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吴津父子与朱熹交往考述
2018-01-29吴茂云
吴茂云
(政协温岭市文史委,浙江 温岭 317500)
吴芾与朱熹,同为进士出身,均从下僚做起,了解民情,爱民恤民;胸怀大志,立朝以正;同为主战派,政治立场相同,在仕宦生涯中,各自取得较高成就。吴芾虽然长朱熹一代,但他对朱子理学也表示倾慕,在为人和文学方面相互推赏,建立了友好的交往关系。吴津少朱熹两岁,曾在绍兴府共事,共同赈灾,时弟吴洪任浙东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并成为朱熹劾唐仲友之得力助手。三人均为绍兴百姓做过好事,关系亲密,为亲民好官。
一、吴芾、吴津家世生平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仙居(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历处、婺、越通判,知处州,除监察御史、刑部侍郎、礼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自号湖山居士。卒谥康肃。他历经徽宗、钦宗、高宗和孝宗四朝,于政治上颇有建树,在抗金斗争中为主战派,主张审时度势,有所作为。爱民恤民,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为民请命,减免赋税,修建学宫,推进文化事业。为南宋中兴文坛的重要作者,诗集《湖山集》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与风靡一时的江西诗派有所不同,其中的和陶诗,为苏轼之后和陶诗中之翘楚。
台州吴氏源于仙居,始迁祖吴全智,为唐代山阴吴翥之后裔。吴翥(719-784),字叔羽,是太伯六十六世孙,赐进士及第,可他淡泊仕途名利,朝庭高其节,赐谥号文简先生。以《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吴全智,梁开平二年(908)戊辰榜进士,曾任后梁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侍御史等职。于唐光化年间(898-901)为避祸由遂昌迁居仙居下砾村。仙居吴氏到第六世,分为上宅吴桥宗支、中宅东州宗支、下宅始祖分支三个支派。其中下宅始祖分支第七世祖吴允昭(吴芾的祖父)天资忠厚,急公好义,常发廪赈灾。曾有一年发生饥荒,同乡人与其玩笑,于其家门上贴上“旦日大施”四个字,即明日开始布施之意,远近灾民一传十十传百,都扶老携幼前来就食。吴允昭不但不恼火,反而欣然表示:这正是助我为善也,就倾廪以赈,全活甚众。他后来开始设馆延师,教5子13孙,给整个家族带来兴盛的契机,几个孙子和曾孙相继考中科第,走上仕途,他也因此获赠武略郎,真乃好心有好报。吴允昭娶王氏,生有6子,长子吴师锡即吴芾的父亲。吴芾是吴师锡的第4子,娶郭氏,生有5子:津、洪、沃、洎、深。
吴津(1132-1197),字仲登,乾道五年(1169)郑侨榜进士,历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知处州丽水县、通判绍兴府、知广德军改兴化军,未上而卒。享年66岁。
吴洪,字仲宽,淳熙八年(1181)进士,任明州定海县丞,调嘉兴府,江东提举。
吴沃,字仲启,任绍兴府都税务,升义乌县丞,调严州府桐庐县丞,迁绍兴知府。
吴洎,字仲及,曾任永康县丞,两浙转运使物解官。
吴深,字仲资,曾任温州乐清参军户部提领。
吴芾有女三,一女嫁承议郎王镛(王镛是王之望之子,曾知房州),一女嫁将作监主簿陈扬善(陈扬善是陈公辅的孙子,历吏部郎中,终知光州)。
吴津之子吴机(妻田氏)后为从事郎,以恩补官至真州淮东运判兼提举,积官宣奉大夫。吴津另一子吴朴后为承务郎,恩补官至鄞县县丞,积官通直郎。女嫁文学家楼钥之子,后楼钥为吴津撰墓志,作《朝请大夫吴公并硕人姚氏墓志铭》[1]539。
