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思维插上联想的翅膀

2018-01-29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李冬梅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明文章作文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李冬梅

作文批改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类作文:一类以华美的语言掩盖内容的贫乏,一类不仅语言乏味,而且内容上毫无新意个性。其实,这些文章不乏可造之处,但学生囿于思维,文章往往流于平庸。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作家王蒙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到生活的声音”。更何况学生是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不是主动创作。学生接受了写作任务,就要思考“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勾连主题。他必须通过思考,产生一定的思维结果。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写情还是写理,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情什么理,这些都需要打开思维。思维打开的广度、深度,往往直接影响到一篇文章的优劣。

叶圣陶、夏丏尊先生合著的《文心》中说:“读书贵在新得,作文贵在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触发”的关键在于由此及彼的感悟和联系。“触发”,即意味着思维的打开。能从一个事物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个体的,这样文章才不致于给人逼仄、流俗的感觉。

笔者近期采用小作训练的方式,尝试用联想的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以“文明”为话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小作训练。第一次写,学生们的选材非常狭窄,基本上是写讲卫生、遵守交通秩序等,而且即使有好的点子,构思上也只是循规蹈矩,看不出“巧”、谈不上“新”。评讲时,我做了这样几个工作:

1.指导学生联想,教会打开思维的方法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如:相似联想、相反联想;横向联想、纵向联想;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现象到社会现象等。联想的时候,各种联想方式可以交错在一起。围绕“文明”,我们可以这样想:

相似联想:文明的言行举止

相反联想:不文明的(野蛮、愚昧、自私的)言行举止

横向联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农村文明—城市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个人文明—公共文明

纵向联想:传统文明—现代文明

2.学生交流联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在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就能联想到生活中具体的内容,并能由表及里,体情悟理。课堂生成如:

上海迪士尼,游客争先恐后甚至插队乘坐游乐设施—损人利己,不文明—主动制止不文明行为,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公交车上老年人逼迫别人让座—标榜文明实则不文明—文明是内在的自发的,不是强加的;杭州图书馆接纳拾荒者——阅读面前人人平等、城市接纳的大情怀——城市文明建设不搞假文明,不搞面子工程,注重精神道德的提高……

3.教师补充联想,提升思维的广度深度

“文明”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我们必须大题小做、虚题实做。在明白“文明”的内涵、分类、意义的基础上,要着重化抽象为具体,思考借由什么样的景、物、人、事来体现“文明”的主题。补充内容如下:

“中国式”过马路——不文明,对红灯视而不见,对秩序的漠视——交通文明:心有红绿灯,文明伴我行;杭州西湖成“洗脚池”“埃及神庙到此一游”、两名中国乘客斗殴致飞机返航等——旅游不文明行为——文明出游,提升素养;丝绸之路——中印文明古国最早的联系纽带——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创新;英国绅士——说话适宜,仪表得体,热情有礼——经济衰落,文明未衰落;文明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

运用联想的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后,我们又进行了即时写作。学生们都感觉有东西可写了,有话可说了。如朱伟栋同学写的《让座》:以我和爷爷为视角,刻画了一位牢骚满腹、为老不尊、恃老而骄的老太形象。文章设计了两组对比:老太一方面要求年轻人讲文明给她让座,一方面自己又不讲文明脏话连篇;同为为老年人,行伍出身的爷爷却能从年轻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对比之后,作者发问:文明到底是什么?文明是对人的关心和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卒章显志,水到渠成。再如谢一鸣同学写的《但见吴钩》:文章由“吴钩”想到“驰骋沙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再道出这种精神是中华文明内在血性,肯定代代传承的文明的铮铮硬骨,是不朽的中华脊梁。由实到虚,化大为小,“吴钩”与中华文明的勾连十分有巧思。

联想思维是写作思维的核心,联想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启迪智慧。通过联想打开思维,他们会更用心地发现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用心去体悟物与物的联系,挖掘景、物、人、事背后的动情点或深刻点。给思维插上联想的翅膀,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更开放、敏锐、灵活。

猜你喜欢

文明文章作文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