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梦的兴起与破碎
——以《推销员之死》论美国梦

2018-01-29杨苏

关键词:威利推销员文学创作

杨苏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美国梦作为全体美国人的精神信仰之一,自美国诞生以来,便广泛地存在于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为实现自身的梦想而奋斗。美国梦的基本内涵即每个人都能在努力拼搏之后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美国文学中有关美国梦的作品数不胜数,可以说,美国文学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历史。从美国建国初期,再到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美国梦都在美国文学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不少文学作品以美国梦为主题。美国梦的兴起与时代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同理,美国梦的破碎也是时代促成的。19世纪后半期,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矛盾也日益突出,原本人人遵奉的美国精神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尤其是19世纪以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梦对美国人的吸引与鼓舞日渐衰微,《推销员之死》即是反映美国梦衰落的重要文学作品。

一、美国梦与文学创作

(一)美国梦的缘起 “美国梦”,翻译自英文American Dream,也可以译作“美国梦想”。自1776年美国诞生以来,美国梦便与之俱生,成为美国民族精神与传统价值的集中显现。[1](P42)美国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原始淘金梦、个人成功梦以及当前的投资移民梦,但究其内涵,则可以分为美国的梦想以及美国人的梦想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就美国的梦想而言,它指美国国家层面的精神追求,诸如自由、民主、平等等,这些是美国立国的精神基石,是每一个美国人共同恪守的精神信仰;其次,就美国人的梦想而言,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梦,即每一个美国人都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鼓励、激励美国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美国梦之所以能够诞生于美国,和北美大陆的历史文化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首先,美国梦以国家梦为基石,以个人梦为目标,民主、自由、平等是美国梦最可宝贵的价值,而这些则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与英国的长期斗争。可以说,正是国父华盛顿等在与英国的独立战争中滋生了美国梦,革命军1776年在费城发布的《独立宣言》中就有“人人生而平等”的语句,这正是美国梦的追求;其次,美国梦尽管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但个人成功梦是最为典型的美国梦,所谓个人成功梦即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国建国后,正值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美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每个人面前似乎都有着相当多的机会,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大国,为美国人美国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美国梦与美国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离不开固定的母题,所谓母题就是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是时代环境、社会精神信仰在文学创作中的直观体现,美国梦则是美国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尽管当前的美国梦已经不如建国初期时受到公众的欢迎,但仍然是文学作品乃至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美国梦与美国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几乎全部以美国梦为主题,这固然可以归因于当时的美国发展进程,也和作家群体的乐观心态有着重要关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作家将美国梦与时代发展紧密融合起来,以弘扬美国梦来赞颂美国,鼓舞美国人民。尔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美国梦的土壤日益凋零,作家对美国梦逐步从赞颂转变为反思乃至批判,文学创作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展现美国梦成功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凸显美国梦破碎的作品,比如亚瑟·弥勒的《推销员之死》,这表明美国梦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价值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表明美国作家群体在文学创作中逐步走向成熟。[2](P183)

二、文学作品中兴起的美国梦

(一)萌芽文学时期的美国梦 美国文学起源甚早,此处以美国建国为时间点,划定美国文学的起始阶段,尽管这种划定方法截断了美国文学与英国文学之间的天然联系,也阻断了美国建国之前的殖民地文学与建国之后文学的关联,但却简单明了,对更深入地开展美国文学研究非常便利。美国梦作为全体美国人的精神信仰,自建国以来便深深地存在于每一个美国人心中,美国文学则与之相始终。当然,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中也有一些作品体现了美国梦,但这些作品大都为叙述性的记录,文学价值普遍偏低。比较有名的作品如布拉德福德等,遗留了一些诗歌、散文以及书信,主要理想则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建国后,美国文学获得了初步发展,从原先的以叙述性记录为主的单一文学体裁走向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学体裁,当然,美国梦仍然是众多文学体裁的关键主题之一。托马斯·潘恩作为美国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其在《美国危机》等政论性文章中详细记录了美国独立革命的历程,向广大的美国读者展示了美国崛起之路,这对美国社会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国父创业维艰的历程,对美国梦的传播也有着不小的价值。《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建国国父之一富兰克林的个人自传,富兰克林作为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以自传体文学作品的形式向广大美国公众现身说法般地呈现了美国梦的内涵及实现方式,成为了美国梦的主要代言人。

