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经历对个体社会适应影响的研究
2018-01-29
(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什么是寄养
寄养,并不是一个现代词汇,我国古代文献中就出现过寄养的相关内容。从词语含义上来说,寄养就是“让别人来代替照料或者饲养”。一般而言,寄养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构寄养,一种是亲属寄养。也有一些文献资料中家庭寄养还包含了祖辈抚养的概念。现代社会中,一种名为“城市寄养儿童”的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所谓“城市寄养儿童”,是一种职场家庭将孩子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中照料抚养的一种形式,由于职场家庭中夫妻双方工作忙碌,无法照料孩子,只能选择这种形式,一般这种家庭往往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
儿童寄养是一种经历了漫长演变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知道现代,甚至是最近一些年,社会才开始关注“寄养”问题,并且将其纳入到社会关系的主要课题中来进行研究。在过去的很多文献材料中,以“寄养”为明确主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大部分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为“托管”、“留守”、“跨代抚养”等等,直到近些年,直接用“寄养”这一概念来表达相关课题中心的研究才逐渐丰富起来。
本研究中,对“寄养”的研究范围是在未满18岁之前的儿童被父母托付在有、无血缘关系的亲属家中以及寄养机构中来履行抚养、照料、监管等义务的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适应
所谓适应,原本是生物学中的概念,指的是生物为了能够存活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自身来顺应周边的环境。在进化论体系中,适应能力是生物天生的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自身物种不灭亡。在在心理学的范畴里,一般将适应行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理适应,第二类是心理适应,第三类是社会适应。所谓生理适应就是生物学中对适应的定义,而心理适应是人在遇到打击、经受挫折的情况下,以心理调节活动来使心态保持平衡;最后社会适应的概念是,人为了能够在社会、人际环境中发展下去而选择地自我调节和改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人类智慧的不断进化,根本上是适应活动在发挥作用。人在认识世界,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融合、改变来进行的。张春兴(1989)认为,社会适应的关键在于“学习”,个体学习各种行为和习惯,从而使自身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贾晓波(2001)基于社会学的理论,归纳出社会适应所涵盖了具体内容:对社会环境、社会角色以及社会活动的适应行为。
虽然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的社会环境变迁和适应活动,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社会环境一直都是家庭。所以,从家庭的维度上,家庭内外部环境产生的变化被统称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寄养行为,就是彻底改变了儿童的家庭内外部环境,尽管儿童的父母并未离开,家庭结构看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父母不能够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成长,因此使孩子严重欠缺亲情。此外,寄养意味着儿童要与委托的监护人共同生活,造成了家庭内部环境的彻底改变。这就意味着,儿童需要适应全新的家庭内部生活环境,并且由于寄养家庭或者机构并不在儿童原有家庭的所在地,因此还可能进行搬迁,这也就随带改变了儿童的家庭外部生活环境。所以针对儿童寄养行为给儿童带来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研究就必须将家庭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考虑进来。
那么,在寄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会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内外部环境改变的那些重要影响呢?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显示,相较于普通儿童,接受过寄养的儿童通常的内心更加脆弱、自信心不足、容易焦虑、违规行为也会更容易出现。此外,在一些研究中,在对一些寄养儿童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很多接受过寄养的个体通常负面的思维和情绪会更加常见。由此也可以表明,与那些家庭内外部环境没有改变的儿童相比,接受过寄养的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三、寄养经历存在的问题
儿童进行社会活动的最早期的环境就是家庭,在协助儿童进行社会活动中,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父母的共同引导尤其会促进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但是,在这方面寄养儿童就很难做到,他们童年就被迫与自己的父母分离,在非原生的家庭中成长,这样的经历势必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
(一)家庭生活方面
亲子分离。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的角色认知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儿童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家庭成员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对于儿童的社会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对于寄养儿童来说,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不能够在孩子身边进行关怀和照顾,这是对寄养儿童成长最为不利的一方面。这种情况通常会直接造成两个问题,首先是寄养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引导问题以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寄养儿童遭受了来自生活上的动荡不安,给其心灵带来了一定的创伤,因此很容易使寄养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是道德问题。
(二)监护环境方面
1.监护人受教育水平低
