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制度

2018-01-29王健栋

关键词:延安精神财会根据地

王健栋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1937-1948年的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也是中国革命由弱到强、不断取得胜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着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延安精神。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认为延安精神是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莫里斯·迈斯纳也指出延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革命根据地在包括财会制度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在改革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以革命根据地会计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制度,探索延安精神对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延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经济

延安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它的形成,是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其中,艰苦的经济条件直接催化产生了延安精神。陕甘宁地区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而且连年战争使得战时开支越来越大,造成解放区的经济十分困难。为了度过这一难关,党中央及时统一认识、大力提倡发扬延安精神,号召各级干部要学会做经济工作,并结合客观情况制定了各项行之有效的财经政策。

(一)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各项财经政策 首先,从中央到地方成立各种类型的调查团,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后期制定正确的财会政策提供依据。其次,广泛号召发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精神,开展以南泥湾为代表的大生产运动。通过大生产运动,来增加供给、改善生活,从开源的角度减轻负担、繁荣经济。再次,对外减租减息和对内精兵简政并举。土地政策的减租减息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人民经济负担的减轻又进一步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同时,连续多次对除军队以外的党政机关进行调整和机构精简,减少冗员,从需求的角度降低内耗。

(二)发扬革命精神,积极改善生产环境,努力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 边区政府在战时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增加生产资料投入,努力改善生产条件。“……1941年边区银行经济建设放款215万元边币,1945年为2845万元边币,5年增长13倍以上,……1942年农业贷款500万元边币,1945年增长为3459万元边币,占边区银行全部资金的23.7%……”[1]同时,扩大生产种植面积、改善农业水利设施,以粮食、棉花和牲畜等战备物资为主要生产对象。由于增大了生产投入,改善了生产条件,明确了重点生产对象,使得边区经济持续发展,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提倡艰苦朴素,以统收统支为手段进行集中管理 首先,对经费实行统收统支,只保证维持生活的一般必须水准。不论各单位收入水平有多大,必须统一开支,严格按照制定的供给标准执行。同时要求采取过渡性的办法,逐渐“走到正规统一的方向”。其次,取消流通性商业行为,只保持维持基本需求的供给性生产,并对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经济进行改造,引导其向着集体化的合作经济方向发展。

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努力,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山东解放区,仅鲁南、渤海、鲁中、胶东等四区,一九四五年共增产粮食六亿八千多万斤,作到了粮食基本自给。又如晋冀鲁豫解放区,一九四六年共产棉两亿五千万斤,相当于一九四五年全国棉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就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物质条件……。”[1]战时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军队作战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上亦可见一斑。抗日战争结束时人民军队的主力已发展到127万人,比工农红军刚到达陕北时的不足3万人增长了大约40多倍,同期民兵也发展到了268万余人。

二、延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

财会工作在任何时期都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战争年代亦是如此。在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下,我们只有拥有一心为公、精通业务的会计人员,建立符合实际、能够促进经济、保障战争供给的会计制度,才能打赢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

(一)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变革的轨迹与延安精神的深入相一致 1937年末,为了对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工作进行统一管理,颁布了《苏维埃政府关于财政措施的新规定》,并于当年正式发布了《统一财政问题的通令》。从集中管理的角度,统一财政,并将财会制度的强化作为落实统一财政的重要举措。1942年前后,随着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革命根据地财会工作的建设,财务制度也逐渐建立和完善。明确要求“搞好财务管理,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指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2](P120)1944年前后,更进一步推进财会工作的建设,中直机关会计研究组发布实施《中直机关模范会计条例》,陆续健全完善资金出纳、财务会计、物资保管、收发统计等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体系逐渐完善。财政收支统一,建立了会计收发制度,会计科目也进一步统一,并要求按月编报会计报表。1946年修订了“统收统支方案”。统收统支经费,统一开支,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供给标准。当时的供给,以实物为主,主要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和必要的办公支出。例如,中直机关执行的供给标准就按照各单位和各种人员的不同情况,对供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每月办公费:职员——麻纸五张,笔半支,墨一钱;战士——纸三张,笔1/3支,墨一钱;……每月津贴费:按小米计算,技术人员二升至一斗,工人工资一斗至四斗,教员薪金五斗至七斗二升……”[3]为了对实物进行严格的收支管理,在会计科目设置上还单独设置了有关实物收支的会计科目,如“……粮秣科的会计科目,就设立了边区粮局、暂收粮秣、机关预支、粮秣特支、粮秣收支、暂付粮秣、库存粮秣、粮秣盈亏……”等十一个会计科目,实物管理的会计科目一般只以实物数量记账,但在定期编报会计报表时,要折算为金额向上报送。1948年军委供给部(即原中央管理局)发布《会计工作制度》,对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方法作出了相对统一的规定。在原先制定的制度基础上,初步完备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凭证的审核,初步完善了会计账簿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制度,满足了解放区对进一步发展经济、统一经济核算的需要。

