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个体自杀的表征及预防
2018-01-29
危机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说来,心理危机要经历三个阶段后才会到达极端的表达形式——自杀。
一、自我救赎阶段
因为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寻求心理救助的渠道也不畅通,所以当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时,他们会将自己的伤痛放在心底,用时间去慢慢化解。
在自我救赎的阶段,学生的性格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外向的变深沉了,内向的变激越了,成绩大幅下降,平时大大咧咧的学生开始思考哲学问题等等。
(一)常见心理危机表现
1.睡眠不足。
如果学生睡眠不足,上课总打瞌睡且“屡教不改”,就要引起授课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失眠的原因、评估背后的风险,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成绩下滑。
学生的智商很高,平时成绩不错,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成绩持续下滑。这种不明原因的成绩下滑,极有可能就是心理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成绩和智商以及学习动力成正比,其中智商是常量,不太容易改变;学习动力是变量,极易受到情绪的困扰。学生成绩下滑,说明其学习动力受到了某种情绪的影响,体内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或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分泌失去平衡。所以,成绩是学生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对于“不明原因”的成绩下滑,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关注。
3.情绪反复无常。
人的情绪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客观有刺激,主观就会有反应,如果反应过于强烈并且反复无常,就要考虑刺激是否超过了心理可以承受的阈限。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捕捉学生情绪上的变化,了解变化背后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可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了。
4.偶尔透露自杀想法。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人的下意识语言最能反映其内心的真实。学生只有经历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内心痛苦到了一定程度后才会用“活着不如死了好”之类的极端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在自杀问题上,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任何主观臆断都有可能会造成悲剧的发生。
(二)自我救赎阶段的心理危机预防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静观其变、暗中守护,做麦田的守望者。在操作上,建议顺其自然,不要强行干预,你不“求”,我不“助”,尽量让学生自我疗愈。
二、寻求支持阶段
一般说来,校园悲剧的发生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前面没有路”和“后面没记挂”。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积淀解决不了面临的问题,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失败、挫败,悲伤、沮丧的感觉,自觉前面无路可走,这时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选择采用自杀或自残等极端的手段。所以,想自杀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虽然“前面没有路”,可后面还有许多的记挂:“我走了以后,他们怎么办呢?”亲情相对人(家人)、友情相对人(朋辈)、爱情相对人(恋人)以及恩情相对人(教师)任何一个角色,都能止住学生自杀的步伐。
社会支持的过程,就是当事人找寻“生命记挂”的过程。
(一)常见心理危机表现
1.寻求亲情相对人的支持。
学生会按照远近亲疏的原则,依照先同辈后长辈、先母系后父系的顺序寻求社会支持。但是,如果“青春期遭遇了更年期”,或家庭系统本身就有问题,学生的“亲情记挂”就会日渐式微,会得出“我要是死了,你们就好了”的结论,从而将“利己”的自杀,升华到“利他”的境界,加速自杀进程。
亲情是抑制自杀的最有效的平台,只有在亲情无法止住自杀的步伐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寻找其他的“心理救济”渠道。
2.寻求友情相对人的支持。
学生依照“利己无伤、好友优先”的原则,寻求朋辈中的好友的支持。在这个阶段里,学生还处在一种较为感性的状态,他们除了会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告知对方外,甚至还会将自己最极端的“终极想法”告知好友,他们在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在进行“情感反应测试”。如果朋辈好友中没人能帮助他或给予他心理支撑的话,他的“友情记挂”就结束了。
3.寻求爱情相对人的支持。
如果学生有爱的对象,就会将自己情绪投射的“靶标”指向心爱的同学,以寻求情感支撑。如果有暗恋的对象,他也会鼓足勇气,拿出飞蛾扑火的勇气“拼死一搏”。这种“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类自杀”的行为,他将自己的自杀念头“升华”到了一个崇高、唯美的境界,“不成功,便成仁”,这种“为爱轻生”的念头足以抑制自杀的恐惧。如果学生对“爱情相对人”的记挂没有了,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
4.寻求恩情相对人的支持。
教师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标杆,是许多学生崇拜的偶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嘉许,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如果教师没有接收到学生的信号,或者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地指导,这个轴向的记挂就没有了。
(二)寻求支持阶段的心理危机预防
1.班主任发现班里学生有明显的异常,如成绩下降、莫名悲伤、萎靡不振、行为异常等,要注意了解其近期是否经历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离别、出生或亡故),是否遭遇校园霸凌,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在评估风险后,给予相应的支持。
2.学校在加强生命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风险预警意识。许多学生在自杀前就已经告知了班里的同学,但是由于学生缺乏风险预警的意识,没有及时报告教师或家长,最终酿成了悲剧。
3.教师如果发现当事人有自杀的想法,不要紧张、不要回避,除了要认真倾听、积极帮助、理解包容之外,可以直接与其进行关于生死的对话。要评估其现在的状况,了解其未来的打算,平等且认真地回答各种问题并给予密切地关注,必要时可以向家长预警。
三、极端表达阶段
(一)常见的心理危机表现
1.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是心理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由于人对未知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原始恐惧”,所以,离开熟悉的家庭、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一件不知结果的事,本身就是一种“类自杀”行为,只有家庭环境或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重大问题,学生才会选择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2.经常逃学。
逃学也是学生面对心理危机时的一种极端表达方式。当心理危机超出了自己可以承受的阈限时,学生就会启动防御机制,用逃学来躲避现实的伤害。学生宁愿承受逃学的责罚,也要找寻短暂的快乐,说明学校的压力和伤害已经超过逃学带来的伤害。
3.网络依赖。
成绩急剧下降并伴随着“网瘾”的症状,说明学生的心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社会支持系统也无法解决,他们开始尝试着寻找其他的“心理救济”手段以缓解内心的压力。按照心理能量守恒的原则,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满足,就会在虚拟世界里寻求代偿。这种代偿,恰恰反映了学生在面对心理危机时的无助和无奈。
4.自暴自弃。
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其实是从“自我疗愈”到“自我毁灭”的重要一步。如果说寻求社会支持是一种积极的心态,那么自暴自弃则表达了学生对自我的否定,他们的心理动力不足,自我修复的张力丧失殆尽。
5.自伤自残。
人对于死亡有着本能的恐惧,自残自伤足以钝化对死亡的恐惧,是尝试死亡的“类自杀”行为。这种行为一旦出现,说明学生内心的创痛已无法通过正常渠道释放,已经开始启动自我毁灭的程序,做好临行前的“准备”了。
(二)极端表达阶段的心理危机预防
1.判定问题的性质。
根据中科院心理所郭念峰教授“病与非病”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诊断心理问题的性质,根据《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3)形成初步印象,再根据上述结果决定是否转介。
2.厘清工作的原则。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畴,建议转介。
心理咨询:学校不是专业心理机构,一般不做障碍咨询,宜多做一些心理筛查、心理宣教、心理诊断、发展咨询、危机干预等工作。通过筛查可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降低校园心理安全风险;通过宣教,可解决学生中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心理诊断,可帮助学生及家长厘清心理问题的性质,避免法律纠纷;通过发展咨询,可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危机干预,可对应急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干预,并对事发现场人员进行心理学意义上的“止血清创”。
避免法律纠纷:学校咨询要本着能咨询就咨询、不能咨询就转介的原则,对于有明显自杀倾向的学生要坚定不移地转介;对经过治疗“已无”自杀倾向及自杀可能的学生,要加强心理护理并定期进行心理评估。
由于学校心理咨询面对的是未成年人,在个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尽量采用“社工模式”的心理辅导,在做好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尽量整合学生的家庭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优化其周边关系,大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