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18-01-29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特色

毕 研 永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总要有一种思想理论作为指导,用以规定党和国家的性质,用来标示党的奋斗目标和路线方针。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

本原理是正确的。具体到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发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号召以来,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奋力进行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用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武装。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任何能够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吸收借鉴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依据。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经验的作用。列宁在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先后于1910年10月30日和1917年7月底两次以《革命的教训》为题,总结俄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引国家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97年来的历史,正是一部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探索前进的发展史。毛泽东常讲“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坚持“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处于低潮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认真吸取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有效应对西方的“和平演变”和“全盘西化”的图谋,通过改革开放20周年、3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80周年、9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的经验总结,为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全面梳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深入揭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反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系统论述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立足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加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引起全球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和利益格局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发展面临“变”与“不变”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逐步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及党员队伍的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面对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创新的关键。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经历了从改革开放政策确立到深入推进,再到全面深化阶段的历史过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过实践检验,“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共十三大上被写入党的基本路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和重要动力。40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增强,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我们离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就更前进一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更深入一层。正是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日益完善。

第四,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探索和解决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一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毛泽东不是教条主义者,也不是经验主义者。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对于苏联经验,毛泽东强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2]要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二是群众路线的立场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旨在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的利益和共同富裕问题,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形成并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三是独立自主的底线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也是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把维护国家主权作为前提条件,坚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毛泽东继承列宁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主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和扩大对外开放。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依据和基本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构成了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出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一)邓小平坚持以社会主义本质为主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从此,中国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3]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形势发展演变的科学分析,敏锐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就超越了传统的“战争与革命”时代观,为中国致力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领导批判“两个凡是”错误观点,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进一步解放干部群众的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使中国共产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全党全国人民大胆地闯、大胆地试,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共中央于1978年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主题,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超越本国实际,也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走出一条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中共十三大再次强调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这一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认识逐渐成熟,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依据。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此,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一些环节,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从而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初步蓝图。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过程中,总有一些“姓资”还是“姓社”、“计划”还是“市场”的争论,束缚人们的思想和手脚,限制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深入思考改革开放过程中制约我们前进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困惑基础上,邓小平反复强调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区别。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可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针对当时干部群众中的思想混乱局面,邓小平发表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此后,邓小平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定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纠正软弱涣散状态。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作了全面论述,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1987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通知》,突出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为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此,中共十三大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和始终坚持的基本依据。

邓小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总结改革开放基本经验。他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亲自检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认真调研和反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内涵,并在中共十四大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得到进一步确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运动中阐述社会主义本质,指明了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

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主线,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中共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括提炼为邓小平理论,明确“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二)江泽民以党的建设为主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困难和压力,一时间改革的声音弱了,开放的力度小了。中国社会主义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更加稳固并继续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战略决策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极大考验。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和政党建设这一主线,深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改革开放,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和阐发。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国内一部分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信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疑虑,怀疑改革开放的性质,担心资本主义的复辟。能不能顶住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赢得民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的新要求,江泽民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并将这一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论断基础上,江泽民把发展与党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4]高度重视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先进文化为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努力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决定在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中国共产党党性党风教育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日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170年前的《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也代表全体劳动群众的利益。江泽民在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基础上,从党的建设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的角度,总结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始终坚持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中共十四大形象地提出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00年2月,江泽民到广东考察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在新形势下,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也要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力量。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凝聚人民力量,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三个层面,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同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政治保障。

(三)胡锦涛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囿于过去底子薄、基础差,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发展一度处于粗放式、速度型阶段,唯GDP、发展速度至上,发展质量和创新能力不强,呈现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特征。胡锦涛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党的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发展,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强调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我们党正确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新世纪新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的社会建设难题。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增加了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使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四位一体;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写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007)中。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5]中共十七大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为主题,规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胡锦涛提出:“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也就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5]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中共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在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应对严峻挑战、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党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始终保持先进性。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不断加强执政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突出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5]在总结执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胡锦涛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领导开展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明确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6]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始终坚持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葆党的先进性。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线,总结梳理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对标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党的意志变为国家的行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科学解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确立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方向,是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发展内涵。

