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下贫困农户“三扶”工作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东北地区E村贫困农户精准扶贫为例
2018-01-29陈晓东李怀钰陆众托
陈晓东,李怀钰,陆众托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农村扶贫的攻坚阶段,为了加强农村扶贫的成效和保证政策落实的准确到位,2015年底国家开始了从粗放式的扶贫全面撒网向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农村扶贫方式的转变,即精准农村扶贫。精准扶贫将解决长期以来对农村扶贫工作中的农民情况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辽宁省把贫困群众脱贫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全省设立了15个省级重点扶贫县,确保到2020年国家标准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由此可见,农村精准扶贫深入实际,要以针对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发挥各单位在帮扶作用中的重要性。农村精准扶贫不仅要发挥基层单位的帮扶作用,而且更需要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助力帮扶。其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要在农村精准扶贫中发挥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优势,以专业服务助力扶贫。早在2011年,中组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出台的专门文件就提到了有条件的农村和乡镇要以可持续性的方式去探索吸纳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并且鼓励高校等专业服务机构组成社会工作队伍通过政府服务的购买来发挥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力量。2016年9月10日王思斌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上表示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加强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救济可持续性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政策和实务体系。因此,社会工作服务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在介入贫困农户精准扶贫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按照党和国家以及中共辽宁省委的要求,2018年7月沈阳化工大学选派到东北地区E村社会工作帮扶队伍,开展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贫困农户扶贫调研和实际服务工作。笔者通过社会工作者以需求为导向对E村贫困农户的“扶贫、扶智和扶志”的精准帮扶途径进行探索,提出意见,旨在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精准扶贫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的需求分析
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村的贫困农户家庭、驻村社会工作者和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在此过程中了解到E村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初中以下学历的村民居多,他们传统观念严重,且文化思想素质低,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农户劳动力将丧失,贫困农户同样存在这种状况。E村2015年至2018年贫困农户脱贫共38户83人,其中2015年脱贫14户22人,而2018年脱贫14户35人,可看出村委会加强实施脱贫策略的力度。目前,E村有贫困农户13户34人,其中存在残障状况而导致因病致贫的有7户;由于年龄增长丧失劳动能力致使经济收入低致贫的有3户;再则因传统小农思想或缺乏学习先进致富理念的能力而导致经济收入低的有3户。笔者以这13个贫困农户家庭为研究对象,了解到贫困农户一系列的需要如下:
(一)贫困农户经济上的需求。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需求分为暂时性的经济需求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前者发现贫困农户自身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再加上缺乏经济来源,急需政府和社会的经济支持;后者是贫困农户自身有资源,但不能有效利用,例如访谈中他们提到缺乏致富项目,无法充分开发自然资源,造成利用率低。
(二)贫困农户对社会保障知识认知提高的需要。第一,了解到贫困户需要对医疗知识深入认识以及想掌握国家医疗政策的动态。贫困农户希望村委会为他们争取相关医疗补助优惠政策,并且能够改善就医环境和降低医疗开支。第二,部分贫困农户对社会保障认可程度低,而且在自己养老方面和大病花销上很担忧。他们办理养老保险等其他保险只是个别贫困农户,但也不能够定期上交参保费用,所以E村贫困农户需要懂得如何运用社会保障相关层面脱贫。
(三)贫困农户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调查中发现,E村贫困农户在三方面需要得到政府、村委会和社会服务组织等帮助下得到完善。一是需要有学习网络知识设备或场所,例如电商的学习等;二是希望能够有提高自身健康和思想的文化活动和场所;三是他们想得到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能够摸清农产品市场动态,从而摆脱盲目致富失败的困境。
(四)脱贫团队帮扶的需要。第一,贫困农户需要有志愿服务团队帮助他们改变因病致贫的状况;第二,需要帮扶团队协助村委会帮助他们申请项目,致富脱贫;第三,由于E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由村民自治组成,同样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员协助村委会工作人员谋求致富之路;第四,需要帮扶团队提高他们劳动力素质,从而增强自助脱贫的能力。
二、需求导向下贫困农户“三扶”工作的社会工作介入
现阶段东北地区对农村扶贫越来越重视,各省市开展了多种帮扶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诸如:2018年6月,S市某驻村工作队在K县G村开展扶贫工作,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给于贫困户补助金额;二是以村民合作社为出发点提供增加收入多途径渠道;三是为村民经济合作组织购置办公设备。虽然从根本上达到了“扶贫”的效果,但是更需要对贫困户“扶志”与“扶智”,加强他们自助脱贫的能力;2018年7月,J市针对农村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农户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创业扶贫车间”“互联网+就业”三种就业形式的帮扶,但介入深度不够,扶贫对象只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开展技能培训,并没有实现针对特殊身体状况的贫困农户如何帮扶;东北其他地区的扶贫方式同样存在一系列隐藏的问题,而社会工作能够以专业知识进行帮扶,实现了对贫困农户从扶贫到扶智再到扶志的逐步升级转换,这对帮助他们从经济脱贫到精神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东北地区其他农村社会工作扶贫团队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需求导向下贫困农户“扶贫”工作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发挥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和特点,本段中“扶贫”特指农村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贫困农户在经济上的扶贫。