(二)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的特征体现了延安精神的要求 延安时期的会计制度虽然在现在看来,不很完善,也不很科学,但这是与当时的客观环境相匹配的。一方面,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和财政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动员一切力量,集中一切财力和物力保证战争供给成为客观需要。1945年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上,毛泽东指出“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经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经济成分十分复杂,而且绝大部分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分散的个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制度也不统一,有的地方采用中式会计簿记,有的地方采用改良中式会计簿记,有的地方又采用西式会计簿记;即使在同一行业,会计制度也不一致。会计数据没有可比性,也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合并和利用。所以,延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财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对财务集中管理,厉行节约,统收统支。由于长期的战争,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困难。在有限的经济来源下,不但要“开源”,更要“节流”。坚持节约原则,统一规定供给标准,实行严格的“统收统支”方针。由此可见,当时制定的“统收统支方案”等会计制度是政治、军事、经济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产物。

二是对财务人员强调要求干好本职工作。革命根据地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虽然当时十分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但短期内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仍然较困难。所以在今天看来,当时所谓“会计制度”过于简单。确切的说,只是在解决会计核算中的一些诸如科目设置等基础性的问题,要求会计人员能完成本职工作。

三是会计核算对象偏重于实物。受战争年代实际情况的影响,会计核算对象是以实物与经费并重的,而且由于经费短缺,造成会计核算对象大部分时间内是以实物为主,这在现在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在于为保障战争供给服务,尚无暇顾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虽然从总体上看,延安时期为适应革命战争与发展根据地经济的需要,出现的一些社会主义性质的会计制度还比较简单,但就是在那样困难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根据地仍然建设并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财会工作体系。更重要的是,延安精神中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传统、严格的集中管理为解放后建设统一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会计制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会计的启示

延安时期的财会工作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立足实际、艰苦创业,初步形成了以战时供给制为特点的财会核算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萌芽,虽然革命根据地会计还谈不上对整个经济建设有大的促进作用,但却是坚决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有力保障,是反映生产与供给的全面情况的一面镜子。

(一)延安精神影响并指引革命根据地会计 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工作以“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工作指导,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财务工作方针,严格实行统收统支的供给制会计。一方面,通过集中财力加大生产投入,为保证自给自足奠定物质基础。“各解放区发展了变工队、互助组和小型合作社等组织,掀起了生产运动的高潮,普遍获得了增产。……有的单位达到了生产自给一半左右的要求。”[4](P675)另一方面,确定严格的支出标准,量入为出,严格控制财务支出。如规定:“生产自给收入的数目不论多大,其生活水准不得超过边区财政厅之标准……一切开支当省则省,反对铺张浪费。”[3]

(二)革命根据地会计的变革是发扬落实延安精神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的落实发扬延安精神,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财政机关在1941年至1946年的6年间多次修订“统收统支方案”。立足“实事求是”,一方面要求各单位对自有财产物资进行如实反映和上报;另一方面,在当时革命根据地的会计制度和计量货币不统一的现实条件下,将实物管理置于与经费管理同等重要的程度进行核算和管理。与此同时,具体细化各项财务制度,如中央管理局在1943年4月颁发的《供给机构及人员编制》中就对各单位配置使用的马匹具体情况作出了详尽规定。不但如此,还在前期偏重财产物资统收统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对财务人员明确要求不做“糊涂账”,正确处理大公、小公和个人的关系,力求将延安精神落实到每一处工作细节。

四、总结

“天下欲治计乃治”,一定时期的财务制度建设,一定要和当时的具体环境相一致。同样,如果要想更好的理解一定时期、一定国别的会计建设特征,必须要把其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进行衡量。离开了具体的文化、具体的历史时期,会计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离开了延安时期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战时供给制为特征的统收统支的革命根据地会计也就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财会根据地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