(二)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美国梦 美国建国初期,也就是18世纪后半期,是美国梦在文学作品中的萌芽时期,而19世纪前半期则是美国梦在文学作品中的勃发期,这和美国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发展情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3](P106)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虽然才立国数十年,国际上面临着英国的压迫,国内又存在着南北方的矛盾,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期,北方工业州在经济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南方蓄奴州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不仅如此,缘起于18世纪末的西进运动在19世纪达到了高峰,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人在西进的路途中实现着属于自身的美国梦。美国梦逐渐成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主题,被一个又一个的伟大作家融入到了文学创作实践中。这一时期的文学通常被归纳为浪漫主义文学,而浪漫主义恰恰以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对前途的无限展望为主要特征。[4](P129)爱默生作为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非常看重个体的价值,主张每个人都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与美国梦的主要特征之一“个人主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为美国梦在后来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张扬奠定了基础。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梦的坚实捍卫者。《草叶集》作为惠特曼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著作。在《草叶集》中,惠特曼以诗人的笔触对美国进行了颂扬,既颂扬了美国壮丽的河山,也颂扬了美国的社会理想,其中没有压迫、剥削,人人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理想恰恰是美国梦最为真实的写照,它同时也是所有美国人的梦想。不仅如此,《草叶集》之所以名为“草叶”,主要是用“草叶”比喻美国社会的普罗大众,形象地展现了美国梦的普世性。

三、美国梦的破碎——以《推销员之死》为例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的代表作,也是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美国梦破碎与幻灭的经典剧作。剧中主人翁威利·洛曼,是一个尽心尽责的推销员。威利坚信只要努力,只要能够做到讨人喜欢,就能将自己手中的货物推销出去,就能实现美国梦,并为此不懈拼搏。然而时代、社会、家庭却给了威利沉重的打击,使其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最终选择了自杀以结束生命。威利在当时的美国并非个案,而是成千上万个身怀美国梦的“小人物”的缩影,因而,威利最终的命运也象征着众多美国梦拥趸的命运,尽管他们未必会采取威利这样极端的方式。全剧并未直截了当地批判资本主义与社会阴暗,却借威利之死,将美国梦的虚伪面貌和盘托出。而威利之死,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认识。

(一)社会经济危机的客观反映 美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主义大国,自19世纪末经济总量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以来,已经延续了100余年,然而,受资本主义制度天然缺陷的影响,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会不定期地爆发经济危机,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害,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亚瑟·米勒出生于1915年,大萧条时期正值其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因而,对大萧条所造成的工厂停工、工人失业,人民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资本主义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有着更为透彻的认知,剧作《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个人悲剧就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换言之,正是社会经济危机导致了威利乃至更多的美国下层人士的悲惨境遇。经济危机的到来会导致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使得威利等推销员难以将产品成功地推销出去,因而,威利最终被服务了几十年的公司所解雇,这对威利的“美好愿景”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也使得威利坚信了几十年的“美国梦”走向了崩溃边缘。[5](P138)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所有事物都能异化成商品,劳动力也不例外。威利作为公司的一员,当其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时,必然会被解雇,而这正是威利自杀的社会原因。

(二)精神价值扭曲的典型代表 如前所述,美国梦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梦都指向狭义的美国梦,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成功。然而,这里的成功指的是什么,对美国梦的内涵乃至实现方式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威利乃至大多数中下美国人民而言,所谓美国梦,其实质就是“美金”,就是财富,只有获得了财富,才能获得地位、获得尊严,没有了财富,人将一钱不值。也就是说,威利的美国梦,本质上是一种“拜金主义”式的美国梦,一旦金钱、财富化为乌有,美国梦自然烟消云散。[6](P232)这种价值观会给以威利为代表的中下层人民带来误导,即“金钱即一切”,有了钱春风得意,没有钱失意潦倒。威利深受此种价值观的影响,并将之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唯一导向。然而,残酷的现实环境使得威利不仅未能赢得人们的喜爱,也没有依靠推销发财致富,他扭曲而偏执的美国梦将他一步步逼向毁灭的深渊,最终走向死亡。

(三)个人盲目乐观的必然结局 《推销员之死》创作于1949年,正值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亚瑟·米勒作为一个经历过大衰退时期的美国人,对美国经济繁荣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危机,以及广大中低产阶层的生存现状有着非常透彻的了解,因而,选择了威利·洛曼作为美国梦破碎的典型。威利作为底层美国人民的缩影,他的死除了可以归因于时代环境以外,和威利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可否认,美国梦作为美国人共同的精神信仰,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美国人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美国建国以后,尤其是西进运动时期,美国梦以其对美好未来的展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人投身到创业中。无数人的创业成功使得美国梦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加速,尤其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美国梦中的创业意识逐步被丛林法则所取代,垄断资本家们攫取了大部分财富,并阻断了平凡人的上升空间,“适者生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威利对这种社会现实不甚了解,或者说不愿了解,仍然盲目乐观,以为凭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发财的梦想。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美国梦”使得威利难以承受梦碎之后的伤痛,不得不走向毁灭。[7](P40)

四、美国梦在文学创作中消退的原因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也是美国梦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了黑奴制度,形成了统一的全国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进入经济发展的高峰,与此同时,美国立国之初的很多精神理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美国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原先深信不疑的美国梦,尤其是美国立国的精神基石产生了怀疑与动摇。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便是美国的文学作品逐步从美国梦的宣扬者演变为美国梦的反思者乃至批判者,《推销员之死》是所有描绘美国梦破碎的文学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部。