吴津出生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也正好这一年,29岁的吴芾考取了进士,在乐清做县尉一职。吴津到38岁考中进士,吴芾已63岁。淳熙二年(1175)44岁的吴津被派任知丽水县时,72岁的吴芾作长诗《送津儿之官丽水》,希望其:“实惠倘及民,死亦有生气,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年来我挂冠,方的闲中味。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功名余事耳,何必成与遂。”[2]14鼓励其不要计较职位高低,要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吴津为官有其父之风,勤勉为公,决讼如流,严于治盗,使民安居。后来吴津升任绍兴通判,绍兴也是吴芾任职过的地方,曾经开凿鉴湖之田,废田还湖,以治水患,吴芾于是作《送津赴绍兴倅八首》:“读书已负少年时,老大空疎愧我知。汝肯为余偿此志,虽穷亦是起家儿。……我曾开凿鉴湖田,功竟难成愧昔贤。汝谒马祠须问讯,此湖兴复是何年。”[2]卷十15此后吴津兴修水利,救荒拯灾,有声有色。于是又顺利得以升迁,擢为安徽广德知军。吴芾作诗《李子仪喜津改秩作诗相庆因次韵》:“懒复从人问里评,纵令得誉亦虚声。有儿第使传儒业,改秩何期冒宠荣。”[2]卷八1《光绪仙居县志》记载“广德久旱,种不入土,粟价翔涌,(吴津)躬祷祠山,随车沛然。释轻系,减商算,损酒价,访水利。”[1]539他简政省刑,减税收,修水利,感动百姓,以至于离任之日,遮道拥车,至有泣者,确是深得民心。不久就调任江苏兴化府主政,可惜,还未赴任就因病去世,享年64岁。
二、朱熹与台州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后人尊称其为朱文公,祖籍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宋代著名的儒学集大成者,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其理学思想是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他19岁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为官清廉正直,大力推广书院建设,历官至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曾为宋宁宗皇帝讲学。著作宏富,有《楚辞集注》《周易读本》《四书章句集注》《通书解说》《太极图说解》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为一代大儒,却与台州较有缘。早在朱熹11岁时,其父朱松因不附秦桧和议,转承议郎外放上饶郡,自请祠官南归,得主管台州崇道观。可惜朱松在三年后就去世,可能未及带儿子来台州一走。绍兴二十一年(1151),朱熹22岁,七月自湖州归,转道会稽、天台,由婺、衢归闽。经台州,往黄岩灵石山拜访了药寮居士谢伋,这次是他路过,亲到台州了。在他44岁时,官方几次诏促上京,他几次推辞,不愿为官,一心著述,无法再推时,就请了祠禄官,五月改任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任了父亲曾任过的职。不过祠禄官是不必到台州任职的,只领俸禄而已。
