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改革文化的价值求索与行动逻辑

2018-01-29胡方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院校制度

胡方霞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5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面对新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随着优质高职院校的发展,推行价值引领与文化管理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发展趋向。因此,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通过塑造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文化,以文化“无形”的力量和“渗透性”的存在来引导和激励教师自觉的教学改革行动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高职教学改革文化的价值追问与功能表现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文化是指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师生员工共同享有的或认同的涉及教学改革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则,是基于一定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规范、精神、意识等精神文化活动的总和。在学校内部,教学改革文化体现为大多数群体对于“教学改革很重要”“教学改革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教学改革是真实的”信条达成共识后形成的教风、学风和管理氛围。它是多重文化作用下的动态结构,既是一种组织文化,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师文化和教学管理文化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情境化”的场域。

“价值”是指客体内在的属性、功能等对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或有用性。价值定位就是指塑造高职教学改革文化对人的发展及提高教学改革质量和效果的意义、作用的判断和确定。迁移到教学改革活动来说,教学改革文化的塑造不仅对推动教学改革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

(一)凝聚共识,突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困境

近年来,高职教学改革实践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亟待改进和突破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狭隘、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管理模式缺乏弹性、评价标准片面”。高职教育理念在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等层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教学定位模糊,缺乏对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的把握,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性不强;教学改革项目和活动存在“为改而改”“为建而建”,短期化、临时性、流于形式的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照搬照抄政策文件或者其他院校的做法,没有根据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改革设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无法让职教改革走向更深层次。

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扩大教学改革的深度、创新教学改革的方法、注重教学改革的实效,似乎成了所有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职院校重体制机制改革,轻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脱节或错位。二是传统教学文化和思维模式的阻力为教学改革带来了困难。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明哲保身、经验性思维等文化传统与“德性”的、本本主义的、守城式的、控制型的、功名化的教学文化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障碍。三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缺乏呼应和互动。改革主体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的不同以及固有文化的差异使得预期目标的实现值打了折扣。最后,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缺乏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也略显不足,有力不从心的原因。

组织文化理论认为要想变革成功,减少变革的阻力对成功十分关键。如果涉及变化的人都期待着变革,并相信变化是必要的,那么变革会顺利和令人满意地进行。高职教育改革实践创新乏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职人”学术习惯的束缚和职业思维的缺失。因此,面对当前高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应从深层上考虑人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创造对教学改革活动的期待,将改革管理及保障活动提升至文化理念的层面,强调改革主体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和认同,帮助突破教学改革困境,为提升教学改革实效营造开放、创新的学术环境。

(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助推高职院校转型发展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解构与重构着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国家“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带来新的方向。经历了30多年“量”的快速发展,面对场域的变迁,高职院校唯有主动改革,转型发展,做好“形态转型”“方向转型”“过程转型”,以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率。

如果说改革是引领发展的动力,那么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难度很大、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还需要对其引领、支持、激励和服务。在管理工作中,仅有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或人本管理是不够的,仅通过物质投入、师资数量以及管理制度等强制性和被动型的外部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也是存在问题的,需要将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上升为文化的自觉,将文化渗透到教师行为、教学管理行为中,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塑造高职教学改革文化的目的正是建立一套价值体系,使高职院校内部形成统一的改革价值观念,使全体师生员工和管理人员对学校确立的改革价值目标、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产生“认同”,以文化柔性的内控机制规范和激励改革行为,自觉地实施教学改革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

(三)关注人的发展,促进改革主体的自我成长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教学改革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的相互关系、作用和影响,学生、教师(校内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后勤人员等)既是教学改革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受益者。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学改革文化的根本目的。教学改革文化通过指导教学改革实践,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教学改革主体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他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以组织者、实施者、受益者、评价者等角色参与教学改革并受益。首先,教学改革文化启迪人们不仅重视理论、方法、技术的变革,更加关注教师自我的参与、文化的适应,给予教师广阔的学习与成长空间,形成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格局。专业教师也只有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去,才能达到个人向专业方向发展迈进的目标。其次,教学改革文化的塑造是教学管理从传统的控制主义为特征的管理走向以“教学引领”为特征的文化管理的体现。通过教学改革文化塑造发挥民主协商、观念引导和激励服务等教学管理功能,使得教学管理人员从“上传下达”“繁琐事务性”工作中抽离,更能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文化塑造的最终目的是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生命成长及其全面发展。

二、高职教学改革文化塑造的行动逻辑

(一)核心:确立和传播崇尚教学改革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确立是文化塑造的起点和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塑造教学改革文化的起点正是要树立新的改革观,确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意识,在全校树立教学是核心工作的观念,形成崇尚教学改革,因而重视、关注、支持、愿意投入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氛围。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以人才培养为使命的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市场的竞争和社会的淘汰,同样需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性、自觉性,减少功利性、表面性,以“求真务实,追求实效”的态度推进改革,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教学改革”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上,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双轮驱动、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激发动力,而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真正落地,使体制机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得以实现。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教学与科研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教学改革应该成为科研与教学密切联合的载体。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和批判反思意识。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要加强学习,在理论观照中培养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以教学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进一步研究思考、分析原因,提出解问题的对策。通过教学反思和方法革新,在更好地理解权力关系基础上,对诸多霸权式假定进行质疑与批判,基于自我实践性知识的分析和发展,自主设计、监控和评价教学,艺术性地、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自我更新,提升专业能力。

