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

2018-01-29陈丽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陈丽菊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22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是指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动脉性变,最终导致脑出血[1]。由高血压脑出血引发的偏瘫近年来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必须对治疗和护理进行加强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中对59例患者实施护理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后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按照疗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9.56±3.09)岁,发作时间1~20h,平均发作时间(9.81±1.06)h,其中偏瘫分级:0级6例,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3例;观察组59例,男27例,女32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87±3.16)岁,发作时间1~19h,平均发作时间(9.96±1.08)h,其中偏瘫分级:0级5例,Ⅰ级14例,Ⅱ级26例,Ⅲ级1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偏瘫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作时间、偏瘫等级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护理:①心理护理:偏瘫患者由于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容易产生恐惧、自卑、紧张等负面情绪,甚至悲观厌世。护理人员在治疗前期应耐性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以及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并通过耐性倾听和仔细观察从而了解病人心理真实想法,用温和的语气对其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顺利展开。②社会支持: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家属加强陪护,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鼓励患者积极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以提高其自信心。同时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③放松护理:在患者晚睡前,护理人员可借助肢体按摩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肢体,在争取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放一些他们喜欢的轻松音乐,转移其注意力,从而实现放松患者身心的目的。(2)早期肢体康复训练:①体位选择:平卧位需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然后根据其偏瘫肢体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患者是上肢偏瘫则需要放置一个软垫在患侧肢体肩关节处并适当抬高肩部;而对下肢偏瘫的患者来说,需放置软垫在患侧髋关节以防止外旋,同时膝关节也要放置软垫以预防膝关节伸直过度。侧卧位则需将其患侧肢体置于上方,背部铺垫软枕并抬高头部。②训练方法:在患者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可进行摇摆下肢、伸展上肢等训练,初次训练时间为10min/次,随后逐渐延长训练时间至30min/次。一般而言,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针对肌肉张力为0~Ⅱ级的患者可进行被动训练,2次/d;而肌肉张力为Ⅱ级以上的患者可进行主动训练,借助意念方法进行训练,让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从而提高肌肉收缩力度,可反复进行此训练以加快神经的传导功能,最终实现举起上肢、行走等临床治疗目的。除肢体训练以外,还可通过对清醒患者的内关、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的针灸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而昏迷患者则选择内关、太冲等穴,1次/1d。

1.3 评价指标

治愈:预后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有效:预后临床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无效:预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4 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观察组治愈29例,有效25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5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4.58%(44/59),(x2=6.020,P=0.01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24±8.25)分与对照组(23.17±8.62)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6.58±3.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5.84)分,(t=5.579,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最严重的高血压病并发症之一,多发于50~70岁人群[2]。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病变,这些小动脉管壁上会发生纤维样或玻璃样变性以及局灶性缺血、出血、坏死,血管壁强度被削弱,出现局限性扩张和小动脉瘤形成,由于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以及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致使以病变的血管破裂而出血[3]。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与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肢体功能以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重建大脑功能、提高神经紧张度、改善血液循环等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干预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