淳熙八年(1181),他52岁,浙东饥荒,九月授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他接受了,赴京受命后,十一月上道,巡视灾区,调拨粮食赈济灾民。次年七月,巡至台州,一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奏劾了不称职的知宁海县王辟纲后,上奏《台州免丁绢状》[3]。朱熹的这一举措,得到批准后,台州百姓受益者众。为了保障百姓在灾年不致挨饿,他还在台州推行社仓制度,使民间互助与官府帮助相结合,在青黄不接之时借米给百姓,以防止百姓陷于饥馑。他几次到黄岩巡视,曾夜宿洪亭长家(今新河镇)。见《万历黄岩县志》卷七[4]243,发现河道淤积,原有历经百年的四个水闸,已年久失修,水闸已无法调节水位。于是他提出要在黄岩修造水闸,且在上奏朝廷的《奏廵历至台州奉行事件状》中提出:“(黄岩)近来出谷最多,一州四县皆所仰给……水利修,则黄岩无水旱之灾;黄岩熟,则台州无饥馑之苦。”[5]结果申请到了内务府钱一万贯,使六个水闸得到修造。他又六次上奏状劾前知州唐仲友贪污不法(见《晦庵集》卷十八),直至唐调离台州。淳熙十年(1183),他54岁,再次主管台州崇道观,二月拜命。
他在天台桐柏宫住了一段时间,与道士交往论道,曾多次向南宗五祖白玉蟾讨教丹道,对道教经典作考证,成《周易参同契考异》和《阴符经考异》。朱熹还到临海拜谒了隐居不仕而又具高尚德行的徐中行、徐庭筠之墓,为之题写了大字“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并题诗赞扬“二徐”,其中有“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之句,表达了他对遵循道学的“二徐”的敬仰,同时也宣示了他本人的价值取向。朱熹在福建同安县为官时,曾与台州人石礅同僚,互相研讨学问,结为知己。石礅后来成为教育家和理学传人,石礅去世后朱熹还专门为他写了墓志铭。朱熹也曾到黄岩樊川书院、仙居桐江书院等地讲学,阐明儒学。黄岩赵师渊、天台潘时举、临海林恪、仙居吴梅卿等一批名士,都成为朱熹门生。朱熹与他们共同探讨切磋,形成的十几篇理学文章,已录入《朱子大全》。潘时举等人与朱熹的对话,被收入《朱子语录》。
三、吴芾与朱熹交往考
仙居吴家是一大家族,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宋则吴康肃(芾)兄弟祖孙七进士而二特科。”吴芾官至刑部侍郎、礼部侍郎,当时已很有名望。朱熹小他26岁,而仅比吴津大2岁,差了一辈。绍兴二十一年(1151),朱熹22岁第一次到台州,吴芾尚在通判处州任上,两人可能还未及关注。此后两人均在地方任职,后又各为父母服丧,相遇机会不多。绍兴三十一年(1161)起,吴芾赴京任职,先是为监察御史,同年除殿中侍御史。绍兴三十二年(1162)四月权户部侍郎,至隆兴元年(1163)八月出知婺州。这一年的十月,应召赴京的朱熹,在垂拱殿上与皇帝面对,启奏三札。十二月回闽,这次两人正好擦肩而过,也未谋面。此后十几年,朱熹仅一次出闽,乾道三年(1167)到湖南长沙访岳麓书院,其余均在福建。乾道六年(1170)吴芾奉太平祠(提举太平兴国宫)起就退闲了。《湖山集》卷八有诗《余以庚寅十月十日抵敝庐今恰三年,感而有作,偶成三律》,由此诗题知是乾道六年十月十日回到仙居老家。《宋龙图阁直学士吴公神道碑》[1]410记载吴芾“及年七十有一,请愈力。乃得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时在淳熙元年(1174)。这时朱熹通过讲学,名气也越来越大,两人会互相关注,后朱熹亲自到仙居拜访问了吴芾,两人相见甚欢。不过这个访问时间有两种说法。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于淳熙九年(1182)下有“巡历至仙居,访湖山居士吴芾”[6]743。《光绪仙居县志》也认为“朱子以淳熙八年(1181)为浙东仓使,行部至台,访康肃于里第,赠诗云云。至十年六月卒,年八十矣。”这里淳熙八年为仓使,行部至台已是次年了,这个判断与束景南的相同。但此次朱熹是赈灾巡查,一路查处了一批失职的官员,而没有直接记载证明到过仙居巡查,且行部巡查严肃而紧张,未必有空枉道去仙居拜访退休官员。而笔者则认为当以淳熙元年(1174)吴芾71岁与任台州崇道观的朱熹相见为是。因为一位主管宫观的闲官去专程拜访一位退休不久的官员,探讨一些官场的话题,做些诗词唱和是比较合理的。且淳熙九年(1182),离吴芾淳熙十年(1183)去世只剩一年,而朱熹在《挽吴丞相芾公三首》中有“忆忝观风寄,登堂识老成。忘年见交态,把酒话诗情。别去如三载,书来忽九京。却思凭槛语,忍遽勒公铭。”别去如三载,书来忽九京,就是一别好像没几年,忽然接到报丧的书信。如果是去年刚刚见过而逢丧则不会作如此写的。
