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管理:校长工作的破局之策
2018-01-29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时代呼唤新学校。新时代的学校是师生争议、讨论的平台,是模仿现实生活的虚拟社会,是学生监护人向往的家长学校,未来的校长也应该是课程设计师、文化引领者和专业导航人。然而实际工作中,“忙”成为校长工作的常态,办学质量要提高、上级文件要落实、各种矛盾要化解、校外关系要沟通。有时候忙忙碌碌一个学期,细数学校的发展成绩,往往屈指可数,有一种“时间到哪里去了”的感慨。校长工作究竟如何开展?简约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破局之策。
“简约”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迈斯·温德·罗赫的名言“Less is more”(少即多)被认为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从批判过分装饰提倡简约生活方式的艺术流派开始,慢慢成为一种思想方法。简约管理的特点是抓住核心、明晰思路、责任到人、目标考核。
一、工作思维简约化
一校之长,处于学校管理的顶层,整体考量和前瞻意识是这一岗位的基本要求。校长在结合校情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抓大放小,提高管理的效率。
简约管理是符合“科学”和“合理”这两个基本要求的。“科学”,就是要求思维清晰,避免盲目性带来的决策失误。“合理”,主要指能解决实际问题,能注意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工作,避免面面俱到带来的混乱现象。
校长工作思维简约化,有下列三个方面的要素。
1.坚持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工作意识。
判定学校重点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主要看这一工作是不是直接与学生发展有关,换言之,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就是校长应首先考虑的工作。学生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落实,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在市民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主要是社会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是校长工作的重点。二是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领,既要有专门的校本课程,更重要的是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所有学科课程中。
2.以部门顺序为主线布置学校工作。
中层部门的设置实际上就是学校工作的基本方面,校长工作思路以部门为主线,减少其他细枝末节的杂事干扰,工作思路清晰明了。学校工作目标确定之后,校长室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个处室,每月的行政办公会议就是对于各个部门工作的布置和讲评。这样,学校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3.扁平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制度。
扁平化管理虽然发端于现代企业之中,但是跨界引入以后,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落实了专人负责制,效率大大提高。学校管理要发挥所有干部的积极性,让每个人有事做,能做成事,这是简约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落实到专人负责,成功了记入这个人的“功劳簿”,出现问题也要承担责任,这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生了变化。
二、日常抓手问题化
决策完成之后,校长接下来的日常工作就是抓落实,发现和解决问题是简约管理的常态方式。作为社会基本成员的学校,管理工作也应该从问题意识开始。
如何发现问题?学校工作开始于顶层设计,结果是目标达成,处于两者之间的是过程管理。从过程管理的效率考量,分浅层次和深层次两类。浅层次管理主要呈现的管理方式是“盯人”,看人有没有到岗。譬如学校管理条例中规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定时在教学区巡视,如果管理干部只是流于形式,人到心不到,管理者只能发现教师“开天窗”等显性的问题。相对于浅层次管理,深层次管理发现的问题不仅数量多,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许多教育教学中的“隐患”。深层次问题的发现,一靠干部的责任心,二是需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
何以分析问题?发现的问题多了,管理干部接下来做的是判断和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问题的轻重缓急等都要研究,分析问题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的中间环节。常规的方法是将问题归类,分析共性或个性的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只有分析到位,才能对症下药。
怎样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以后有的同志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则是在向领导汇报之后就没有下文。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首先应让人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管理者对存在的问题的态度是零容忍。其次是解决问题必须按照制度办事,制度不规范要及时完善,没有制度的必须迅速制定规章制度,在学校养成按章办事的好风气。当然,作为学校领导,处理问题也要讲究工作的艺术。
三、管理创新可行化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前途,简约管理要求创新的可行性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生根发芽。现代企业在创新实践中走在社会的前列,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基于管理的相通性,学校管理的可行性创新基本要素归纳为四个方面:科学的管理理念、高效的管理组织、优选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管理技术。
1.提升理念——各项工作的系统考量。
“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和胡适之间有“问题和主义”之争,看似方法论之争,实质上是两人世界观的差异。胡适的观点是一个一个解决问题,李大钊的观点是先有一个根本性的解决,之后的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李大钊提倡的是系统论观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以教学为例,从学生分班、家长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到教师的工作态度等等,从系统论分析,个别问题离不开一根总线,根源是学校课程设置存在问题。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安排的具体规定就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具体抓手,按章实施,系统布局。
2.高效组织——专项工作的理性安排。
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遵循顶层设计、阶段实施、总结提升的步骤。学校专项工作在实施时需要积累经验,分步推进。南通市启秀中学从2015-2016学年起在非毕业年级开始实施校本课程走班制和学分制,在课程开发、学生配班、教学评价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真正实现课程设置的因材施教打下了基础。
3.优选方法——制度决策的实效意识。
作为育人机构,学校决策是容不得“交学费”的,培育人不是生产工业产品,不是修桥补路,搞不好就敲了重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实效意识,受害的是一代人。譬如关于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学校先弄清概念,后优选方法。学校管理部门经过多方面的调研,提出重要作业白天做、薄弱科目优先做、重复作业不要做的布置和完成作业的要求,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完不成作业,家长签字可以免做,确保学生休息时间。
4.技术创新——基于大数据的学校管理。
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不用随机分析法即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学校对于教学的考核,数据分析最具有说服力,也最能够发现问题。学校其他方面的管理,大数据也能够发挥作用。2017年暑期天气炎热,新生人数剧增,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信息,除学生姓名外,学校不知道学生其他相关信息,家校无法正常沟通,有可能造成报到时人群过分集中出现中暑等问题。报到前学校通过学校公众号发布公告,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采集学生到校报到时间等相关信息,合理安排接待流程、提前分流,确保高温天新生报到工作顺利展开。
虽然未来的新学校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界定,但是校长的素养影响新学校的发展,一个理性的、充满教育情怀的校长,一个善于巧构又能够身体力行的校长,是新时代学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