] 陈真云,盛修贵,秦中平,等.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03(17):226-230.

[18] 封江平.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36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24(20):2902-2904.

[19] 张秀珍,孙 萍,周 敏,等.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09(10):2070-2073.

[20] 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王海琴,张云霞.中晚期宫颈癌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3,02(18):41-45.

猜你喜欢

靶区放射治疗器官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类器官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