吴芾回归故里,则“卜居其乡石井之西,负山临湖,杂莳花竹,筑亭馆期间,延袤数里,榜曰:湖山。清旷窈窕,甲于里中。至是来归,遂决终焉之计,乃作‘休休’之堂,而赋诗焉……而自号曰:湖山居士。日与宾客浮舟倚杖,徜徘其间,酌酒赋诗,竟日夕不倦。如是者十有四年。”[1]410到淳熙元年(1174),致仕后的吴芾“野服篮舆”与45岁的朱熹相见于“休休”之堂。“邀与湖上,延坐与饮。论说平生,俯仰感慨,遂以身后之传为托。”这一天,朱熹还在吴芾家看到了《吴中丞家传》[6]。吴中丞为吴执中,是吴家族祖,松溪人,前朝名臣。朱熹在松溪湛卢山讲学时,曾访问其故居,题了《尚书执中公显谟阁待制像赞》,这次看到其家传,后来就在其文末作了《跋吴中丞家传》一文。
此后吴芾作诗一首相赠:《和陶“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韵,寄朱元晦》。吴芾晚年景慕陶渊明,喜作和陶诗,一共有40多首,这首寄给朱熹的诗,也是其一。陶渊明曾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有“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其中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这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所以吴芾用此诗之韵,以朱熹暗比周续之。吴芾诗还有“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李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第憾隔千里,无由往卜邻。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末年亦颇欲附托于讲学”[6]。这里,吴芾称颂朱熹处世无忧无喜,将其与陶渊明相提并论,深叹自己不能苟合于当世,从中也可见诗人对朱熹的倾慕之情。朱熹见此,作《伏蒙某官宠示和陶見寄旧作,伏读叹仰,又感知待期许之意盖非一日,率易次韵,少见谢肊,伏惟矜怜,有以教之》:“吴公抱经济,轩冕非所欣。向来青禁闼,本是山林人。浩歌归去来,神交邈何因。一朝脱冠去,妙境聊同臻。谓予虽后来,臭味亦有闻。赓词远见属,重以教语勤。荒凉想高风,令人思无邻。甘棠矧在兹,踯躅建溪滨。”两人惺惺相识之情溢于言表。后吴芾卒,朱熹作《挽吴给事三首》以哭之:“台省倾群望,江湖去一麾。语闻三谏切,政有百年思。不尽云龙会,还寻雾豹期。谁知七休咏,翻作八哀诗。粤自辞神武,超然绝世纷。前身疏太传,今日范忠文。圃树寒留日,湖波冷浸云。悬知千载下,此地有遗芬。忆忝观风寄,登堂识老成。忘年见交态,把酒话诗情。别去如三载,书来忽九京。却思凭槛语,忍遽勒公铭。”朱熹对吴芾以“身后之传”相托念念不忘,半年内即写出4148字《龙图阁直学士吴公神道碑》的碑文,文末有“好善如己出,嫉恶如私仇。延接后进,多所成就。平生严毅若不可犯,然谦虚好问,而乐闻过,不间微贱。教子弟尤力,尝语之曰:‘若等从官,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必不得己,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吾平生无他长,惟不敢以一毫自欺耳。’盖其大节之见于朝廷,达于四方,已卓然不可掩,而其私行纤悉又如此。自少至老,手未尝释卷。属文不事雕刻,而豪健峻整,旨意明白。为诗平淡,慕乐天而温厚庄栗又自类其为人。”朱熹对其作如此全面之高评价,也是少见的了。