(一)时代背景的转变 正如美国梦的兴起是一个漫长的历程,美国梦的破碎同样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人们对美国梦的认知逐渐深刻,从先前盲目的乐观走向现实,时代背景的转变是导致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根本因素,也是美国梦在文学创作中消退的主要原因。南北战争后的高速发展,其在壮大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增多必然会导致底层民众对原有价值信念的怀疑,美国梦也不例外。[8](P49)比如,民主是美国的立国价值,然而,资本对民主的渗透使得金钱成为决定竞选的核心要素,必然会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对民主信念产生动摇。进入20世纪后,受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的影响,美国梦从动摇濒于走向奔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美国人带来了相当严重的精神危机,原有的价值、信仰体系纷纷瓦解,甚至在作家群体中产生了“迷失的一代”。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对全体美国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底层人民更是如此,公园里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所创造出来的“神话”彻底破碎,美国梦自然毫无立锥之地。1941年,日本轰炸珍珠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同时也使得美国年轻群体中普遍出现了生存危机,“垮掉的一代”应运而生。

(二)创作思潮的迁移 时代背景决定社会观念,社会观念影响创作思潮。作家是社会中神经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任何社会观念的微小改变都会在作家群体中体现出来。美国梦是美国建国初期以及资本主义上升期的重要思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当然,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作家,在美国文学的萌芽期以及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美国梦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之一。南北战争后,美国由分裂走向统一,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原先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类社会危机也日益显现,美国文学创作由浪漫主义走向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是对未来的畅想,因而美国梦大行其道,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调则是对现实的批判,美国梦影响式微,逐步成为作家怀疑、讽刺乃至批判的对象。最为经典的便是马克·吐温一系列反映美国社会现状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比如在《竞选州长》中,马克·吐温就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美国貌似繁荣背后的道德沦丧与物欲横流,将遮挡在美国梦上方的遮羞布无情掀开,使美国梦由神圣的信仰跌落凡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知识分子阶层中弥漫着生存危机,存在主义文学在美国兴起,美国梦更是沦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信奉了一辈子的美国梦,最终却不得不面对梦醒之后自杀的局面。[9](P170)

(三)英雄主义的溃败 英雄主义与美国梦一样,同为美国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主题。自美国文学的萌芽期以来,其文学作品中即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英雄主义影响,既有追寻北美独立的国家战斗英雄,也有捍卫民主自由的个人斗争英雄,既有为解放黑奴视野而斗争的民族英雄,也有在淘金事业中取得成功的个人英雄,数不胜数。可以说,英雄主义与美国文学创作相始终。不仅如此,英雄主义文学创作与美国梦文学创作也经历了从盛到衰的历程,二者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南北战争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浪漫文学时期对英雄的颂歌逐渐转变为现实主义文学时期对凡人的刻画,这种转变和美国梦如出一辙。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消退与英雄主义在美国文学中的溃败是一体两面,相互影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文学创作逐步走向反英雄主义,很多文学作品同时具备反英雄主义以及美国梦破碎的双重特征。菲茨杰拉德经典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就是典型。[10](P71)首先,盖茨比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完全背道而驰,他为了积累财富挤进上流社会而不择手段,赤裸裸的流氓行径使之根本难以肩负起英雄的称号;其次,盖茨比是美国梦坚定的信奉者,然而他自身最后的命运却是悲剧。作者借盖茨比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黑暗、丑陋社会下的美国梦破碎的全过程。

五、结语

美国梦是美国建国以来,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精神寄托,直至今天,在美国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无数的年轻人以及移民群体将美国人作为鼓励自身奋斗的精神源泉,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美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国梦的认知也日益深刻,从建国初期以及资本主义上升期毫无保留的信奉到南北战争后有所保留的怀疑再到一次大战后的全面反思,美国梦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不断地变形、扭曲。文学作为反映时代的绝佳载体,自然也会受到美国梦的影响,美国建国初期的文学以及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文学,美国梦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主题,精神昂扬向上,而19世纪后期,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创作思潮的转变,美国梦在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破碎与衰退。

[1]王 芳.美国文学与美国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02):40-43

[2]湛 江.从美国文学作品看美国梦的变迁[J].海外英语,2015(07):183-184

[3]宗 蔚.从美国文学看美国梦的演变历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5):106-107

[4]陈晓霞.论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J].芒种,2015(01):128-129

[5]张丽君.从“推销员之死”看美国梦的破灭[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6):137-140

[6]邓建华.小人物的悲剧——浅析“美国梦”在《推销员之死》中的体现与幻灭[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232-234

[7]彭雪莉.美国梦的幻灭——《推销员之死》主题浅析[J].安徽文学月刊,2011(06):39-40

[8]廖 倩.浅析美国梦破灭的原因[J].魅力中国,2014(13):49

[9]秦 琼.美国梦的破灭——浅析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J].安徽文学月刊,2008(08):170

[10]杨 蕊.浅析盖茨比变质的“美国梦”的破灭[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71-72

猜你喜欢

威利推销员文学创作
WILLY THE DREAMER梦想家威利
梅卓文学创作论
威 威利 温基
梦想家威利
六六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威力和他的自行车
推销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