教育学相关研究证明,通常与普通家庭来说,寄养儿童家庭中的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相较要更低一些。因此他们有可能没有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学习和发展给与正确且充足的指导和关注。从而造成寄养儿童在行为方式、习惯以及学习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曾凡林等(2001)在对寄养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的课题研究中,以上海市为样本分别抽取了32户农村家庭和30户城镇家庭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城镇寄养家庭中的父母在教育引导和期待方面要远高于农村寄养家庭。可见,由亲属进行寄养对于儿童的教育和学业发展来说具有不利影响,很多监护人错误的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全在学校,对自身的教育引导的责任没有正确的认识。
2. 监护人监和能力不够
对于寄养儿童的监护方来说,他们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安全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对儿童其他方面的成长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寄养儿童的监护人往往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能力有限、管理方式不当,造成了儿童自身的许多问题。黄应圣等(2004)在研究中选取了一个乡镇的八百名学生以及一个村的一百名学生进行了样本分析,得出结论是寄养家庭的父母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通常会采用过度溺爱的错误方式,从而使寄养儿童的监护人和学校在教育和管理上增加了难度。此外,寄养儿童监护人往往缺少耐心,管理方式不惊喜,造成了大部分寄养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不和谐。
(三)教育环境方面
所谓教育公平,就是在分享教育资源方面任何个体都拥有自由权和平等权。具体来看,教育公平的基本属性有:第一,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在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上要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第三,要尽可能保证教育成果的公平;第四,尽可能地使教育发展机会公平。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教育方面来看,寄养行为对于儿童的学习发展有着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一方面,是从儿童自身来说,所产生不公平影响分为显性和隐形的影响,显性不公平主要体现在获得教育的机会方面。而隐形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获得教育的水平和最终的效果方面。由于寄养儿童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转学,因此容易使寄养儿童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寄养儿童在学习的质量上和效果上与普通儿童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寄养儿童自身对学习的厌烦,也会使教师以错误的观念来看待寄养儿童。第二方面是学校方面的不公平,主要问题集中在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造成了很多寄养儿童只能选择质量较差的学校,从而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第三方面是社会层面上的不公平,集中体现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城乡二元化、以及不同地域的差距,以及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儿童获得教育质量的不平均。
(四)社会支持方面
在社会支持这一概念的界定上,目前学术界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而言,社会支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社会支持是物质的、现实存在的,例如金钱帮助和社交协助等等。另一类社会支持是主观上的、情感上的,通常指的是在社交中自我价值的被肯定和被认同所带来的内心感受。从社会支持层面上,寄养儿童没有受到这两方面的支持,而是接受的更多的是负面的评价。
四、寄养经历对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一)寄养经历对个体社会适应的影响是“弊”明显大于“利”
如果儿童经历过长时间的寄养或者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那么很容产生缺乏自尊、不爱与人交流以及性格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自尊是人对自我的评价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在个体早期自尊最大的获取来源是他人的评价。所以,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与支持是儿童建立自尊的基础。儿童早期可以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支持和鼓励来获得自尊,但是寄养儿童长期不与父母生活,造成了这部分精神支持的缺失,从而影响了儿童自尊、自信的形成。
抑郁性格的产生是长期无法正确排解压力的结果,而孤僻性格则是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抗拒与不适感。在儿童成长时期,与遇到很多他们不曾经历过的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因此极为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排解和引导,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很容易使儿童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儿童的孤僻新歌。此外,有些寄养儿童还要在家中负责照顾年迈的老人以及幼小的弟妹,背负较重的家庭责任,因此出现了“逆向监护”的问题,这对于寄养儿童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二)寄养经历可能对个体社会适应有长期不利效应
通常而言,寄养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要远低于普通儿童,集中表现为自信心差、容易产生抑郁心理、性格孤僻冷漠、社交障碍等等,尤其是小学生和女生的问题更为集中。在一项研究成果中对31名有过寄养经历的儿童父母放弃寄养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选择“家长担心你学坏”的人数有15人,选择“担心你不好好学习”的人数有16人,选择“孩子想让父母回来”的人数为2人,“不听监护人话”的人数为2人,总人数为24人,这四个原因的人数占比为超过了70%,可见,大部分选择结束寄养的家庭都是由于孩子不能适应寄养的生活。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寄养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能够证明,寄养行为对于儿童的负面作用是潜移默化且长久存在的。