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烦恼
2018-01-29
一、来自青春期的共同困惑
这三位来访者一个五年级,两个高中二年级,分别处于青春期的头和尾。三个家庭环境、生活背景截然不同的来访者,看起来又似乎有着某种相似性。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而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三位来访者的自我感觉,和他们感受到的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产生了矛盾,对于“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产生了困惑:小何眼里的自己是一个活跃的人,是一个成绩还不错的人,结果新分班后的第一次考试他的成绩就是倒数。在成绩这件事上,小何眼里的自己和小何感觉到的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不一致的。同时,小何因为压力产生的失眠,和“活跃”这个形象又产生了不一致。五年级的小林想要和同学一起玩,想要同学们喜欢自己,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被大家讨厌的人。小林眼里的自己和实际展现出的自己是不一致的,小林理想中的自己和他感受到的别人眼里的自己也是不一致的。小华尊重父亲,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成绩下降之后感觉到父亲对他的失望,想要留级却得不到父亲的理解,原来的“好哥们”却不理他、孤立他、攻击他。小华对自己的感觉和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感觉也是不一致的。这些矛盾和困惑,正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所提到的青春期的危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二、建立自我同一性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变化,他们逐渐脱离儿童的特征,更加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本身就会带来各种困扰和压力。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在这个时期需要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如他们不再是儿童,他们渴望被当作独立的成人,但实际上又不完全是成人;他们的生活重心逐渐从家庭转移到自己和同伴间,更注重自己的形象以及同伴的评价。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混乱。所以,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即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需要建立对自我新的认识,获得一种一致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的形象和自己感受到的自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也应是一致的,同时也需要确立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处的位置。
当咨询师和小何一起探讨引起失眠的原因、探索失眠的影响时,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在告诉小何失眠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并且是可以缓解的。这种探索增强了小何对自我的控制感,帮助小何明确自己学习的优势与劣势,也是在帮助小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小林很容易因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小事引发愤怒的情绪,并且这样的情绪往往立刻变成攻击性的行为,同时,失控的状态又会引发他的内疚。长此以往,小林形成了自己是个不受控制的人、不被喜欢的人的印象。咨询师的共情让小林感受到了被关注、被理解,“选择轮”则让小林感受到自己可以有选择,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小林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理想自我”,他也越来越能够从生活中获得他所需要的温暖和关注。
中考失利的小华有很强的挫败感,同时又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失望,这让小华感到愤怒,这种愤怒既有指向自己的,又有指向父亲的。但是父亲是让小华尊敬的人,因此小华通过投射的防御机制,让这种愤怒变成了别人对他的攻击,他变得更容易感受到别人孤立他、攻击他,也更容易将所有的原因归因为外在他人,认为只有改变了外在环境才能改变内在的状态。但是,在改变外在环境的过程中,小华又遭遇了种种挫折,如想要提高成绩却无法安心学习,想要留级一年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不断的挫败让小华陷在压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咨询师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帮助他从认知层面重新看待他人的行为,对事件重新归因。认知层面的改变带来了感受的改变,感受的改变提高了小华的自尊,让他可以更加客观地正视自己在人际关系、学习中所处的位置。咨询师的所作所为让小华不再停留在过去那个受挫的状态,也不再留恋高中前的优秀,而是重新看待现在,重新看到现在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这个新的位置上寻找改变的可能。
三、如何应对青春期个案
面对青春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面临着身体和心灵双方面的挑战,他们会有压力,会有困扰,而这些压力和困扰往往可能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仅仅关注成绩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成绩变化背后的东西才是更加重要的。其中两位来访者都是因为学习成绩问题前来寻求帮助的,这可能也是多数学校来访者前来咨询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咨询师们并没有被“成绩”这件事困住,而是去发现成绩变化背后的东西,通过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改善认知、改变人际关系,最终使来访者学习成绩也得到提高。第二,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一方面渴望被视作成人,希望拥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但是不管在心理还是生理上,他们又没有达到真正的成熟。因此,既需要尊重他们成人的那部分,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他们独立的空间,又需要适时适当地进行引导,而这也正是三位咨询师的工作能够起效的原因。三位咨询师在案例中都提到支持性的、共情性的态度,这种态度所表达的正是“我们是一样的人,我愿意试着理解你的想法、你的感受”。
四、症状解除是否意味着咨询结束
这三个案例还有个共同点是咨询次数较少。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症状解除是否就意味着咨询结束?这三位咨询师能够在几次的咨询中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个有效是真实的吗?心理咨询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假性痊愈”,它是指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咨询,来访者突然出现症状消失和好转的现象。来访者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原来的痛苦和纠结状态一下消失,变得非常懂事、乐观、积极,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修复内在的创伤,解决潜意识里的冲突,只是在咨询师面前表出“我已经好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或是这种变化又很快消失。这样的状况其实更容易在学校咨询中出现,因为咨询师同时也是老师的角色,来访者希望获得咨询师的喜欢,希望满足咨询师潜在的期待。因此,当几次的咨询后,来访者突然发生了改变,咨询师不要急于结束咨询,而是要再做一些巩固,再多一些观察,更为慎重和认真地讨论结束。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人的改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