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74期
关键词:如东班级幼儿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提法,且幼有所育排在了第一位,可见意义之重大。

21世纪初,如东积极顺应市场经济改革的潮流,所有乡镇公办园全部改制为民办,如东幼教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自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如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多,大力回购民办园,大量招聘幼儿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等,为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如东孩子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区域活动调研,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为游戏化的环境

受传统分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东县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长期以集体上课为基本活动模式,未能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又偏多,隔代抚养现象比较普遍,孩子的爷爷奶奶最为关心的不是孩子在幼儿园玩得好不好,开心不开心,而是学会了什么儿歌,做了几道算术题等等;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部分家长的心目中,他们认为幼儿园就应该教孩子学习读、写、算的本领,不应该组织孩子玩耍,家长们缺乏对幼儿园游戏活动价值的认同与理解。

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在促进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4月,我们组织学科带头人、园长对全县幼儿园进行了区域活动开展情况的现场调研,并及时召开了全县区域活动推进会,组织大家一起探讨幼儿一日活动中游戏时间的安排,游戏空间的设置,游戏材料的提供等问题,邀请专家现场做关于游戏对儿童成长作用的专题讲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提升对游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如东县幼儿园教育教学10条要求》,以文件的形式确保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2014年下半年又逢省市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活动,由此,如东各个幼儿园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走向以游戏活动为主,从以教师控制活动走向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

如东县红宝石幼儿园共有留守儿童近20名,还有部分全托幼儿。教师们发现,在以集体教学为主的活动中,部分留守儿童哭闹现象比较严重,自从全县开展区域活动调研以及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来,教师的课程意识明显增强,她们开始利用园内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不同年龄段孩子创设了多样的室内外游戏环境。小中大班都创设了不同数量的“娃娃家”,小班“娃娃家”中张贴了一张张全家福的照片,中大班“娃娃家”中张贴了孩子们自己画的全家福图片,当班级内留守儿童想念爸爸妈妈时,教师们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娃娃家”,看看爸爸妈妈的照片,模仿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缓解一下焦虑的情绪。户外,饲养了农村儿童家庭中常见的鸡鸭兔鹅,幼儿园有针对性地让各个班的留守儿童轮流带食物来喂养它们,让他们在和动物的交往中养成依恋的情感。同时还在小树林里面架设了吊床、软梯,创设了沙坑、水池、小山坡等,孩子们可以上树摘水果,看鸟窝中的小鸟,可以在草地上恣意奔跑,可以在沙池里尽情创造等等,在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中,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身心得到了愉悦,那种周一哭闹不肯来上幼儿园的现象大为减少。

二、课程叙事引领,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为适宜的课程

有质量的教育机会意味着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儿童学习适宜的课程,避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和“成人化”倾向,真正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中,幼儿园的课程是统一规定的,幼儿园教师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教材上有什么他们就教什么,很少考虑孩子们需要什么,更不会根据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要生成相应的课程,这样的教育不可能真正达到促进每一个儿童发展的目的。

2014年起,如东借鉴全国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卓越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做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园本课程叙事活动”,旨在通过课程叙事,增强教师们对什么是课程以及什么样的课程更利于孩子发展的理性认识,促使他们在做课程、叙课程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课程理念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建构起丰富多样的园本课程。

如东县掘港镇环北幼儿园共有5个班级,全园留守儿童近30人,在“园本课程叙事”活动中,他们根据留守儿童的需要生成了班本课程“有福童享”,初步形成了班本课程叙事研究框架。

课程来源:班级有多名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平常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进入大班以来,随着儿童社会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越来越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越来越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如何使得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避免他们消极情绪的产生,同时也借助此活动的开展,使得班级内其他孩子也体验到父母关爱的幸福。由此,班级就生成了班本课程“有福童享”。

课程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父母离开自己的原因,促使他们初步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同时,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志愿家庭活动”,使得留守儿童与班级内其他儿童结对,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父母之爱,同时也使得其他儿童更为珍惜父母在旁照顾的幸福。

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创建微信群、QQ群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父母提高教育水平,家园共育,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实施周期:预期四周,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儿童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计划。

集体活动菜单:语言类有“猜猜我有多爱你”“有颗星星叫爸爸”“妈妈我能行”;社会类有“我可爱的家”“我会自己整理床铺”“各种各样的职业”;艺术类有“我和星星打电话”“妈妈我想对你说”;综合类有“给爸爸妈妈写封信”。

区域活动菜单:角色区有“我和妈妈打电话”“小小邮递员”“小鬼当家”。美工区有“制作信封”“做贺卡”“相亲相爱一家人”。阅读区有投放“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我能行”等绘本。在饲养区,班级内饲养小鱼、乌龟等动物,幼儿园内饲养兔子、鸡等动物。

亲子活动菜单有志愿家庭活动、外出旅游。延伸活动菜单有家访,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建立家长学校,提高父母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四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志愿家庭活动中,留守儿童刘璟雯和刘蕊嫣结对。晚上,刘蕊嫣的妈妈通过QQ给教师们晒出俩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的图片。最为感动的是刘璟雯脱口说出让刘蕊嫣妈妈诧异的话:“阿姨,我可以叫你妈妈吗?”刘妈妈无比激动地说:“当然可以,孩子,这也是你的家!”我们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去关注、关爱留守儿童,一同呵护他们的成长。这样基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生成的班本课程,为每一个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留守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享受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了机会。

三、特色活动助力,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更为温暖的世界

幼儿园环境的改变,为身处其中的留守儿童营造了更为自由宽松的成长氛围,追随留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生成的园本或班本课程,更确保了他们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而各个幼儿园围绕留守儿童开展的特色活动,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方温暖的天地。

如东县栟茶幼儿园组织的“双休日‘老师妈妈’爱心陪伴”活动,每学期班级教师双休日轮流将留守儿童带回自己家,帮着孩子洗头洗澡、剪指甲,为孩子们做爱吃的饭菜,疏解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寂,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幼儿园的这一活动已经延续多年,曾在如东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得到较高的社会赞誉。新苗幼儿园组织“快乐一夏”活动。暑假一般是留守儿童心灵最为寂寞的时候,没有了同伴的陪伴,没有了教师的关心,父母又不在身边,这时的他们是最需要关怀的。针对这个情况,新苗幼儿园在暑假中组织幼儿园内的所有留守儿童回园,带领他们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让他们体验和同伴、老师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并把活动视频及时传给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安心工作。这个活动弥补了教育的“死角”,真正做到了“教育不歇假”,同样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鹤井幼儿园组织的“家庭式混龄活动”,即为每个留守儿童组建一个家庭,如果是小班的留守儿童,就为他找中大班的孩子做爸爸妈妈,如果是中班的留守儿童,就为他找大班的孩子做爸爸妈妈等,每周混龄两次,让他们在家庭式混龄游戏中,体会亲情的温暖与力量。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体现之一,如何让留守儿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猜你喜欢

如东班级幼儿园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我爱幼儿园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班级被扣分后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