精准扶贫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贫困农户,对症下药。社会工作者帮助贫困农户搞集体经济建设,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引导他们经济上逐渐脱贫,成为他们农作物销售的“经纪人”和“代言人”。首先,社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下派社会工作者进入农村后,要评估贫困村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贫困农户的需求,且向信息平台汇报,同时链接有利于带动脱贫的相关企业、电商和致富项目等资源入村帮扶。其中,这类企业和致富项目既可以是以贫困农户的优势自然资源开发为导向,帮助贫困农户以产品向外销售的方式脱贫,也可以是以贫困农户的人力资源为导向,帮助他们对口就业。走访E村的过程中,观察到该村的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且开发不充分,再加上由于交通不便致使很少有外商前来开发,因此需要利用这个平台为有需求的贫困农户链接外商来开发资源,例如建水坝帮助贫困农户搞集体水产养殖。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贫困农户引入致富项目,一种是绿色资源开发型致富项目,另一种是有针对性地辅助有能力的贫困户就业致富项目。这里针对性帮扶指的是:第一,面对自身有能力但苦于找不到就业渠道,可以帮助他们链接就业资源,进行岗前培训而掌握就业技能,从而拥有获得经济收入的能力;第二,贫困农户自身有残疾且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需求,利用平台招募志愿者下村教授他们就业技能,帮助他们摆脱因残致贫的困境;第三,针对有智力障碍的贫困农户,社会工作者要对他们进行持续性帮扶,逐渐调整到社会适应的状态,增强获取经济收入能力。最后,由于社会工作者自身也有能力的不足,社会工作者要发挥“经纪人”的作用,通过向平台反馈信息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资源进行多种方式帮扶,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达到精准脱贫的目的。
(二)需求导向下贫困农户“扶志”工作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索
扶贫是一个内部“造血”和外部“输血”的过程,要想打赢攻坚战略就要把思想扶贫做到精准,通过掌握贫困农户的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帮扶,进而才能提高扶贫效率。社会工作者对贫困农户进行扶志,要转变他们传统的小农思想观念,从而使他们树立起摆脱困境的信心。根据贫困农户的需求,社会工作信息服务总平台下派社会工作者驻扎农村后,为他们转变传统思想首先要做的是加大脱贫思想的宣传力度。第一,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村委会工作人员搞好宣传活动,在向贫困农户发放宣传单的过程中进行讲解的同时搜集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以便此后提供更有效的服务;第二,社会工作者要根据贫困农户的需求,向信息平台寻求相关资源链接,且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农户开展小组或者个案新思想、新技能和新技术等理念学习服务,进而增强他们对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生存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自助思想,以促使行为的转变;第三,社会工作者要倡导政府基层加强对贫困农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满足贫困户的文化活动需求;第四,社会工作者要发挥农村骨干的引领性作用,增强对贫困农户脱贫的帮扶力量,例如鼓励妇女主任和党员干部定期到贫困农户家里进行思想引导帮扶。
(三)需求导向下贫困农户“扶智”工作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网络信息贫困农户服务支持平台下派社会工作者要从职业教育、农技培训、拓展信息化渠道、代际传递等方面培养有知识、有信心和有能力的现代化农民,推动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自助之路。第一,从职业教育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评估贫困农户的教育需求既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也可以将国家与政府对子女的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向他们讲解,提升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第二,在农技培训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需求的贫困农户链接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资源,邀请相关专家到农村开展农业种植技术的培训。第三,在信息化方面,由于现阶段许多贫困农户有优质资源却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渠道让外界知晓,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电商知识,使得他们懂得如何成为电商自助脱贫,进而提供他们农作物的多元化销售渠道。第四,在代际传递方面,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对贫困农户实现“扶教育之智,扶发展之智”,更要对他们“扶传承之智”。对于孩子因贫困失学而有求学意愿的贫困农户,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向社会和政府争取相关贫困农户孩子帮扶资金和政策,另一方面还要让贫困农户自身懂得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再则向他们的孩子开展小组或者个案等持续性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切断因贫困文化而导致代际传递问题,从而达到贫困农户可持续性扶智的效果。社会工作者了解E村贫困农户情况后,针对性地开展了“时尚生活”学习网络技能培训等活动,从中发现脱贫不仅需要将新知识注入给贫困农户,而且重在解决他们如何自助脱贫的持续性问题。
顺应时代要求和政策的优势,社会工作扶贫团队将成为了脱贫的一支重要力量。现今扶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需要发挥社会工作青年力量在帮扶中的作用,以多元化和创新型的服务方式解决攻坚问题,从而提高解决效率。笔者以创新方式来构建社会工作网络信息贫困农户服务支持平台,探索对贫困农户进行“扶贫、扶志和扶智”的路径,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者的链接资源的作用,而对于“三扶”措施具体开展得更细致问题也是此后待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