(四)习近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解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阐明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基本方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着眼新时代,明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是对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清晰界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一论断在中共十三大上成为全党共识。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不少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改变了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人民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不合理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差距不断增大,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不断凸显。习近平准确把握我国现实国情的“两个没有变、一个变”,梳理判定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7]习近平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个重要角度界定了党和国家所处的位置,即“三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是对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自信,标定了我们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担当。

立足新方位,系统阐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发展开始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等问题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的发展壮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千方百计进行防范和遏制。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习近平解剖中华民族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脉络,深刻揭示蕴藏于中华儿女心头的共同期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置于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中来考量,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梦想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也成为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注入了崭新内涵。习近平明确提出“四个伟大”,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维护人民利益,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自觉防范各种风险挑战;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觉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体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在原“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使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中共十九大依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把党的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

适应新变革,谋划提出党的基本方略。习近平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拓展理论新视野,概括提出党的基本方略。从中共十二大到十八大,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党的基本理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南,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二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指导作用。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则更具时效性,需要在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导下不断发展创新。习近平根据实践发展和形势变化,对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进行深入整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继承发展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此同时,习近平坚持和依据党的基本路线,谋划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高度重视并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反复强调基本路线的重要性,把基本路线以党规形式写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全党全面深入贯彻执行;认真总结治国理政基本经验,谋划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在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和发展路径方面对基本路线都有所继承、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为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顺利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更突出人民性,体现全民共商共建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继承发展党的基本路线所蕴含的改革气质,“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8]全面依法治国继承并遵循着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基本原则,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他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并把政治建设放到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践行人民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习近平把这样的价值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并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关于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着眼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新的发展实践,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树立新发展理念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中首先要解决,也是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一是发展为了人民,解决了发展的根本目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二是发展依靠人民,解决了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决了发展价值目标问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邓小平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江泽民、胡锦涛在这篇大文章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分别在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上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习近平反复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就明确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主题。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成为十二大报告的主题和主旨。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过程中,历次党代会都会根据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和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总结经验、谋篇布局、明确思路,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内容和话语体系,形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和主旨。在话语体系表述上,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内容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形态有所区分,但前后相继、有机统一,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理论原则,坚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坚持人民性的根本价值立场,从整体上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既体现了理论的继承性和统一性,又体现了理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过程中,不断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经验

经验是总结过去的结晶,也是创造未来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神圣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给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通过总结经验来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其自身也走过了一个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是僵化的教条,必须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其实质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成就。我们党正是因为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才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开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安徽小岗村农民的自发改革探索,到支持并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从摸着石头过河再到加强顶层设计,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制定并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终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局面。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的根本问题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我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分析时代、引领时代,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价值取向,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群众、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和发展大势。

(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造世界。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与170年前《共产党宣言》诞生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与40年前的中国也大不相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没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改革开放伟大时代中诞生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集中全党智慧,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不断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深入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他坚持理论创新,统筹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概括提炼党的基本方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时代眼光,以解决当前中国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抓手,在不断攻克改革开放的繁重任务过程中,在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过程中总结积累经验,推动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能观照现实,又能引领未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治国理政实践相结合,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坚持以改革开放实践为依据,既学习借鉴各国先进经验,又不盲目照抄照搬,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为理论创新提供活生生的新鲜经验,在推进理论创新过程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协调性,提炼升华改革开放的制度性成果,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三)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始终坚守科学理论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是理论创新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终极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在人民群众实践和武装群众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为党和人民所掌握。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特品质。在为人民层面,毛泽东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思想出发,提出向人民群众学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创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夺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江泽民科学分析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4]成功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创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思想,把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人民性作为核心命题,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离开人民性谈党性,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了根基,难以维系;离开党性谈人民性,就缺乏领导力量,找不到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始终重视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在人民群众创新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不竭的创新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作为理论创新的主导力量,要增强理论自觉,坚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理论探索和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全过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团结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先进理论引领人民、武装人民,不断提高群众素质,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我们要立足于新时代新特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