再次,树立创新意识。改革需要开拓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学校应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创新性组织和制度。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强化教育理论和先进教育思想的学习,特别是改变沿用、照搬本科的教学模式习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保持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和活跃的思维习惯,学习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最后,树立质量责任意识。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质量意识,敢于向教学要质量,坚持精益求精的质量态度,形成追求教育质量的情感承诺和自觉提高质量的行为。

当然,观念的认同和意识的树立,是需要持续、反复的传播过程,往往是外控力和内源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应及时把握观念转变的契机,了解教职工的心态变化,同时需要面向全体教职工包括管理层进行必要的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

(二)主要任务:创新和完善教学改革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必须依赖于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文化塑造中,制度既是观念的产物,也是文化主体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借助于规章制度的执行,价值观得到反复强化和巩固。同时,文化成果凭借着各种教学制度总结、保存、发展起来。因此,创新和完善教学改革制度,是强化教学改革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教学改革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制度目标。教学改革制度不单指某一种制度,而是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而形成的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各种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以及与制度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综合,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对师生员工提出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要求。

教学改革制度的建立要以规范、改进、激励教学改革行为为直接目的,同时与高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相匹配;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并保护师生的改革诉求和创新积极性,形成教学管理顺畅的内部机制,通过情景化的转化,将有形的制度、规则内化为学校、教师、学生的自觉行为,进一步突出教学在高职办学的重要地位,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注意形成激励为主的激励与容错并举,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制度体系,健全和建立教学改革激励制度、“容错制度”,服务引领与问责制度、评估制度以及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改政策数据平台,完善制度反馈机制。

激励与容错并举。一方面,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对师生参与教学改革进行激励。在绩效奖励等制度建设中,强化教学改革指标,适当向教学倾斜;完善教师教学学术评价,设计和实施能促进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的激励制度;多渠道增加“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保障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宽容失败”。改革有成功,就有失败,需要给予改革者适当的容错空间,努力从制度上做到对教学改革的理解、包容和肯定。

服务与管理并重。建立起教学管理部门的主动服务和投诉问责机制,营造教学改革的过程管理和支持服务体系;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估,构建教学工作与教学成果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规范教学改革行为,推动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完善教学改革制度整合、反馈机制,既有自上而下式的制度改革模式,也要有自下而上的实践积累,提升教学改革科学决策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最后,要优化教学管理组织功能。组织文化观点认为,组织中,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受组织结构的限制和约束,由组织结构所规定。人们必须依据组织所安排的职位和与之相应的责任、权限、规则等进行活动。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改革制度的落实,还需要优化教学管理组织功能机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存在过于集权,聚焦事务性工作,管理被动与滞后,教研室功能弱化,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优化教学管理组织功能应完善高职院校多元主体的治理结构,形成政府、学校、教师、专家、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治理局面;应突出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学改革引领功能,教学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处理教学常规业务,确保教学不出问题就行了;应强化学校教务处(部)等校级职能部门的导向型、智囊型与服务型职能,从宏观上负责教学制度的制定、教学文化的塑造、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工作重心下移,在教学与管理上赋予二级学院(系部)更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度,特别是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应处于主体地位并发挥重要功能;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其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改革。

(三)显性表达:科学设计和引导教学改革行为

教学改革行为是教学改革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延伸,也是教学改革文化的显性表达。通过引导教师教学改革行为,培育教学改革团队,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

首先,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全面设计教学改革内容。“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为实现教学改革的精准发力,高职院校应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同时,尊重教师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注重沟通、深度交流等途径,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更多问题流汇集到决策层面,提高教学改革方案创建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开展活动,创设教学改革平台。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通过各种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实践活动等体现。通过开展公开课观摩示范活动、教学竞赛、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汇报会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改革水平,营造教学改革文化氛围,为教师之间进行对话、分享、沟通、反思等创设平台,使教改文化群体化、情景化。

第三,以教学改革项目带动教学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改项目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员工以及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通过项目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改革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通过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研究、评价、总结提炼,成果推广等一系列过程,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增强,教学改革成果得以固化,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现实价值。

最后,加强能力建设,培育教学改革团队。能力是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对于行为主体来说,教学改革对师生员工的行为理念、行为模式、行为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教学改革团队,增强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与观念,提升各级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能力、教学领导力对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具有直接影响。

(四)物质基础:教学改革文化环境建设

“物以载道,以文化人”。从文化学角度看,当人们置身于某一物质环境中时,自然会受该物质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影响。如可移动的桌椅布局、没有围墙的教室、可以弹幕的雨课堂,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观念。

具体来说,重视校园人文环境中教学改革成果的反映。通过校史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反映教学改革历程和成果。利用教师节、五一劳动表彰大会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表彰教学改革先进,激励师生求实创新、改革进取。

重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对教学改革的支持,紧紧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规划、建设好教师工作场所、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完善教学科研设施设备、传播实施,不断满足师生教、学的活动要求,营造优美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民主、开放的学术环境,为改革创新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

重视校园景观建设中教学改革理念的渗透。在校园地理环境、建筑布局、造型设计、艺术景点等的规划和建设中,寻求渗透教学改革理念的切入点,达到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多种功能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院校制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