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校本科研共同体的构建探讨
——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2018-01-29彭莉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带头人共同体职业院校

彭莉莉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科研水平上升较快,但是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偏重,从事科研的精力和时间不够,自身科研能力不强,再加上职业院校科研团队模式不灵活,力量整合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搭建职业院校科研共同体,组建科研团队,整合学术资源,促进职业院校科研水平与教育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科研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目前有不少与共同体相关的研究,如“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很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校本科研共同体的提出与建构提供了借鉴。校本科研共同体是以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为核心,由科研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基础,联合学院内外科研专家,在科研活动中分享与合作,形成互动的科研工作运行方式。以校为本围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与一线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是在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的科研组织。

二、“科研共同体”的运行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科研共同体活动的参与主体,科研共同体的探究活动必须让每个成员充分参与,结合教师需求组织活动安排,关注教师的反馈和建议,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研管理者、教师、专家的有效沟通与良性互动,共同参与管理与决策,共享研究资源和相关科研成果。这样科研共同体才能真正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集聚众人智慧实现学院科研共同体功能。

(二)多样性原则

科研共同体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组合方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等各个方面。科研共同体开展科研活动丰富,如课题、论文、教学研讨、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科研共同体的多样性体现越充分,成员可以发挥的创造性空间就越大,创新也就越多。

(三)可行性原则

科研共同体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在校本科研过程中要立足于学校的基础,顺应学校变革,契合教育理念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须创设一种支持性的结构,包括协作环境、管理制度、人员参与、时间保障、交流程序、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经济支持和资源等。

三、职业院校科研共同体的建构探讨

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是院校发展推动力,但目前职业院校科研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院校从学校层面集合多方面力量,帮助教师搭建科研共同体,借助团队力量促进教师个人科研能力的提升。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校本“科研共同体”的建构,旨在解决学院科研工作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科研情况分析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在近几年的学院建设过程中,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科研硬件条件有所提升,各级纵向项目的申报逐年增加,但整体软件条件、科研氛围仍有不足之处:

1.总体科研力量不强,科研团队组织松散

学院专业教师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上课、备课等方面,执教能力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科研能力。另外,科研队伍整体偏年轻化,博士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人员比重较小,这样就会导致在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时受到限制。团队内成员没有真正形成凝聚力,科研团队大多是为课题立项临时组建而成,每人完成自己的课题任务,成员之间交流很少,集体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实现。

2.缺少科研带头人,不利于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

学院各专业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都有大量的教学或行政工作,对科研工作投入精力不足,真正从事专业教学及研究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比例不高,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情况欠缺,不能实现科研带动教学、学科促进专业发展的深层次目标。同时,由于缺乏学术带头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年轻教师、青年科研骨干的培育,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成果数量不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率较低

通过对学院2017年科研成果的分析,发现学院目前的科研成果大多以学术论文为主,但核心期刊的发表量比例很低,高水平的论文以及高层次、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率较低,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效果不明显。

4.科研创新性不足,缺乏研究领域核心竞争力

各学科教师联系较弱,在学术研究方面缺乏对学院特色和交叉学科的梳理及深入研究,不能实现技能的互补和知识共享,科研总体的创新性不足。另外,在申报科研项目选题时,没有凸显学院特色,科研团队中行业、企业或产业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参与很少,科研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性不强,尚未形成学院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共同体”的搭建策略

组建学院“科研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整合学院集体科研力量,培养科研骨干,形成学院良好科研氛围,取得数量多、层次高的科研成果,实现学院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

1.科学组建“科研共同体”,协作力量助推学院发展

科研共同体下可设置若干个项目研究与发展团队,引导成员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认同科研共同体制定的目标,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项目研究与发展团队由一个核心、三个层面构成,以学校科研管理人员为核心,第一层面由科研专家、科研带头人组成;第二层面由科研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主;第三层面以年轻教师为主。形成研究精神由内而外进行辐射,由外而内显示出师从集聚的效果。三个层面的教师相互连接,形成“共同体研究链”。

学校科研管理人员、科研带头人等构成领导协调主体,主要负责资源配置、活动组织、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反馈工作。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科研共同体的计划目标,每个成员在科研活动中都要有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意识,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院发展。

2.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保证“科研共同体”有效运行

学院需要对科研共同体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形成管理制度明确科研共同体成员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完善科研服务保障系统,施行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科研共同体建设目标的实现,达到管理和监督作用。如将科研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对不同职称教师规定不同的科研基本工作量,同时加大对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支持力度,拨给配套科研基金,提高对优质论文、专利申请等科研成果的奖励幅度。定期对科研共同体进行综合性考评,把共同体带头人培养、成员间协作、成员个人成长、科研共同体成果等方面作为科研共同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合格的科研共同体要求限期整改,对优秀的科研共同体进行表彰鼓励,这样能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共同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科研共同体”的有效运行。

3.培育科研共同体带头人,开展学术交流引智提升

科研带头人对科研共同体来说至关重要,他们是共同体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推动者,是科研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学院需要从领导水平、协调能力、技术业务能力水平、科研水平等多方面考虑对专业带头人进行选拔培养,同时也要有计划地选拔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勇于钻研的年轻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制定五年或十年规划,使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升,成为科研共同体领军人才的储备力量。

另外,还应积极联合校外专家团队,发展科研共同体合作平台。针对学院自身专业特点,定期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与学者来学院进行指导、讲座,使教师开阔科研视角,促进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

4.创新科研模式,增强学院研究领域核心竞争力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办学具有着鲜明的旅游特色,众多专业既相互独立同时又互有交叉。科研共同体的组建要充分考虑学院科研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师跨学科、跨院系组建,避免研究过程中单学科知识的局限性,让不同学科人员的知识能够共享、技能互为补充,能更好地完成一些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重大科技项目。在申报科研项目选题时应凸显学院自身特色,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达到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目的,增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核心竞争力,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通过搭建科研共同体,努力构建集聚智慧与活力创新的科研环境、科研机制,探索科研共同体对职业院校科研实力的促进效应,实现职业院校科研水平和教育品质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带头人共同体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