四、朱熹与吴津的交往
吴津比朱熹少两岁,两人同出生于官宦家庭,朱熹父亲朱松官至吏部员外郎。朱熹5岁随父入都,后在京习举子业,绍兴十八年19岁得赐同进士出身,得志很早。吴芾官至礼部侍郎。吴津38岁才中进士,得志迟。但都经过多年的底层历练,爱民如子,视民溺如己溺。乾道四年(1168)崇安大饥荒,朱熹协力参与救灾,劝豪民发藏粟赈饥。乾道九年(1173)仙居歉收,吴芾正在发愁,吴津从稽山归里,白曰:“顷年得禄储谷可数千斛,举以均济。”于是与三七侄一起开仓济民,吴芾有诗《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三十韵以纪之》。
淳熙元年(1174)朱熹造访仙居,吴津在两浙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任上,恐无机会相遇。淳熙二年(1175)44岁的吴津被派任知丽水县时,朱熹在福建老家偕吕祖谦到江西信州,会陆氏兄弟于鹅湖之鹅湖寺,成就著名的“鹅湖之会”。次年又与吕祖谦约会于开化县北汪观国、汪杞兄弟的听雨轩讨论学问,即朱、吕三衢之会。此外未出闽。淳熙六年(1179)己亥50岁,到江西南康任知军,两人均无机会相遇。淳熙八年(1181)辛丑52岁,浙东饥荒,九月授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拜命,乞赴行在奏事,十二月上任浙东。这一时段吴津正好添差在通判绍兴府任上,由吴津协助朱熹奔走赈灾。《朝请大夫吴公并硕人姚氏墓志铭》载:“待制朱文公为提举官,任以荒政,躬走阡陌,有所措画,俱从其言。以文学渊源、政事详练荐之。”[1]535这时嵊县申请到赈灾米一万石,由指使(低级武官名称)密克勤具体经办,朱熹到现场核查救灾粮发放情况,吴津亲自去“较量斛斗”,检定量具的标准,发现每斛少米一升五合,且粮中混有泥糠,当时大为震惊,立即起草公文《奏绍兴府指使密克勤偷盗官米状》上报朝廷,“牒本府通判承议郎吴津逐急用嵊县斛斗交量,发下本县赈济”,“令绍兴府疾速根勘监追所盜米斛,送纳入官,庶副赈济”[5]。并对涉案者拘管,再作惩罚。可见朱熹、吴津对待赈灾的认真态度,也可看出两人的气味相投,管鲍之好。
淳熙九年(1182)朱熹53岁,七月二十三日入台州巡查,发现了轰动一时的唐仲友狎妓严蕊,并为之脱籍一案。《道命录》卷五:“九年,先生行部至台,得台守唐仲友不法事,奏之。王丞相(淮)素善仲友,除江西提刑。先生章六上,诏罢仲友……。上察其诚,乃诏朱某累乞宫祠,可差主管台州崇道观。”[7]当时朱熹因忙于赈灾,就将严蕊一案移交绍兴府审理。这时吴津正在添差通判绍兴府任上,其弟吴洪也任浙东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两人一起查核此案,成为朱熹劾唐仲友之得力助手。但此案因唐仲友妻舅宰相王淮的包庇,只将其免官,未予以深究。朱熹也于次年二月拜命台州崇道观,回福建老家去了。淳熙十年(1183),吴芾与夫人相继去世,吴津、吴洪丁内外艰,在家守孝3年,由吴洪带着门人陈侯庸写的《吴芾行状》到福建建安山中,请朱熹撰写了神道碑。服除,吴津知广德军,深受百姓拥戴,后以足疾归家,至庆元二年(1196)八月疾终于家。期间未见两人交往的记载。此后朱熹数次主管宫观,也曾两次上京入对,崇政殿说书。淳熙十年(1189)二月赴漳州任。两年后离开漳州。绍熙五年(1194)65岁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九月底抵临安。奏事行宫便殿,十月入史院任实录院同修撰。月底辞行回闽。至庆元六年(1200)71岁谢世,未再出闽。
因吴津之著作早已散佚,无从查考,吴津之官职较小,史籍记载很少,仅得以上资料。今先抛引玉之砖,以就正于各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